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刘峻铄,中山大学文献学博士,广东省提琴学会理事。研究中西音乐与诗学文献,推广古典音乐及背后的人文精神。
【内容介绍】
介绍二十世纪最勇于突破、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极简主义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Philip Glass (菲利普.格拉斯)。他是如何通过简单的音乐元素,构建出复杂且迷人的声音建筑;观察他的音乐是如何在重复中寻找变化,在确定性中邂逅偶然,深入浅出讲解极简主义音乐的核心理念。
同时也介绍了二十世纪先锋作曲家勋伯格、韦伯恩、约翰凯奇的音乐,探讨“什么是20世纪的声音”,现代数学、物理、人工智能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特别感谢】
深圳摩天轮画廊
此次讲座为摩天轮画廊杜蒙个展《跃上水泥花坛》展览闭幕活动的现场录音,经编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1:14 什么叫“玻璃味”的音乐?
03:04 20世纪音乐创作的变革与特点
18:01 格拉斯音乐模式分析
24:47 格拉斯的成长经历及他的老师布朗热( Nadia Juliette Boulanger)
34:24 以时间轴为顺序,介绍格拉斯的代表作,包括电影配乐、歌剧、管弦乐等
66:46 格拉斯的”信徒“们与电影配乐
【相关资料】

Philip Glass (菲利普.格拉斯),美国作曲家,极简主义音乐代表人物,1937年1月31日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

John Cage (约翰凯奇),二战后最重要的前卫作曲家。他受禅宗哲学的影响,使用”偶然操作Chance Operations”于音乐上,以《易经》卜卦方式完成了《变化的音乐 Music of Changes》。

序列主义(Serialism),也称序列音乐,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其特征是将音乐的一些参数(一个或几个高音、力度、时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排列组合,称为一种序列,这些编排序列或编排序列的变化形式在全曲中重复。代表人物有勋伯格(Schoenberg)、韦伯恩(Webern)、布列兹(Boulez)等。图为勋伯格的十二音矩阵(钢琴组曲,OP.25)。

数学家本华.曼德博( Benoit B. Mandelbrot)1975年将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称为分形,创立了“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概念。该理论的出现,使人们重新审视世界:世界是非线性的,分形无处不在。感悟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的统一。


Philip Glass的音乐作品手稿,分别为《MATA》和《Music in Contrary Motion)

Philip Glass创作了诸多极有影响力的电影配乐,比如《楚门的世界》、《时时刻刻》、《三岛由纪夫:人间四幕》等,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好莱坞电影及美剧的配乐。《三岛由纪夫: 人间四幕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也是一部极为惊艳的传记片,交错呈现三岛的人生片段及其文学著作中的理想,格拉斯的配乐与这部电影相得益彰。
【音乐】(按照出现顺序)
01 Opening (点击链接聆听原曲)
07 Variations for Piano Op 27 II
08 Moses und Aron (Act I Scene 1: The calling of Moses)
10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Opening
11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1937:Saint Sebastian
13 The Hours
14 My Brilliant Friend (Season I :Elena & Lila)
15 My Brilliant Friend ( Season II: Elena & Lila)
16 Oppenheimer:Quantum Mechanics
17(片尾)Satyagraha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无边古典乐 (关注获取更多线下演出、沙龙与交流信息)
内容联系:[email protected]
节目制作:洪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