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4分钟
播放:
436
发布:
15小时前
简介...
【本期音乐】
Orange Splash, by J.Bass/진동욱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终于读到这位“水果作家”!
02:19 这是一本无限贴近自传的作品。作者Jeanette Winterson以“寻找自己的根源”为核心,串联起生命中诸多关于爱、关于书、关于追求快乐、关于复杂真相的片段。
05:13 从这本书里,我们能够明确了解到个体在成长中对归属感的复杂需求。我们一直在反抗父母,但同时,又亟需看到自己的生命有来处。就像Jeanette在这本书后段写道的“一个人可以在独行的同时想要被认领。“
07:05 书名的中文翻译定为“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如果由英文直译过来的话,会是个问句,“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各自喜欢的三个地方
全书共十五章,另有“中场休息”与“尾声”两个特别篇章。
14:14 第10页,选自《一 错误的婴儿床》:展示故事和传达沉默
“温特森太太不喜欢我写进书里的那些事,在我看来,我略去的事是那个故事的双胞胎。有许多事我们无法说出口,因为它们太过痛苦。我们希望能说出口的事情会抚慰余下未说的事,或以某种方式平息它……写作时我们展示故事,同样传达沉默,文字是沉默中能说出来的部分。”
语言,既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盛放沉默的容器。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里,诉说与沉默像经纬交织,标记出我们复杂而真实的存在。当我们在热烈回应他人的时候,那些未曾言说的部分,如同沉默的暗流,潜藏在话语的表层之下。于群体之中,有人滔滔不绝,有人默默无言;于个体内心,也有诉说的冲动,与沉默的坚守。
22:45 第39页,选自《四 书的麻烦……》:变形和尺寸
“成长是件难事。很奇怪,即使我们的身体已停止成长,我们的情感似乎必须继续成长,这包含扩张与收缩,有些部分发育,有些部分则一定要随之消失……一成不变从来行不通,到头来我们的尺寸将与自身世界不合。”
Jeanette在与母亲的长期角力中,通过书写构建精神世界,丈量自我的边界。她不断变化的自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慢慢变得强大的。身体的成长有终点,但情感的成长是一场终身的、更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一直是动态的,并能随时产生让人欣喜的变化。
35:08 第148-149,选自《九 英国文学A至Z》:掌控感和秩序感
“‘每次我心烦意乱时……我就想想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然后我就明白过来……烦恼只是被归错了位置的东西……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包含一定的处置权。这是它的又一个优势。它帮我们免除困惑,又给我们自由思考的空间。’”
分类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本能回应,它赋予我们掌控感与秩序感。当我们学会对情绪和事物进行归置,便能从被动的承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管理者,从而获得内心短暂的宁静与自由。
53:13 第240页,选自《十三 约定始于过去》: 秘密、信息差和愤怒
“她对我说我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这样的我经由温特森太太,意味一切都是秘密:书籍和爱人,真正的名字,真正的人生。然后她写道:‘我一直是要你的。’你明白吗,珍妮特?你一直是有人要的。”
谁有权决定一件事是否为“秘密”?“秘密化”往往来自极大的傲慢,是一种隐形的、长期的暴力与排斥的行为。就像Jeanette的养母温特森太太对她的身世所做的那样。
1:02:51 第243页,选自《十四 奇妙相见》:不接受“不”
“我是那种宁可走路也不愿等公交车的人。是宁可绕道而行也不愿坐困车阵的人。是认为任何问题都待由我去解决的人。我无法忍受排队——不管是为了什么排队,我都宁愿放弃——我不接受‘不’作为回答。什么叫‘不’?或者是你问错了问题,或者是你问错了人。得想办法找到‘是’。”
在与生母安的重逢中,Jeanette找到了自己一部分性格的根源。找到源头之后,应该就能慢慢放下、慢慢释怀了吧。相比于Jeanette,我们大部分人不需要走这么坎坷的一段寻亲路,就能发现自己部分性格特质的根源,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1:11:44 第258页,选自《十五 伤口》:伤口是象征
“伤口是象征,无法被简化为任何单一的解释。但受伤似乎是生而为人的线索或关键。其中有价值,也有痛苦。我们在故事中留意到的是,伤口近似一种礼物:受伤的人被伤口标识出来——在字面意义上,也在象征意义上。伤口是与众不同的标志。”
在全书的终章,Jeanette完成了对一部分自我的最终确认。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追寻之旅。当个体从母体中挣脱,踏上独立的旅程,那道“初始伤口”便会出现,它象征着一种难以轻易和解的分离,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印记。然而,伤口并非仅仅是痛苦与伤害的代名词,它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独特身份的标识。在《中场休息》之后,Jeanette开启了一场从被动承受创伤到主动追求意义的转变之旅。她逐渐领悟到,那道由母体分离而生的伤口,不仅连接着她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更串联起另一个女性的故事。
Orange Splash, by J.Bass/진동욱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终于读到这位“水果作家”!
02:19 这是一本无限贴近自传的作品。作者Jeanette Winterson以“寻找自己的根源”为核心,串联起生命中诸多关于爱、关于书、关于追求快乐、关于复杂真相的片段。
05:13 从这本书里,我们能够明确了解到个体在成长中对归属感的复杂需求。我们一直在反抗父母,但同时,又亟需看到自己的生命有来处。就像Jeanette在这本书后段写道的“一个人可以在独行的同时想要被认领。“
07:05 书名的中文翻译定为“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如果由英文直译过来的话,会是个问句,“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各自喜欢的三个地方
全书共十五章,另有“中场休息”与“尾声”两个特别篇章。
14:14 第10页,选自《一 错误的婴儿床》:展示故事和传达沉默
“温特森太太不喜欢我写进书里的那些事,在我看来,我略去的事是那个故事的双胞胎。有许多事我们无法说出口,因为它们太过痛苦。我们希望能说出口的事情会抚慰余下未说的事,或以某种方式平息它……写作时我们展示故事,同样传达沉默,文字是沉默中能说出来的部分。”
语言,既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盛放沉默的容器。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里,诉说与沉默像经纬交织,标记出我们复杂而真实的存在。当我们在热烈回应他人的时候,那些未曾言说的部分,如同沉默的暗流,潜藏在话语的表层之下。于群体之中,有人滔滔不绝,有人默默无言;于个体内心,也有诉说的冲动,与沉默的坚守。
22:45 第39页,选自《四 书的麻烦……》:变形和尺寸
“成长是件难事。很奇怪,即使我们的身体已停止成长,我们的情感似乎必须继续成长,这包含扩张与收缩,有些部分发育,有些部分则一定要随之消失……一成不变从来行不通,到头来我们的尺寸将与自身世界不合。”
Jeanette在与母亲的长期角力中,通过书写构建精神世界,丈量自我的边界。她不断变化的自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慢慢变得强大的。身体的成长有终点,但情感的成长是一场终身的、更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一直是动态的,并能随时产生让人欣喜的变化。
35:08 第148-149,选自《九 英国文学A至Z》:掌控感和秩序感
“‘每次我心烦意乱时……我就想想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然后我就明白过来……烦恼只是被归错了位置的东西……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包含一定的处置权。这是它的又一个优势。它帮我们免除困惑,又给我们自由思考的空间。’”
分类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本能回应,它赋予我们掌控感与秩序感。当我们学会对情绪和事物进行归置,便能从被动的承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管理者,从而获得内心短暂的宁静与自由。
53:13 第240页,选自《十三 约定始于过去》: 秘密、信息差和愤怒
“她对我说我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这样的我经由温特森太太,意味一切都是秘密:书籍和爱人,真正的名字,真正的人生。然后她写道:‘我一直是要你的。’你明白吗,珍妮特?你一直是有人要的。”
谁有权决定一件事是否为“秘密”?“秘密化”往往来自极大的傲慢,是一种隐形的、长期的暴力与排斥的行为。就像Jeanette的养母温特森太太对她的身世所做的那样。
1:02:51 第243页,选自《十四 奇妙相见》:不接受“不”
“我是那种宁可走路也不愿等公交车的人。是宁可绕道而行也不愿坐困车阵的人。是认为任何问题都待由我去解决的人。我无法忍受排队——不管是为了什么排队,我都宁愿放弃——我不接受‘不’作为回答。什么叫‘不’?或者是你问错了问题,或者是你问错了人。得想办法找到‘是’。”
在与生母安的重逢中,Jeanette找到了自己一部分性格的根源。找到源头之后,应该就能慢慢放下、慢慢释怀了吧。相比于Jeanette,我们大部分人不需要走这么坎坷的一段寻亲路,就能发现自己部分性格特质的根源,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1:11:44 第258页,选自《十五 伤口》:伤口是象征
“伤口是象征,无法被简化为任何单一的解释。但受伤似乎是生而为人的线索或关键。其中有价值,也有痛苦。我们在故事中留意到的是,伤口近似一种礼物:受伤的人被伤口标识出来——在字面意义上,也在象征意义上。伤口是与众不同的标志。”
在全书的终章,Jeanette完成了对一部分自我的最终确认。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追寻之旅。当个体从母体中挣脱,踏上独立的旅程,那道“初始伤口”便会出现,它象征着一种难以轻易和解的分离,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印记。然而,伤口并非仅仅是痛苦与伤害的代名词,它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独特身份的标识。在《中场休息》之后,Jeanette开启了一场从被动承受创伤到主动追求意义的转变之旅。她逐渐领悟到,那道由母体分离而生的伤口,不仅连接着她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更串联起另一个女性的故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世上游遍
1个月前
山东
0
是“阈(yù)值”不是“阀值”,主播读错了常用词
世上游遍
1个月前
山东
0
标题和内容都把作者的名字打错了,应该是“温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