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7分钟
播放:
339
发布:
7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去年在亲密关系和深度关系中受益非常多,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对我的自我成长也很有帮助,超级希望我可以早点理解这件事情!
在茹姐的线下活动发现高高大大的主持人大福在和小伙伴经营一个「亲密关系和自我成长社群」LoveYourself,感觉好反差!后来发现他还是一个成长教练,很好奇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社群的运作模式,于是录了一期播客。
聊天的过程仿佛被做了一次教练,原来我们和自我的关系,也是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问题,本质是自我成长的问题,发现看见自己的需求原来这么重要!!
希望你们喜欢~
【本期时间轴】
我都不了解我自己,遇到一个教练肯定会疑问的,我都不了解我自己,为什么他会了解我。从来没有帮。因为自我成长这条路只归想要成长的人他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帮得了别人去完成自我成长。
其实任何后果只要我能够去承担,或者我愿意去承担的话,我任何的选择都是可以做的,我不需要谁来允许我去做这样的事情。
亲密关系和个人成长是分不开的。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说,因为我们这边不好,所以我要把它变得好。换一个视角,如果说我认为我现在很好,我可以有些地方能让好上加好,那又会是什么呢?
你看了米开朗基罗的画作,了解他的生平,知道关于西斯廷教堂的一切,但你从未真正站在那里,闻过那里的气味,向上仰望过那壮观的景象。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你谈论战争,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场,从未见过你的挚友在你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向你求助。你谈论爱情,可能引用过十四行诗,但你从未真正爱过一个人,愿意为她放弃一切,也从未经历过失去挚爱的切肤之痛。当你谈论一个女人的时候,你可能会说出你所有的“偏好”,但你不知道和一个女人一起醒来时,她身上那种特别的味道是什么感觉。
00:41 别被社群名字骗了:Love Yourself ≠ 相亲
05:43 从认知成长教练到亲密关系社群:大福的转型之路
09:37 盖洛普测评争议:标签化VS工具化?
20:09 亲密关系的分类|亲密关系与自我的关系是什么?
27:32 “埋怨父母多年,才发现是我没通过考验”
30:42 35岁换城市、换行业:怎么敢面对“三大不可能挑战”?
38:50 家庭咨询的真相:不是改变别人,而是先“照见自己”
47:23 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里感到“牺牲”?如何扭转成主动选择?
01:04:11 过度担心育儿?先问自己“你快乐吗?”
01:12:30 终极建议:所有关系问题,请先练习“看见自己”
01:20:40 推荐!一本解决“依赖型人格”的冷门神书+一部治愈电影
【本期嘉宾】
大福,和伙伴一起经营着一家亲密关系和自我成长社群,LoveYourself,开民宿、做贸易、做地产、做互联网、做商业创新,经历丰富的他,见过很多人,而到中年也开始探索自己后半生想要一直做的是什么,结果在 35 岁,跨越了职场三大不可能:35 岁转型、换城市、换行业。成为了认知成长教练。因为喜欢更加深度的,而不是 case by case 的连接。他又离开了机构,加入了能够同时允许他做教练,又允许他能够有深度连接的亲密关系和自我成长社群。他说,我更希望做一个快乐教练,当大家有困扰的时候,找到我,和我对话之后,大家能够在一个开心的状态下离开。
欢迎大家链接他,👇
活动照片
【本期主播】
不务正业的程序媛,喜欢聊天,因为太热爱身边的宝藏老师、朋友们,她/他们都有自己充满热情的事情,在热爱的事情上,她/他们乐此不疲的在玩着无限游戏。
所以想借着录播客的机会,挖掘他们的热爱到底来自哪里,他们热爱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她/他们是如何「先战后胜」的?
ps. 先战后胜: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学习,并获得胜利!
【剪辑搭档】
剪辑:胖鱼酱 - 姜子
需求同步:松松
感谢两位❤️
本期阅读推荐
《心灵捕手》电影 movie.douban.com
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
book.douban.com
【加我微信】
谁说不能,在聊天中思考 ❤️
我是喜欢在聊天中思考的 ENFP,对内容感兴趣,欢迎加我微信讨论👇
更多互动可关注公众号:Amber自我管理百宝箱
碎碎念
录播客又又又对我引发了剧烈冲击!
当大福说”充满牺牲感的妈妈,需要看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孩子能有什么问题呢?“的时候,我理智上知道,妈妈需要先从看见和尊重自己的需求,自我关怀,然后才能更好的养育孩子。
但我还是感到剧烈的痛苦和深深的困惑:
* 为什么妈妈牺牲自己,为孩子和家人做了很多,大家却都在怪她?不仅是社会在批判这样的妈妈,连家人也觉得妈妈很烦?
* 为什么这么多的妈妈会选择去牺牲自己,哪怕得不到队友和孩子的理解,还是要去牺牲自己呢?
* 为什么大部分男性不会有妈妈那种愧疚感,可以心安理得的加班、下班后躺平呢?(我说的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模式,不是所有人哈)
* 更重要的是,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呢?只要妈妈记住这句咒语:我要先看见和照顾自己的需求。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吗?
最近正好参加纵横四海的四海研讨组,抓住那个揪住自己不放的问题,来做主题研究。于是我选了这样一个主题:
耗竭母亲的重生:重塑主体性——看见并支持真实的”自我“与”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足够好”的育儿。
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妈妈们,也欢迎加我微信,这个课题研究会有一个采访环节,也许你可以成为我的采访对象哦。
如果这期播客对你有一些启发和触动,请你也不要轻易放过这些启发和触动对你形成的张力,如果能够引发一些思考和行动,那就太开心了。
最近我把更新时间定在了每月的 10 号、20 号、30 号,欢迎大家收听,先战后胜,下期见,拜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蘑菇
7个月前 江苏
1
嘉宾声音好听👏
卡卡星
7个月前 福建
1
00:51 俺来啦
大呱_yUBt
7个月前 浙江
1
1:17:37 这个角度太棒了:我本来就很好,怎么做让自己变得更好呢?触动到我灵魂,让本就很好的我好上加好。 感谢这么精彩的访谈!
你好阳光013
3个月前 新疆
1
只有自己真正的想改变,别人才能在改变上帮助到你
卡卡星
6个月前 福建
0
35:29 哇
Shuyihoho
6个月前 江苏
0
17:54 这期挺赞👍有自己的视角,优化自己的视角✌️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