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4分钟
播放:
1.64万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一直认为,在 AI 时代,组织形式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但长远来看,它很可能成为创业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壁垒。因此,我最近一直在和各种人探讨 AI 时代的组织形式。
在上期和 Mercor 首位中国员工虞快的对谈中,我们也曾聊到过这个话题,但没来得及深入展开。于是,我又请来了一位在湾区创业的朋友——Palona AI 的联创任川,和虞快一起做了一场活动,继续探究硅谷最先进的组织形式。
Palona AI 是少数在思考、真的在实践 AI Native 组织形式的公司,而且成立后不久,他们就把 AI 全面嵌入了研发流程中(比如他们 90% 的代码都是 AI 写的),运转效率很高。在这次的活动中,任川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打造 AI Native 工程团队的核心经验,对国内创业者极具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决定把他的分享剪出来,尽快分享给大家。
在本期节目的上半段,任川从工作流、人才、组织三个维度,总结了一套可复制的实操经验。下半段则是现场交流,其中不乏很多好问题,比如怎么筛选真正会用 AI 的人、如何招到并留住顶尖人才等等,也很精彩。
刚听完任川的分享时,我有点感慨也有点兴奋:这场分享的听众,或许正在见证新时代组织形式的诞生与变革。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大哈哈,但这确实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所以,也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41 号珍藏:任川,Palona AI 联合创始人,前 Google、LinkedIn 工程师
【时光机】
Part 1 用 AI 重构研发工作流的经验
* 3:51 一个例子:AI 如何远不止十倍地提效?
* 5:55 ① 默认由 AI 承担所有研发工作

* 7:00 分享几个亲测好用的工具
* 8:18 ② 只要有 SOP,就没有 Claude Code 无法完成的任务
* 9:36 ③ 反直觉经验之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Part 2 AI 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10:51 ① 人是 Context Provider

* 11:00 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应该是人为 AI 提效,而不是反过来
* 12:33 ② 做 Fast Learner,快速掌握「最少必要知识」
* 13:27 ③ 每个人都是为最终结果负责的 Builder
Part 3 AI Native 的组织与分工
* 14:37 怎么分工更高效?

* 15:34 为什么工程师也应该去跑客户?
* 16:16 工程团队和其他团队怎么配合?
* 17:56 未来的组织结构可能什么样?怎么留住核心人才?
Part 4 Q&A 精选
* 19:49 我们 20 人的团队,没有一个全职的 PM

* 20:47 未来可能没有 Engineer,大家都是 Builder
* 24:22 硅谷对 AI Native 的组织形式形成共识了吗?
* 26:09 大厂很难转型成 AI Native 的组织形式?
* 28:59 AI 有能力处理复杂的历史代码吗?
* 30:51 AI 还可以重塑什么工作流?
* 31:55 该如何打造 AI Native 的组织形式?
* 33:07 如何筛选出真正会用 AI 的人?分享两个方法
* 36:27 怎么衡量 AI Code Review 的效果?
* 39:54 不同阶段的公司分别需要设立什么样的岗位?
* 43:57 怎样招到并激励 AI 人才?
【任川在节目中提到的工具&文章】
CodeRabbit:AI Code Review 工具,可以把一次代码审查的时间从 1-2 天缩短到 10 分钟
Linear:AI 项目管理工具,在其中创建任务后,可自动分配给 AI 生成代码
Devin:华人团队开发的 AI 编程工具
incident.io:日志分析与告警工具,可覆盖近一半的运维工作
刘小排公众号 @刘小排r:大家可以去其中学习下他使用 Claude Code 的方法
文章《「全职员工」的消逝与「合伙人」及「小时工」的崛起》:zhuanlan.zhihu.com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陈皮
* 剪辑:陈皮
* Bgm: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曲凯
1个月前 北京
50
这期正好播客第五十期,个人觉得也是最有使命感和成就感的一期,因为把硅谷最先进的 ai native 组织形式的理解和实践带到了国内,如果能帮国内创业者和公司向前一步就善莫大焉了
orangeai
1个月前 北京
21
上一代的传统软件工程协作模式已经过时了
HD541602t
1个月前 北京
13
22:09 主持人问得很好👍 ai coding足够好用后市场需要的是更懂客户和市场的角色,而不是工程化实现的人,虽然嘉宾在提问之下也说了岗位属性不重要更核心的是工作内容,但是确实带了太多个人的岗位倾斜情绪在。
石灿Can
1个月前 贵州
12
44:27 听其他播客在想:怎么还没完?!! 听这期播客的感受是:怎么就结束了????
uyni
1个月前 美国
9
11:21 “不是AI给人提效,而是人为AI提效”太牛了👍
Fishyu95
1个月前 上海
7
有幸是那场分享的听众😌 当天就发了朋友圈和即刻 说今天有spark moment 再来听一遍
石灿Can
1个月前 贵州
6
特别好的主题,AI推动组织变动是一个特别长期的母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话题。互联网带了科层制的夕阳,AI会加速扁平化组织的裂变,至于个体,会更加综合壮大自我。 AI推动的这一轮产业裂变和工业化的技术驱动很不一样,工业时代的技术会让产业链条超变长,增加商业主体和劳动机会,但AI不一样,它把产业链条缩短了,岗位容量变小了,就业机会少了,一个人使用一个AI工具就能在同一单位时间完成多个人的工作。 播客里有一个观点特别鲜活:以后AI驱动的组织进行利益分配,很可能是按结果分工和按照项目合作的,少量合伙人+大量合同工会让零工经济变得更加活跃。 AI对个体而言是提升效率的,AI对组织而言也是提升效率的,AI一直在迭代,而人的认知也一直在迭代才能跟上节奏。如果把AI看成是对手、敌人、员工都是不对的,我的感受是,应该把AI看成是协作工具,甚至协作网络,人的主体性要变得更强,也更加强调人的独立性,人应该为AI提现,而非强行让AI给人提效。
Ychao
1个月前 上海
6
03:27 请问技术分享是在哪里有链接呀
Eric666666
1个月前 北京
6
19:28 听下来,Web3的组织形式和ai时代很match,高度内驱独立对结果负责,分布式办公,持币利益一致等等
YHLLL
1个月前 上海
6
很有意思的一篇博客!03:11 但还想听一下主讲人怎么从技术层面把Agent做到可靠性95%-98%的分享🌝
ReaBroker
1个月前 北京
5
感觉是一人公司那个形式的威力加强版,不少想法确实很有启发性
oyihc
1个月前 浙江
5
05:42 完全让AI做code review还是挺令人震惊的 在大公司应该不敢想(
HD541602t
1个月前 北京
5
17:01 有点天真了 … ai的能力可以被持续跌代,但面向客户的真实需求挖掘 商务关系维护等一系列需要靠人的软性能力去洞察和分析落地的,也不是哪个岗位都可以替代的
李晨-煊安
1个月前 北京
4
11:32 “人加入让 AI 变差”,还真是,原本不需要人的世界一旦人参与其中,系统就被破坏了。最明显却让大多数人没注意到和不理解的例子,就是币圈是彻头彻尾的击鼓传花式的骗局,但币圈人总拿各种科技概念来忽悠,然后说你不懂。区块链基于数学分形理论,是数字封闭网络当中才能实现运行的,一旦用于人类社会,那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匿名等特性就不存在了,用个简单比喻,就是洗澡蟹,网络传输和存储和数据库里再几万备份,不可修改,但各种垂直应用结合行业时,都是在上传数据那个环节随意造假的。所以区块链不需要人的正象 AI 系统的运行也不需要人,人只是构建初步的它,之后的运行和自生长都不需要人
Tim小邬
1个月前 浙江
4
还没完全听完,但是光看标题和时光机里的内容提纲,就知道这一期的含金量一定爆表了
uyni
1个月前 美国
4
11:21 干货,太有价值了👍
驭风少年
1个月前 江苏
3
反过来,组织能力的落后会是 AI 公司真正的障碍吗?
Herman_
1个月前 北京
3
哈哈 好多新技术出现后 pm都被拉出来被审判
oo0ooooooO
1个月前 广东
2
与其招人,不如提升自己👍🏻
Joes东
1个月前 广东
2
PM在国内还是需要吧 工程师没法契合用户需求 我公司就这样 PM对于客户来说很重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