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近期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后,将这两个宿敌之间的对抗推向了新的危险高度,中东局势正在迅速升温。
本期节目为阿联酋当地时间17日晚(北京时间18日凌晨)录制(时局瞬息万变,节目播出时部分信息可能已发生变化),我们特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谢超,深入剖析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聚焦伊朗本身的政策矛盾性,以色列对伊朗进攻战略的矛盾之处,特朗普的“实验”心理,以及以色列和伊朗的结构性矛盾。
在谢老师看来,此次冲突的爆发绝非偶然。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政府正面临国内政治危机,加沙战争带来的民意压力、腐败案审判的阴影,都促使他需要通过对外强硬来转移矛盾。而更深层的,是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的极度担忧,这种担忧已经超越了党派分歧,成为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共识。
伊朗方面则呈现出复杂的应对态势。伊朗社会目前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分裂状态:一方面是以宗教领袖为核心的强硬派,主张发展核威慑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深受经济制裁之苦的民众和商业阶层,渴望重返国际社会。这种内部张力使得伊朗的应对策略显得犹豫而矛盾。
无论如何,这次战争将至少决定未来5-10年两国在地区的权利地位。
以伊冲突会走向全面战争吗?
大国干预会缓解还是加剧危机?
中东格局将如何演变?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嘉宾简介】
谢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际政治科学》副主编,主要从事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
时间线
00:04 一些免责声明lol
01:25 主体内容开始
05:00 如何看待伊朗的准备情况--伊朗的政策矛盾性
09:30 伊朗内部分歧如何影响战争走向
12:30 哈梅内伊是伊朗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13:10 以色列对伊朗进攻战略的矛盾之处
15:00 特朗普本身的“实验”心态
20:52 是否存在哈梅内伊被暗杀的可能性
24:15 推翻伊朗政权还是提升其形象:内塔尼亚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6:32 美西方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要拆开来看
32:15 伊核问题为何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