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分钟
播放:
474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据《国际金融报》,今年以来已经有40多家信用卡分中心宣布关闭,其中不乏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这些头部机构。


仅4月一个月,交通银行就关停了济南、沈阳、绍兴等地的10家分中心,年内已经关掉34家左右。民生银行华南、华中、东北、华北四大区域的分中心,于2月到7月分批次撤退。


以上只是信用卡市场变局的一隅,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多家银行先后宣布,将终止运营旗下信用卡APP。


超高的运营成本,越来越贫瘠的活跃数据,这是一笔怎么算都赔本的买卖!


信用卡变局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1985年出现的。彼时,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这张中银卡(人民币信用卡)仅在银行内部员工中试用,后来才公开对外发行。


不过,中国信用卡真正意义上迎来大发展的时期还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轰轰烈烈的经济大发展时代开启。


信用卡,某种意义上也参与了中国人民的消费升级之路。


回溯到2000年前后,中国即将加入WTO那会儿,招商银行就已经在盘算,怎么利用信用卡来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招商银行发布的《(2000-2005年)中期发展与管理战略》显示,针对个人银行业务,时任招商银行行长就提出:“从战略上考虑,发行信用卡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巧合的是,国际贸易的往来,提升了第一批贸易人出国的频率,这批人率先成了信用卡的“尝鲜党”。


信用卡对于出国的人有什么用?


意味着:不用带厚厚一打纸币,既安全,又高效。支付是只要一拉卡,输个密码就行。此外,也免除了换汇的繁琐过程。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叠加彼时网络支付空缺,信用卡越来越多走向大众生活,刷信用卡付首付、分期买车,提前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驱使着人们体验信用卡的便捷和透支的快乐。


在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中国信用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最高达到58%的年度增长率,最低时也有12%左右。


早在2022年,据招商证券的数据,中国信用卡规模达8.76万亿元,绝对规模超过美国信用卡贷款规模。


只不过,在信用卡发卡数、规模不断创新高的靓丽数据下,2018年开始,信用卡的贷款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3月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为7.21亿张,较2024年末的7.27亿张减少600万张,连续第十个季度下滑,较2022年峰值的8.07亿张已累计减少8000万张!


谁在围剿信用卡


信用卡的“江河日下”有外部因素的干扰,也与发卡行自身的运营机制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与信用卡的发卡量和使用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烈火烹油的时代,谁不愿意花几个钱买点享受,买点资产,透支一下自己确定性的未来。毕竟,繁花似锦的年代,消费主义更加盛行。


然而,一旦经济周期的齿轮转向下一个阶段,消费、贬值资产的投资,会慢慢开始萎缩。


随着信用卡渗透率接近天花板(2024年人均持卡0.52张),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下滑严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为9720万张,较年初减少2.7%。


放弃使用信用卡的是一批人,用信用卡的,又是一批还不起钱的人。


受小微客户关联逾期及消费贷交叉违约影响,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突破3%警戒线。最近,民生银行不得不打折转让信用卡不良资产。


移动支付时代对于信用卡的冲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冲击是巨大的。专家指出,随着网络支付,包括扫码支付的不断发展,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到国外的苹果支付、谷歌支付都对传统银行卡的冲击相当大。


2014年支付宝与银行隔空对打,支付宝嫌弃银行创新不行,银行嫌弃网络支付可能有安全隐患,于是把支付宝的快捷支付额度从5万调降至5000。


这场冲突背后,本质上是传统金融体系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之间的权力重构之战,是多重利益博弈与监管环境之间的碰撞。


不过,在监管的表态下,双方各让一步。大家默认银行还是主流,支付宝定位在小额支付上。


然而,潮流怎么可能被阻挡呢?他们双方各自的用途定位,并不能让大众用户所吸收和很好的理解。从支付,到花呗、借呗等,网络支付能做的越来越多。


今年一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719.00亿笔,金额838.02万亿元。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3060.72亿笔,金额84.17万亿元。虽然非银支付机构的金额没那么大,但业务笔数却是银行的4.25倍。


不得不说,方便是网络支付的最大亮点,而且像支付宝这种APP,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乘地铁、买菜、缴费、买基金、借贷......


虽说银行也在试图跟着民众的生活场景做延伸,但一个能绑定多家银行卡,实用而且优惠还多的APP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多下载一个。


除此之外,信用卡本身能够带来的优惠也成为一个限制因素。比如这几年,为了对冲资产质量压力,招行、中信、浦发等行相继上调高端卡权益门槛,取消或缩减机场接送、贵宾厅、积分加倍等福利。当优惠不再,用户自然用脚投票。


结语


银行让利的举措中,推出丰富多样的信用卡活动,或许能从另一角度更有效地提高它们的使用率。毕竟,信用卡除了透支这一核心功能外,其附带的各类优惠与福利,也是吸引用户频繁使用的重要因素。


中国新闻周刊援引某经济学家的观察,一些欧美国家开卡奖励更丰厚,很多信用卡业务会与商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5%左右不等的消费返现,且积分兑换范围广,部分信用卡积分还可以转赠他人。对比之下,国内信用卡的优惠存在着很多限制。


参考美国银行与PayPal合作推广信用卡的模式,国内可鼓励银行与电商、出行平台深度融合。例如,支持信用卡积分在第三方平台抵现,如农业银行与支付宝、京东合作积分兑换,拓宽使用场景。


差异化,只能从大家的消费场景中进一步深挖,用户喜欢什么,可以就相应的场景做优惠。


但归根结底,信用卡是一种变相的债务前置。《置身事内》一书中这样描述债务。债务源于人性:总想尽早满足欲望,又对未来盲目乐观,借钱时总觉得将来能还上。


说到底,信用卡这种形式只不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将来可能会消失,但这种产物的内涵却不会,随着时间的前进它只会换一种形式在你身边存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