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2分钟
播放:
187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部分文稿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我们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南朝的脉络,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从刘宋到南陈,整体国力逐年下降,一年比一年差,而诸位皇帝,那更是一个比一个奇葩,让人不知如何评价,为啥会如此,我们后面会分析,现在先来看看北朝。



前边我们介绍北魏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其独有的制度,叫做子贵母死,也就是儿子立为储君之后,老妈必须去死。这里说是老妈,实际上大多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来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刚 看了两眼,一道圣旨,这个刚当上妈的女孩子就要自杀,吃药还是上吊随便,反正是活不了了,残忍不?很残忍,但这个制度却执行了100多年,一直到北魏宣武帝元恪上台。


这位元恪的爹就是前面说过的汉化改革家孝文帝拓跋宏老先生,因为拓跋宏认为拓跋这个东北银的姓忒土了,不能要了,所以,从他儿子开始,北魏的皇帝都叫元某某。拓跋宏死后,元恪接了他的班,当上了北魏第八任皇帝。


此人对佛教是无比地崇拜,除了修庙立寺,还大发善心地废除了这个子贵母死制度,他喜爱的女人胡贵嫔给他生了皇子元诩,他大手一挥,亲爱的,你不用死了,高兴不?可以活着,胡贵嫔自然是高兴得要死,可惜的是,这位后来的胡太后,却用她的行为证明了子贵母死这个野蛮制度为啥会存在一百多年。


77-1 北魏帝王迭代(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公元515年,元恪病逝,六岁的元诩继位,年轻貌美的胡太后大权在握,就开始胡作非为,像花钱如流水这样的小事咱就不说了,反正北魏当时国力强大,有钱任性。可是这个女人不断地培养和发掘情夫,却给帝国带来了无限的灾难。你可能会说,包养情夫的太后多了去了,这算啥大事?是,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基本都有情夫,不仅中国,国外比如说欧洲更是如此,但胡太后的问题是,她管不住这些情夫,这群家伙彼此争权夺势,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甚至胡太后本人都一度被废除囚禁起来。


等元诩到了十九岁这一年,也就是公元528年,他实在受不了他老娘的这番胡闹,就计划着夺权,可是胡太后和她当时的两位情夫正把持大权,这事儿不太好办,元诩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借助晋阳大将尔朱荣的力量,逼迫他母亲交权。


那么,这个尔朱荣是何许人也?我们这里需要花点时间说一下这个人,倒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会带出几个相当厉害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说过,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防备柔然,在北方建立了六个镇子,开始的时候,那都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才能去六镇,为国守边,待遇也是杠杠滴好。史书上记载,“当时人物,欣慕为之”,也就是大家挤破脑袋,也想去六镇定居。这也客观地造成了六镇人才济济,繁盛一时,比如著名的花木兰小姐就是六镇上的人。


后来孝文帝拓跋宏把首都迁到了洛阳,这样一来,六镇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另外,在拓跋宏的汉化改革里,有一个关键的“分姓定族”政策,前面我们没说,特意留在这里说一下。简单地讲,分姓定族就是把一些家族定为世家望族,你要是出生在这些家庭里,生下来唯一的任务就是做官,如果你家族的等级高,比如是第一等的膏粱门第,那要是给你一个副部长以下的官位,你都不能去,因为丢不起那个人。


你要是问,这不就是东晋的门阀制度吗?是的,拓跋宏这种中原文化的脑残粉把这个垃圾政策全盘吸收,更大的问题是,他把随政府迁到洛阳的人编为高姓大族,生下来就有富贵,而留在六镇镇守国门的人,却成为寒门庶族,那个花木兰如果活到这时候,很可能成为大将的奴婢。这些人不准升迁,不准搬家,不准读书,不准与高门第人士通婚,这么多不准最后就演变成了公元524年的六镇暴动。


当然,暴动最后被镇压下去了,平息这次暴动的最大功臣就是这个尔朱荣,他不仅平息了动乱,还收降了很多原来六镇的反叛军。这些降将里面有五个人十分重要,分别是怀朔镇的高欢,武川镇的宇文泰,杨忠,独孤信和李虎。有多重要,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现在你先记住他们都曾经在这位尔朱荣的麾下任职。


顺便说一句,那个后来祸害了南朝,逼死梁武帝萧衍的侯景同志,这时候也在尔朱荣的队伍里。



我们言归正传,元诩为了夺他老娘的权,秘密下旨让这位尔朱荣带兵速来洛阳,如果你还记得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了对付他妹妹,秘密招董卓进京,那我可以告诉你,历史在这里演出了惊人的重复。


公元528年3月,胡太后知道了元诩的密谋,伙同情夫,一杯毒酒把自己亲儿子元诩送上了西天,然后立了一位婴儿为皇帝,下令尔朱荣不得进京。尔朱荣和当年的董卓一样,发表了一片慷慨激昂的宣言,另立元子攸为帝,直接杀向京城,要为孝明帝元诩讨一个说法。


到了这个时候,胡太后害怕了,赶紧剃光了脑袋,躲进了寺院,说俺就是一个尼姑,但尔朱荣根本就不和她废话,也不给她辩解的机会,直接派人抓出来,和那个可怜的婴儿皇帝一起扔入了黄河。随后,尔朱荣又把洛阳城里无数文武百官和高门大姓子弟集合起来,说是到河阴县祭天,到了之后,让士兵们开始操练,一顿砍瓜切菜之后,北魏朝堂上的大官们被杀得一个都不剩,史称“河阴之变”,具体死了多少人,那就不知道了,《北史》和《魏书》上说1300多,《资治通鉴》里司马光老爷子说2000多人。


那么,为啥尔朱荣要大开杀戒,他自己的说法是,“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也就是他杀的都是腐败分子,是不是事实呢?可以说是部分事实,当时洛阳的北魏官员极其腐败是真的,比如被杀的宰相元雍,家里仅侍女就五百余人,男仆有六千多人,一支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如此,可是要是说尔朱荣杀人就是为民除害,那连他自己都不信,他的另一句话才是重点,叫“不加芟(shan1)翦,终难制驭”,俺怕控制不了他们。


这一年,公元528年,恰好也是南梁武帝萧衍第一次去同泰寺舍身的那一年,历史学家公认的南朝开始衰落的一年。


尔朱荣如此跋扈,也引发了他和新皇帝元子攸之间的巨大矛盾,一番激烈的政变和无数的军事冲突之后,尔朱荣和元子攸先后都被干死,三年之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笑到了最后,成了北魏新的权臣。


尔朱兆胜利之后,手下的汉人将领,出身六镇之一怀朔镇的高欢对他说,应该派一个人回去统领六镇,否则可能还有变化。尔朱兆同意他的这个建议,但对于派谁去有点儿拿不定主意。这时候在一旁喝酒的另一个将领贺拨允说,就派高欢去吧。谁知道高欢听了之后,一拳头把这个贺拔允砸了一个鼻血长流,同时大声喝道:“天下安置在王,何敢诬下罔上,请杀之!,翻译过来就是尔朱大王还没讲话,你算什么东西,胆敢先说话?尔朱兆这个大老粗看见这一幕,心里那叫一个舒坦,认定高欢一定是忠心耿耿,马上派他回北方,管辖六镇。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尔朱兆没有听过我的这个中华史话,因为我前面已经讲过无数个这样的例子,包括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后燕创立者慕容垂,都是被当时的糊涂老板派往外地,趁机独立的。这次也不例外,北方六镇20万精兵良将就此归了高欢,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533年,高欢干掉了尔朱兆,立了拓跋宏的一个孙子为帝,这就是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修。


自古以来,凡是权臣,一般都要把自己的闺女塞给皇帝,曹操如此,尔朱荣如此,高欢也不例外,不过他这个闺女的皇后当得有点失败,元修根本就不和她同房,反而是和自己的三个堂姐妹整天搞在一起。


一年之后,元修和名义上的老丈人高欢彻底翻脸,带着自己的情妇,也是自己的堂姐元明月,还有元明月的弟弟元宝炬,一行人跑到了长安,投靠了骠骑大将军,关西都督宇文泰。



这个宇文泰属于鲜卑族宇文部的人,出身是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元修一到了长安,就封他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可以说总揽一切大权。让元修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高欢对他很跋扈,他在高欢那儿没啥权力,不过那时候他至少有交配权,也就是和谁睡觉高欢是不管的,但宇文泰却连这个权力都不给他,不允许他和自己堂姐元明月睡在一个被窝里,而且用的方法极为狠毒,宇文泰直接杀掉了元明月。


25岁的元修正值血气方刚,一下子没有了心爱的女人,自然是火冒三丈,两人就此翻脸。宇文泰也没什么好办法缓和两个人的关系,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几个月后又弄死了元修,把元宝炬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


东边的高欢这时候也另立了元善见为帝,就这样,公元535年,北魏出现了两个皇帝,东边被高欢控制的这个首都在邺城,史称东魏;西边宇文泰手里的这个定都长安,自然就是西魏,一句话,北魏分裂了。


接下来那自然是一边骂着对方是乱臣贼子,一边挥舞着大棒想削死对方。因为高欢手里握着六镇20万精兵,而宇文泰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到3万人,后者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甚至到了冬天,西魏要派士兵站在黄河的西岸,把黄河上结成的冰给敲碎,防止东魏趁着河水结冰过来攻打自己,后来宇文泰好不容易弄来10万兵马,结果邙山一战,又输给了高欢,几乎是全军覆没。


……


这个疯子在朝堂上支起一把锅,旁边放着一把锯,每次喝醉了酒,他都要使用这两件工具干点儿活,干啥?自然是杀人。宫女、宦官和亲信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在他的手下,后来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就让司法部门把死刑犯给他送来,喝了酒之后这哥们当场做行刑官,死刑犯不够的时候,他再杀无辜的人。


他最宠爱的女人薛嫔本来是一个歌姬,高洋和他是如胶似漆,相当恩爱,可是有一天,也不知道怎么地,高洋突然想起来这位薛嫔以前和清河王高岳可能上过床,这种想法让他心里很难受,就逼着高岳自杀,这还不算,回头还把这个薛嫔杀了肢解,用大腿骨做了一个简易的琵琶,然后把脑袋藏在怀里参加宴会。就在宴会上大家兴高采烈喝酒的时候,他突然把这个脑袋拿出来扔在桌子上,大臣们吓得面无人色时,他取出刚做好的大腿骨琵琶,一面弹一面唱“佳人难再得”。后来又给薛嫔办葬礼,出葬时,高洋在后面披头散发,大声号哭,《资治通鉴》上说,“披发步哭而随之”,现在看来,这货应该是病了,重度精神病患者。


除了杀人,他还有两个毛病,一是经常出去闲逛,看见漂亮女人不管是谁,直接就霸王硬上弓。第二个毛病就是喜欢看别人那个啥,他征集了很多妓女,弄到后宫,经常让侍卫们和这些女人演一些爱情动作片,他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我想如果他生活在现代,那一定是日本某种影片的最坚定的粉丝。


公元559年,因为长时间酒色过度,高洋一命呜呼,终年34岁。


就在他死之后的第二年,一位伟大的君主在遥远的长安登上了北周皇帝宝座,他就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前面我们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堂兄宇文护的帮助下,篡夺了西魏的江山,实际上,宇文觉就是一个傀儡,国家所有政令都出自宇文护。这样一来,宇文觉就十分不爽,想除掉他的这个堂兄,可惜事情败露,宇文护反过来杀了他,另外立了他哥哥宇文毓为帝,三年之后,宇文护看这个新皇帝也不顺眼,就又毒死了宇文毓,立了宇文邕为帝。


宇文邕继位的时候虽然已经18岁了,但是前面两位兄弟是咋死的,他心里是清清楚楚,所以对宇文护那叫一个尊重,任何事情,都要请示堂兄之后,才能决定,同时不理实务,只干虚的,比如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给老太太们发点儿糕点,请老头子们喝顿酒什么的,所以无论是谁,都觉得这孩子纯真善良。


可惜,这一切都是表面文章,宇文邕真正的目的是麻痹宇文护,培植自己的力量,伺机夺回朝政大权。


这一等就是12年,公元572年的一天,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觐见皇太后,也就是宇文邕的娘。虽然他是晚辈和下属,但很早之前,这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太后和宇文护一起坐着,宇文邕这个皇帝在一旁站着伺候。可是这一次,是宇文护最后一次在皇帝面前坐而论道了。就在他专心致志地劝太后要少喝酒的时候,身后的宇文邕举起手里拿着的玉珽,拍在了他的脑袋上,宇文护倒地之后,被宦官何泉和宇文邕的同母弟宇文直一起杀死。


史书上的记载是,“帝以玉珽自后击之,时卫王直先匿于户内,乃出斩之”,一句话,宇文邕哥俩是早有预谋,并非一时起意,随后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一点,一天之内,大清洗全部完成,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及亲信都被斩尽杀绝。隐忍了12年,一击致命,无论是心机,还是手段,宇文邕都堪称是一个人才。


可是你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牛掰的君主,亲政之后不久干的一件事却是和释迦牟尼老师为难,宇文邕重新排定了儒道释三家的顺序,儒家排第一位,道家居第二位,而佛教排在了最后一位,那么,宇文邕和大和尚小尼姑们有仇?当然不是,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