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9分钟
播放:
1.8万
发布:
1天前
主播...
简介...
今天发布的是前阵子与【简单心理】编辑Bridge的一刀未剪采访录音,采访的话题依旧与“打孩子”有关,落脚点更多是在为什么养育者可能懂很多道理,但还是会忍不住下手揍孩子,以及当一个养育者或成年个体想要成为阻断代际心理创伤的人时,最小单位的努力究竟长什么样子。【简单心理】发布的编辑版文字稿在此:
《被打大的孩子,可能在承受几代人的痛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0MzczMg==&mid=2653886030&idx=1&sn=8742f5e1f2571aa82c0e6a8c1ebd9fe6&chksm=bcbe91557234a8bb3126738dec23070ba020060e42172e4f5c12f1a127ef30110c5e9b49eb74&mpshare=1&scene=1&srcid=0617Qx9DkajYUgfErXGye8dE&sharer_shareinfo=6700e96c19efdc3a3074770d4f1cc828&sharer_shareinfo_first=0556717566de9a2b89e24caa95faeef2&exportkey=n_ChQIAhIQB6oY1jdVOTHBus71jOKBOxL1AQIE97dBBAEAAAAAAIkGJPjMKGU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c60bRvlc3yLpO%2F%2FB6ZBUf13tyj0GRcEbGWN8%2BgMIfCDosDn0iVisoVbLGHzOsXEfAfBkJL5rQINO%2F5H1Jy2Ck4e1qO5APxwDZojS5oQ7zrRPBpiU8DeNZ2oQey9JDQj%2Fu%2FlUlnMms7q4Ad7Hf%2BgMjGf23alFiTFdgh%2FAC%2Fu6ZSgwAI%2FqeClS21qDpOwqK%2FCBRUdbVeVs%2FEeoJVgKVFjHvQ81yTk%2BgapXkSOpksEgkFU6Q2m0ZCeRZVb1JvApHOh3dLuxoBJrKTr4fAtSLp3r&acctmode=0&pass_ticket=XQIpa%2Fo2aW%2B63aqLTCOYwkN2ml1f9qXMqIL43EcdoHXu2QLjS5JVlmOp7T6Ejoqb&wx_header=0#rd
完整版采访录音音质略粗糙,但不影响收听,有需要的小伙伴欢迎自取。
主播︳严艺家
一个从上海到伦敦吃了15年精神分析饭的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情绪养育》、《1016成长信箱》作者,《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主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PsyD在读中,全网150万粉丝的心理博主。
听友群vx:yijiapsyche (请注明“小宇宙播客听友”)
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B站:严艺家
《被打大的孩子,可能在承受几代人的痛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0MzczMg==&mid=2653886030&idx=1&sn=8742f5e1f2571aa82c0e6a8c1ebd9fe6&chksm=bcbe91557234a8bb3126738dec23070ba020060e42172e4f5c12f1a127ef30110c5e9b49eb74&mpshare=1&scene=1&srcid=0617Qx9DkajYUgfErXGye8dE&sharer_shareinfo=6700e96c19efdc3a3074770d4f1cc828&sharer_shareinfo_first=0556717566de9a2b89e24caa95faeef2&exportkey=n_ChQIAhIQB6oY1jdVOTHBus71jOKBOxL1AQIE97dBBAEAAAAAAIkGJPjMKGU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c60bRvlc3yLpO%2F%2FB6ZBUf13tyj0GRcEbGWN8%2BgMIfCDosDn0iVisoVbLGHzOsXEfAfBkJL5rQINO%2F5H1Jy2Ck4e1qO5APxwDZojS5oQ7zrRPBpiU8DeNZ2oQey9JDQj%2Fu%2FlUlnMms7q4Ad7Hf%2BgMjGf23alFiTFdgh%2FAC%2Fu6ZSgwAI%2FqeClS21qDpOwqK%2FCBRUdbVeVs%2FEeoJVgKVFjHvQ81yTk%2BgapXkSOpksEgkFU6Q2m0ZCeRZVb1JvApHOh3dLuxoBJrKTr4fAtSLp3r&acctmode=0&pass_ticket=XQIpa%2Fo2aW%2B63aqLTCOYwkN2ml1f9qXMqIL43EcdoHXu2QLjS5JVlmOp7T6Ejoqb&wx_header=0#rd
完整版采访录音音质略粗糙,但不影响收听,有需要的小伙伴欢迎自取。
主播︳严艺家
一个从上海到伦敦吃了15年精神分析饭的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情绪养育》、《1016成长信箱》作者,《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主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PsyD在读中,全网150万粉丝的心理博主。
听友群vx:yijiapsyche (请注明“小宇宙播客听友”)
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B站:严艺家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如鱼德水
4个月前
广东
124
首先想给这位采访者妹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的紧张我完全感同身受,我平时带孩子跟其他妈妈聊天我都会紧张呢!但我全程听完后,最大的感受是敬佩和感动——敬佩这位采访妹妹顶着压力勇敢尝试的勇气,感动于艺家老师温柔的包容。那些“接得不顺”的地方,恰恰是最真实可爱的部分!证明妹妹在努力突破自己!真的,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这位妹妹的宝贵财富!
Molly吕
4个月前
广东
38
对于这一期采访者的紧张和临场表现,评论区观点不一,艺家能够如此不顾“掉粉”的维护这个女孩,也很让人感动。光说我自己的听感的话,的确,有一些“不舒服”,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这种不舒服不是源于采访者,而是因为我自己。我在听到一句句“奥,明白”、“的确”、“没错”、“谢谢老师”的时候,投射了我自己作为曾经的“好学生、“东亚小孩”、对老师 领导等我当初所认为的”上位者”的卑微和不自信。当然我相信采访者与我那时那刻的心境不一样,她或许只是出于对艺家的尊敬和对这一她并未深耕过的领域的敬畏。只是啊,只是我们在语言的表达上,将这些不同的情绪,化作一句相同的“明白”、“谢谢老师”。我承认是我投射了我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所谓“创伤”,带给我负面情绪的是曾经那个唯唯诺诺的“好学生”。说的有点多。仅代表个人观点。祝愿采访者能够在喜欢的领域上自信发光!
今天就是一切
4个月前
江苏
37
这个主持人不太好,每次艺家说完都要说一句“噢,明白”,感觉接不上艺家的话,让人听着不太舒服
大李谱
4个月前
上海
32
我很感谢艺家愿意把这些采访放出来,相对于文本来说,我现在更习惯音频这个形式了。希望大家多给采访发起者一些温柔,因为这样的对谈是会考验采访发起者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的,以及原先是私下访谈转到公开场合,某种意义上来讲采访发起者受到的压力是会变大的(我们可以在想象中对比一下私人聊天和公开聊天的压力),以及术业有专攻,采访发起者也许在文字工作中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是一个聚光灯,让我们把光更多地打在我们能在这场对谈中收获到什么上。
李知南哟
4个月前
辽宁
22
最小单位,想到那个“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
Brifge
4个月前
北京
17
工作完跑来看评论,说真的,很多评论让我莫名其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就是主持人了,尽管已经解释了录音来源。这不是一期访谈节目(访谈节目不会这么问问题),我不是老师邀请的嘉宾,我也不是心理工作从业人士,从第一个问题我就说感受到了巨大的认知差距,但是我就社会热点做采访,认知差距就是我要写的重点。我紧张,不仅因为回答有其鲜明立场以及深厚的专业背景,提纲不适用了,设想的写作框架不适用了;也因为家暴是我的创伤我会应激;还因为我不是学心理的我的表达不专业,但是我紧张怎么了?我对不起谁了?节目上线之前,我想录音全发出来真好,老师讲的全都能分享了。从没想过我会被人注意、被攻击。总共我说了十句话左右,这十句话是我的私人工作产物,也明显不是节目的重点,我不知道有什么权力评判我。以及我不认为我的提问不专业,准备不充分,从老师的互动以及文本来看已经过关了,需要更好,但是不会对不起谁,也不应该被一万个爹教育。我没做好的是录音没带耳麦以及没有料到网络那么差,导致录音质量硬伤,花钱修音了。不由分说地吐槽“主持人”的时候,我感觉到没把我当人看,只是撒气的靶子而已。
HD696453k
4个月前
上海
14
41:43 诶那这么说,其实疾病、或是身体上的变化和不适(比如更年期、青春期),也是把我们带回到身体的契机
潜泉
3个月前
北京
13
一方面小姑娘太年轻,一方面现在自媒体把观众口味养刁了。其实普通人偶然曝光,就算不紧张也很难讨喜,需要一些技巧经验的磨练才行。人各有所长,明星进入公众视野也难免遭到攻击,小姑娘可以借机提高自己,或者有选择地曝光来保护自己。不过观众表达感受也是权利,也值得被看见。
雅莹Linda
4个月前
广东
10
提问人感觉没有准备好,我们传播学老师经常说:不要让观众看到你成长的过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如果没有准备好建议再准备准备再来采访别人,这是对被采访人和观众的尊重……
HD531016x
4个月前
陕西
10
听了这期,让我突然意识到,听播客这么多年,只是把耳朵练厉害了,泛化为自己可以了,误以为自己也能行云流水了,从耳朵到大脑再到口腔表达,要走多少路啊。
凸噜
4个月前
上海
7
56:26 听到心理移民这段真的鼻子一酸,这种爱但是纠缠着不肯抽离的状态从来都是相互的。谢谢艺家的比喻帮我更好共情我的父母
嫣冰
4个月前
上海
7
32:23 人类没救了,深感赞同…
呦呦大魔王
4个月前
福建
6
很精彩的对话和内容输出😢大有收获,谢谢两位。
散杨儿
4个月前
辽宁
5
听到艺家讲的从身体反向疗愈心理,自己最近有一个小观察关于“声音反向到心理”想分享,因为使用线上平台外教学英语,视频回放让自己第一次有机会观察自己如何跟别人交谈,时刻堆起的笑脸,升高的音调,指向了讨好,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而练习英文发音要学着把声音沉到胸腔,与平时自己时常习惯升高音调讲话截然相反,这个反差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空间观察自己,每次降低音调讲话,也在心理上告诉自己,我此刻是安全的,不需要讨好对方的
HD696453k
4个月前
上海
5
35:46 对!有过很多这样的经验,明明头脑和情绪上已经明显感到很愤怒了,怎么身体还是那么卑微地要去讨好取悦,怎么不扭身走开呢?啊……好气!
Tyoukasei
4个月前
上海
5
45:57 健康的分裂和解离功能是有必要存在的,并非都是病理性的,在疯狂的世界下。
灭火装置
4个月前
四川
5
谢谢艺家和采访的小姐姐,我听到最后很泪目,艺家姐那种强大的温柔的包容,让人觉得真实真的很美好,不完美本身就充满魅力。虽然很多人在说小姐姐很紧张准备不足,但我觉得这本身是一种真实的体现,能够带着紧张一直录完,本身很棒!
HD141389z
4个月前
云南
5
问题是自己要怎么和解呢?我能够明白和理解打人的父母,但是依然无法走出这种阴霾,这种心理痛苦时不时跑出来打扰内心的宁静。
HD23386b
4个月前
四川
3
很感谢采访者的这次采访,能让我听到这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对我很有帮助!
浮桴
2个月前
四川
2
33:27 确实听着听着感觉采访者与受访者差距也太大了,影响听感,不得不屡屡手动跳过……看了评论才发现“哦原来并不是一期谈话节目,只是采访录音”,那好吧,理解了,没关系。对我来说心路历程就是这样而已,看到评论区激烈辩护、争论和鼓励倒是大为不适……温和的疑惑不至于上升到“不把主持人当人看”,上来就指责“不专业”“不配”也没有必要。如果采访者姐妹确实应激,可以考虑少暴露在互联网上的。或者发布之前先说一句这只是采访录音,也许像我一样单纯不解的路人情绪会缓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