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早上好呀,今天是2024年2月29日,也是二月的最后一天,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昨天在百问百答的直播上,有个同学问了一个问题,他说:“自己平时看书,看到一些句子,看到一些资料,会全部整理起来放在一个地方,但是他发现自己经常没有去用。于是就不知道如何该把这些整理出来的内容给内化掉。”
然后他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点,也就是把自己之前整理的一些内容、收集的一些资料给内化掉,变成自己的。
我当时看完这个问题,脑袋里第一想到的一句话叫做「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经常会收集一些内容,图片、金句等等。但发现我收集的时候觉得很有用,但是后来当我需要用的时候,我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曾经收集过这个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就是刚才讲的那句话,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想起来我收集过那个东西,我现在要用,我知道它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就是那句话里有一个词叫做核心是思考,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只有当我们针对某一个句子,某一个概念,某一个方法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自己结合起来,当我们思考的强度越大、思考的关联度也更多一些,那最终的结果就会出现,我们的大脑和这个知识之间会产生一个神经元的强链接。
这时候当你能真的想要遇到一件事情,需要用到这个知识的时候,大脑就会想到这个知识,因为你曾经专门做过和这个知识相关的思考。
这里还存在一个概念,叫做当我们存储一个知知识的时候,就是把一个知识我们从书里,然后存储到某一个地方,存储的时候越容易,那提取的时候就越困难。但你如果存储的时候越困难,提取的时候就会越容易。
就是如果你看到一个句子,只是随手把它复制粘贴到某个文件夹里,这个动作就很容易。当这样做的时候容易,但当你提取的时候,也就是你遇到一个问题,想要用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它就会非常非常的困难,因为你完全没有和它产生很强的连接。
但如果你存储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只把这个概念丢到收藏夹里,丢到一个备忘录里。而是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思考这个知识我能用在什么地方?这个知识的原理是什么?这个知识能不能帮助我完成某些事情?
当你每一次存储的时候都这样思考一下,这个就叫做存储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存储的时候比较困难,这时候当你再要提取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
我自己的话,从来不做这种单纯的把一个东西存放在某个地方,因为我以前做过这件事情,发现基本没什么用,因为你永远就不可能想起来你存过什么东西的,如果没有思考的话。
所以相对于不思考,直接把东西存出来,这种就是一种在我看来属于无效的动作,就相当于你存储100个金句,都不如你把一个金句认真思考,结合到自己身上。因为最起码当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想起来用这个东西。
我们学存储知识,存储句子资料,最终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建一个图书馆,建一个资料库。这个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使用这个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帮我们做到某些事情,让自己发生改变,这个才是我们学习存储的最终目的。
那要改变,核心就是要让这个东西真的能用到我身上,而不是它仅仅是一个知识,所以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当我们想要存储一个知识的时候,想要存储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一下:
“哎,这个东西我当时为什么要存它?”,
“我当时它对我来讲有什么感触?”,
“有什么思考?”,
“我如何能用它结合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在某个方面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成长?”
当每一个知识、概念、资料,我们都能够这样去思考一遍。那未来你去想要用到的时候,无论是写文章还是遇到问题,用它来解决问题都能够更顺利一些,甚至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径,叫做深入思考,所以说深入思考其实就是学习的一个捷径。
如果你也会遇到存储的知识,但是想不起来用的情况,可以从现在开始,当每次又想要存储的时候,多做一个事,就是认真思考一下这件事情还能用在什么其他地方,或者这件事情如果我来把它用到我身上,我会怎么做?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把一个知识真正的内化到自己身上,并且真正的记住它,它会存储到你的大脑里,你的身体里,而不是存储在互联网上的某个备忘录里,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
OK,今天祝各位都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公众号:多元思维H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