Album
时长:
70分钟
播放:
797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内容|


小米SU7上市时,小米的营销曾给汽车行业上了一课,然而当小米陷入舆论危机后,又要如何实现营销翻盘,更是整个行业应该关注的事。


本期节目以小米近期的舆论危机为切口,对小米营销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分析。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3:09 小米汽车面临的静默期与舆论影响


对话围绕小米汽车项目近期的舆论风波展开,讨论指出,小米目前可能处于一个营销上的静默期,而非真正的危机。尽管预期的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且雷军未在上海车展上巡场,但小米的销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周销量和月销量基本持平。此外,讨论中提及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宣传上的低调态度,使其在政策层面规范自动驾驶宣传的大环境下,相对成为了受益者。


07:18 小米汽车事故引发热议: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小米汽车事故引发广泛讨论,主要因其在汽车行业中占有极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自小米SU7Ultra上市后,小米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占据世界汽车产业高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也使得小米在遭遇负面事件时受到更大的舆论压力。小米采取低调应对策略,避开了上海车展等重要节点,以缓解舆论压力。尽管小米在智能驾驶宣传上可能存在夸大,但实际使用指南和体验要求相对客观。小米经历过多次危机,包括销量下滑、线下渠道竞争、旗舰机销售短缺等,这些经历让小米在面对当前危机时更加谨慎。小米当前的低调策略,旨在重新学习汽车行业处理问题的方式,避免用互联网逻辑处理汽车行业问题。


12:02 小米如何应对社交媒体时代的口碑波动


对话讨论了小米在社交媒体时代面临的舆论风波,分析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的造神和毁神现象及其对小米的影响。指出小米在顶峰后遭遇的负面舆论可能与互联网算法的放大效应有关,小米应通过深刻理解汽车行业并调整其表达方式,以及强调自身的智能化体验和技术投资,来扭转路人的观感。此外,还提到小米需控制极端粉丝的行为,以避免对品牌口碑的负面影响。


16:17 小米新车型的营销策略与市场预期


讨论了小米在特定时间节点启动新车型预热营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营销冷启动。尽管面临挑战,小米产品依然维持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未出现显著的销量下跌或退单潮。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建立并保持消费者对新车型的预期和兴趣,特别是在错过最佳预热期后,小米需展示其操盘能力,以维持和提升市场对新车型的关注和期待。


20:57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及未来预期


讨论指出,小米汽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下跌严重,主要原因是首批购买者多为数码KOL和车圈大V,他们使用后迅速出售,影响了小米汽车在高端市场的形象。尽管如此,小米预期车型仍受到消费者高度关注,其热度并未显著降低。此外,小米汽车的预热期长达八个月,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并不常见,但热度下降可能对小米的传播节奏更为有利。同时,小米汽车的二手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未出现显著下跌,这表明市场对小米汽车仍持有一定信心。最后,讨论认为,小米的下一款产品仍有望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26:04 小米如何应对极端粉丝和营销策略的转变


对话围绕小米如何应对极端粉丝以及未来的营销策略展开。观点认为,小米难以直接控制极端粉丝,应与其切割,同时借鉴流量明星在负面事件后通过作品扭转公众认知的策略。小米需要超越用户的期待,可能正在筹备令人惊喜的营销大动作。小米的营销历来引领行业,但最终决定其走向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即使品牌如小米,潮水来去也比预期更快,产品的好坏是决定其未来的关键。


30:56 产品本质与营销策略的平衡之道


对话强调了产品本质与营销策略之间的平衡,指出过分依赖营销而忽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不可取的。讨论中提到,小米通过高调的营销策略进入汽车行业,但最终产品的吸引力才是决定性因素。指出回归产品本质、重视用户体验是行业发展的正向推动,同时,对于营销的正确理解和应用也是成功的关键。


36:02 有效流量与品牌好感度的构建


讨论了流量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强调单纯依赖流量无法保证产品的长期成功,而能够转化为品牌好感度和商品销量的有效流量才是关键。以小米为例,分析了其通过真实、勤快、平易近人的形象构建有效流量,从而提升品牌好感度的策略。指出在静默期和冷静期,品牌更应注重发光点,有效流量对于汽车等行业营销同样重要。


38:24 小米汽车成功背后的体系力与产品本质


小米汽车的成功被视为体系力的胜利,而不仅仅是营销或产品的单一层面。雷军在专访中强调,他并非营销之王,而是热爱并擅长理解产品本质和商业模式的产品经理。雷军和余承东等科技公司领导者,尽管被外界视为营销高手,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工程师出身,对产品和技术有着深刻理解。小米数七电动车的高成熟度和出色细节处理,证明了其成功源于产品实力而非单纯的营销。类似地,鸿蒙智行的产品也展现了科技公司在产品能力上的优势。传统车企与之相比,在产品研究和理解上显得不足。科技公司领导者对产品细节和行业的深入了解,是他们能够在公众面前深入浅出地传达信息的关键。小米的连续创业成功,得益于其形成的一套跨行业有效的方法论。在舆论场的汹涌流量下,企业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稳固,以应对可能的舆论风波。


46:08 小米营销对汽车行业的启示与反思


讨论了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否能在汽车行业复制,强调学习小米营销成功背后的思路比单纯复制更有价值。指出雷军的加入促使汽车行业高层更加积极地学习和适应新营销方式,例如通过直播提高品牌曝光度。同时,批评了汽车行业存在的盲目跟风现象,即企业不考虑客户需求和自身情况,单纯追求热点和功能堆砌。呼吁行业回归产品初心,关注用户真正需求,而非仅仅关注营销热点。在当前相对冷静的时期,企业应更多关注产品和用户,避免被焦虑情绪左右,从而找到适合自身的营销和发展路径。


49:59 小米营销方法论及其复制的可能性


讨论指出,小米的营销方法论是可复制的,但复制其流量却很难,因为小米成功的核心在于雷军的个人品牌建设。小米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对产品点的精准规划、对用户感知的深刻理解以及有效的市场沟通策略。此外,小米营销的成功还体现在对产品节奏的精准把控,以及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定制化营销策略。要真正复制小米的成功,企业不仅需要学习其营销策略,还需要深度理解并应用互联网思维驱动的效率革命,注重专注、极致、口碑和快速响应。


55:35 专注做好自身优势以应对行业挑战


对话强调在内容、营销和产品领域中,专注和聚焦自身优势的重要性。通过观察上海车展的发布会,特别是别克之夜的结尾,提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的理念,批评了盲目模仿他人而不专注于自身擅长领域的现象。讨论还涉及预期管理和一号位人物的合适定位,强调在镜头前的表现并非适合所有人,而应根据个人特质来决定是否频繁出现。最后,指出在当前精明的消费者面前,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是关键,营销再好也无法弥补产品本身的不足。


01:00:05 豪华品牌与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话强调了豪华品牌如奔驰和沃尔沃在展现自身擅长领域的重要性,通过细节和极致的用户体验确立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提到了小米在产品定义和营销策略上的优势,强调企业应挖掘和放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此外,通过沃尔沃的员工文化和工作理念,展示了保持定力和回归初心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01:04:03 小米营销之道与企业学习经验分享


对话探讨了小米营销的成功案例及其对其他企业的启示,重点分析了海尔和格力两个典型例子。海尔通过学习小米的营销策略并结合自身优质产品,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而格力尽管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但由于产品和业务问题,未能复制小米的成功。讨论强调,企业不仅要学习小米的营销方法,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和体系力的建设。此外,还提到企业领导者在打造个人IP时,应展现真实、人性化的一面,以及持续努力和自律的重要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赵小查
6个月前 四川
0
43:13 这么扎心的么?反正不懂不热爱的属于大多数……
原野的呼唤
6个月前 北京
0
08:08 没人故意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小利强
6个月前 江苏
0
听了这个节目女老板参与N集自己节目,发言总感觉高高在上的感觉,对于只有20人的公司的小老板我感觉太好,大集团里很多事不是你小女人想当然,侃侃而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