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03分钟
播放:
263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一句话介绍:



  • 这期讲述了我的一场从广州到西安、从西安到伦敦的异地求学全纪录。但它讲的不只是城市和学校的变换,而是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如何慢慢找到自己、适应世界的故事。从洗澡没隔断、宿舍装空调、网费怎么分,到在英国吃三明治过日子、在疫情中孤身求学等等。这些看起来琐碎的生活细节,其实都藏着一个人成长、独立、认清自我、拓展边界的过程。聊得很真,不端着;讲得很细,不装懂。这不是什么宏大叙事,而是一个普通人在生活夹缝中试图活出点自我风格的小尝试。如果你也曾在异地漂泊、也正经历孤独、探索、挣扎,那这期节目希望能陪你一起,哪怕只有一小段路~


🧠 我们聊什么?



  • 这是一集关于异地求学的个人深度碎碎念,内容超实、节奏超真!

  • 从广州到西安、从西安到伦敦,一路求学一路成长,听我如何边踩坑边找自己。

  • 异地求学不只是换了个城市,而是换了种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方式!不仅是求学故事,更是生活方式、文化适应、身份认知的自我报告!

  • 求学国内篇:南方人在西安的四年求学生活,从吃住洗澡讲到文化认同,每一个细节都很接地气。

  • 求学国外篇:艺术生在英国留学的日常吐槽,租房贵、食堂难吃、疫情孤独、文化冲击全都讲了。

  • 生活哲学小反思。洗澡、空调、吃饭、水费等等。这些琐事里藏着一个人真正的适应力与独立性!

  • 播客的核心精神是陪伴与共鸣。这一期不只是讲故事,更是说给你听,也说给自己听。听完之后,你会意识到,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藏着改变人生的力量~


🎯 适合谁听?



  • 准备或已经异地求学的你,不管你在国内南北漂,还是在海外留学,都能听出点共鸣。

  • 正在经历独立生活的你,如果你正为水电网费、舍友矛盾、吃饭洗澡头大,这期别错过!

  • 对文化差异感兴趣的观察者,听听一个南方人在北方、一个中国人在英国的文化碰撞实录!

  • 正在寻找自我定位的朋友们,这是一场关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温柔探索~

  • 喜欢听生活流水账但说得特别真的播客粉,这期就是那种听着听着就笑了又突然安静的内容!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5|播客要变变变:聊聊自己那些事儿!​


我在这期节目里决定多分享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我们不光得看世界怎么转,也得好好了解了解自己。不只想讲知识,更想和大家交朋友,陪大家唠唠嗑儿,排解下情绪。人和人走近了,不就得说说自己的真心话,犯点小错也正常。后面可能会请我同学、同事、亲戚啥的来一起聊~还有大家关心啥问题?都欢迎告诉我,咱就聊这些实在的!



  • ​00:03:03|我的外地求学路 & 一点小想法!​


跟大家唠唠我出门上学那些年。从初中到研究生,我基本都不在家门口读的。我发现这事儿其实挺普遍的,大多数听众朋友估计都差不多,二十三四到三十出头的年纪,正经历着或者准备经历这事。不管在哪国、在哪儿读,读书总归要体验宿舍生活,要考试,要交朋友,要开眼界。我自己也想过接着读书,比如读个博士啥的,但后来还是先放一放了。



  • ​00:06:27|关于学外语这事,我的想法和经历!​


说说我学外语和选专业的想法。我觉得外语当然很有用,但把它当专业,除非你能学到顶尖超厉害,不然找工作可能不太占优势。我自己学外语吧,更多是想了解外国文化,不是冲着当饭碗去的。再就是聊聊我去西安交大面试那会儿的事,有点体会就是别老盯着别人挑刺儿,自己进步才是真格的。



  • ​00:13:52|第一次去西安:可真新鲜!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头一回去西安,感觉特新奇!像走进电影里的城似的,跟广州差别可大了!天气不一样,楼看着不一样,吃的东西也超不一样。记得那会儿打车,司机师傅开得挺有“风格”。不过四年后再去,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了滴滴,打车方便不少。



  • ​00:17:30 |西安交大:安安静静读书的好地方!


说说我对西安交大的感觉。学风特别踏实、淳朴,是那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地方。学校里面挺安稳平和的,跟外面的热闹没啥关系。兴庆校区的楼特别有历史感,好像穿越了似的,设计很简洁大气,看着特别有范儿,挺庄严。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和去那儿玩的小建议,大家想去了解的可以问我哈!总之,我对西安交大的印象是不错的!



  • ​00:23:31|西安!就它了!​​


那次去了西安回来,我就特喜欢那儿!虽然生活可能没北上广那么繁华便利,但那个调调儿,特别戳我!有种把西域风情和我们传统文化糅在一起的感觉!那可是十三朝古都!华清池、大明宫,还有世界闻名的兵马俑,历史太丰富了!它还是个工业城市,好工科学校不少,建筑也是苏式的,特别有新鲜感。最后的结局,当然就是被西安交大录取,直奔那儿读书去了!



  • ​00:26:15|南方人去北方上学?澡堂子和吃的可是大挑战!​​


作为一个广州人,去北方读书太有“体验”了!主要两大方面:澡堂子和吃!澡堂文化非常刺激刺激!学校基本都是公共澡堂,那场面,跟广州完全两码事,得花点时间适应。饮食上,西安的吃的太有劲儿了!味儿重,油也多,吃多了有点担心肠胃扛不住。提醒下南方的朋友,去北方念书,澡堂文化和饮食特点这两关得过!冬天洗澡没那么勤快,空气还很干。反过来,北方小伙伴到了南方生活条件可能提升,但潮湿天气和一堆蚊虫也得适应下。



  • ​00:29:58|聊聊南北方人性格 & 生活习惯:真有那么大差别?​​


纯个人感觉,大家总说南北方人性格和生活习惯差别大。但我觉得吧,未必是生来就那样,更像是不同地方气候、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后来出国念书,见到世界各地的同学,就更觉得人是环境塑造的。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感,确实超级明显!



  • ​00:35:29|宿舍集体生活:住了才知道啥感觉!​


讲真,西安交大的宿舍条件比初中高中那会儿的住宿学校还是要差一点。上了大学,更多生活琐事得自己动手:洗衣服、打扫卫生啥的。慢慢就懂了,宿舍,就是个睡觉的地儿,别指望太高。最重要的是和室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大家伙儿好商量。当然,经济宽裕点,出去租房也蛮爽的,环境和服务好太多!



  • ​00:42:56|大学食堂:便宜管饱 VS 国外美食:精致但贵啊!​


在咱这种985大学食堂吃饭,是真便宜!营养搭配也不错。学校周边那些小摊儿和夜市,烟火气十足,好吃的还多!再比比国外的学校,吃饭环境是高级,食材花样多,但价格真心贵!我个人觉得在中国或者其他地方生活,吃啥基本不用愁。但在美国,我就只能自己下厨了,外头买性价比不高。



  • ​00:49:39|去外地读书:真的挺锻炼人!​​


一个人在西安那几年,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独立生活,真挺不容易的!跟初高中完全不一样,什么事都得自己张罗:报销网费、折腾装空调什么的。这些对刚上大学的人来说,都是坎儿。但回头看,这些经历不仅是为了应付学业,更教会了我怎么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怎么和人打交道。所以,虽然外地求学麻烦不少,但真的能让你快速成长,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力嗖嗖涨!



  • ​00:55:43|在英国上学是啥体验?从头说到尾!​


详细唠唠我在英国读书那会儿:租房、交通、吃饭、怎么去上课之类的。租房在伦敦,抢房太凶!千万要早动手!像皇家艺术学院那种“小学院”,上课得“跑场子”,到处换地方。习惯了也挺好,国外不少大学本来就没咱们这种封闭大校园,是规划方式不同。而且自己学校食堂不大行,所以我经常跑帝国理工的食堂蹭饭...



  • ​01:02:15|英国生活成本高 & 小麻烦也不少​!


在英国生活,花钱确实厉害!每天咋吃饭?吃饭​​的选择不太多,很多同学就跟我一样,在 Tesco 这种便利店买点中餐便当或者冷餐凑合一下午饭。​房租真心贵!我当时一周房租大概280英镑,合人民币一个月得8000左右,比北京的租金可高多了!不过学生公寓设施挺齐全,也算物有所值。还有啊,异国他乡读书,可能会碰上些糟心事:舍友关系啊、倒时差跟家人联系什么的。好在整体体验还不错。



  • ​01:08:48|英国疫情期间读书:太难了!更想家了​!


在英国赶上疫情念书,特别特别难!外国人打疫苗排不上队,进展慢,还不强制,只能自己多小心。整天想着戴口罩、保持距离,精神紧张。房租生活费超高,经济压力山大。那会儿可太想家了!祖国认同感爆棚。最后想想,其实异地生活(不管在不在国外)挺常见的。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不也这样?对我来说,习惯了广州的生活,暂时没想去更远地方打拼的想法了。



  • ​01:13:12|学会独立生活:这事儿太重要了!​​


经历多了才明白,生活中那些磕磕绊绊、细碎的小事,反而是最锻炼人、最能帮你长大的。它们让你见识新东西,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活法。不管是从现实环境(换个地方),还是精神文化层面突破界限,都能让你世界变大!另外,吃喝住行这些基本需求搞定了,人才能往上走。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没啥牛叉的社会经验,现在开播客就是想跟大家分享分享想法和感悟~



  • ​01:14:57|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从学生变成生活探索者!​


我现在的想法就是:人这一辈子都得学习!看书重要,亲身实践更重要!我喜欢到处走走,体会不同地方的生活。这不是旅旅游就完事了,是要在一个地方住下来,真正融入一段时间,这样才能积累真实的生活经验,适应社会的复杂。慢慢从一个地方的“异乡人”,变成感觉像是“本地人”的过程也很有意思。选哪座城市生活学习?就看你自己喜欢啥、需要啥。



  • ​01:21:35|适应力强是超能力 & 多走走更懂自己!​


关键点来了:能快速适应不同环境(文化 + 地理 + 人际),这种能力太重要了!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到哪儿都能很快“活明白”,遇到的阻碍也少,更容易有成就感。还有,去别的地方生活,不只是了解那个地方,更是照镜子一样帮你认清自己 —— 原来我是这样的啊?我的生活习惯、看重啥东西、审美偏好是啥样的?只有走出去了,和世界碰撞了,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标签。



  • ​01:24:53|国外生活的意外收获:更懂“中华文化”和“我是谁”​!​


在英国生活的经历,让我开始认真琢磨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的事了。从广州到西安再到伦敦,我才发现以前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其实挺模糊的。在伦敦会想,该怎么向别人介绍我自己?介绍我的文化?这段经历让我看清楚了自己身上东方的部分,也更明白自己受西方影响的程度。说到伦敦,它的文化艺术氛围真是太棒了,如果你是学艺术的或者喜欢人文社科,来英国学习体验绝对合适!



  • ​01:29:35|英国建筑文化魅力大,艺术学习也舒心!​


英国那些老建筑保护的特别好!新建筑和老房子放在一起常常很和谐。我还挺喜欢一些小城市,比如巴斯。像圣保罗大教堂那种地方,我时不时去听听礼拜,有时还跟着唱诗班唱唱。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像和历史对话,让人瞬间心静,忍不住想想自己在时间长河里是啥位置。人跟人之间的联结感在哪里都很重要,鼓励大家都去尝试接触不同的东西:文化、语言、地方。聊到艺术学习,感觉这边更看重自己动手探索,老师不会叫你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因为你最终得表达自己真心热爱的和探索的东西。



  • ​01:36:03|读研心得 & 跨专业经历 & 以后播客聊啥?​​


我读研的经历,主要是从偏向学术研究的思维,转变到更注重实践操作了。总结一句:做啥事都得是你真心喜欢的,自己也要准备好!我转方向之前,做了不少功课:自我学习积累、关注艺术资源和大师们、自己多做尝试之类的。这些准备让我后来去英国伦敦学习感觉更顺些。说回播客,​新专题《踩坑日记​​》继续记录和分享记录我走过的弯路和教训!希望能陪大家一起成长,少走点坑,多点理解~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Coverless Book|Dancing In The Flames - The Weeknd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