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8分钟
播放:
776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理性的来探讨一下“带娃与工作谁更累”这个问题:

两者都不容易,但有质的区别——

工作的累能换来个人价值、社会地位的提升,但带娃的累是牺牲自我成长换他人进步;妈妈的高标准育儿难以被量化认可,却总被“诈尸式育儿”的指责刺痛。

反驳一下之前听到的一期播客里,经济学家对于“家庭主妇/夫的工作如何定价”问题的结论——对标保姆给家庭主妇/夫的工作计算工资,还要抱怨“保姆不需要情绪价值,而我的伴侣还要问我索取情绪价值”,真的很离谱!

反思一下,“天天加班的爸爸、情绪总是莫名其妙崩溃的妈妈”现象背后,本质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职场成就被过度追捧,家庭付出却沦为“隐形劳动”;以及当下社会畸形的内卷竞争。

以自己和先生7年磕磕绊绊、不停吵架摸索的经历,分享一些给爸爸们(也有一些家庭里忙于事业的是妈妈们)的Do and Don'ts

其实真的不需要你们花很多的时间、很多的钱,妈妈们只是需要你看见她们的努力、她们创造的价值、以及关心她们的情绪。

爸爸只需调整“夸夸话术”、做好情绪承接等一点点小的改变,就能消除妈妈们在为家庭付出时的牺牲感与委屈感。

在职场996、学习7-10-7的高压内卷时代,家人应该成为彼此的情绪港湾——当社会无法给予家庭劳动尊重时,唯有相互“看见”,才能让紧绷的三代人(拼命的爸爸、焦虑的妈妈、熬夜学习的娃)走出内卷困局。

【本期大纲】

00:00 引入,3个引发我做这期主题的出发点:和先生对于家庭分工的7年磨合与争吵;1v1咨询里妈妈们的焦虑与委屈;一期听了很生气的播客——对标保姆给家庭主妇/夫的工作计算工资

07:15 工作和带娃都很辛苦,但又有质的区别!

1. 工作是对于自我的增值与积累,带娃是用自己的时间换别人的成长

2. 工作的努力程度、优秀程度能被显性量化,获得对应的回报,但带娃的努力完全不可被量化,妈妈付出的心力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3. 努力工作,你的伴侣、长辈不会对你的工作指指点点;只会对你嘘寒问暖。但带娃,谁都能评价、指导你几句,总会被“诈尸式育儿”的指责刺痛

13:40 爸爸们如何避免“诈尸型育儿”惹怒妈妈——分享一个提建议的话术模板。

16:56 反驳一下经济学家的研究理论:对标保姆给家庭主妇/夫的工作计算工资,还要抱怨“保姆不需要情绪价值,而我的伴侣还要问我索取情绪价值”

23:58 自己的故事分享:从写带娃周报的平分育儿工作,到有主次的家庭分工,一路崩溃、一路吵,终于磨合出了家庭的分工与相处模式

33:01 妈妈跟你抱怨孩子不乖的时候,该如何回复?学会做妈妈的情绪垃圾桶。

36:26 给妈妈的Do and Donts:别生闷气、别冷战,吵架要认真、提出的需求要明确

39:48 拼命的爸爸、崩溃的妈妈、被“鸡”的娃——是这个社会太卷了。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家人成为彼此的情绪港湾。

46:19 聊聊你的焦虑和困惑吧~有个树洞、也能彼此缓解焦虑呀。 最后㊗️所有爸爸妈妈们母亲节快乐!!!

【加入0-6岁、6-10岁亲子教育社群】【领取10万字启蒙攻略&300G网盘资源】

先添加马兔个人微信:hahamatu0601(冯逸也叫马兔呀)

除了在社群的文字答疑,最近每周会在小红书开一场交流、答疑直播~

下期-下下下期预告⬇️

(趁着五一节+母亲节密集更新了3期,下周开始要恢复周更咯~)

《AI大模型漫谈:工作、育儿、恋爱哪家强?|对谈上海交大博士、大模型资深研究员》

《0-6岁宝宝的大脑发育到底经历了什么?|对话脑科学博士》

《从“全脑养育”一书:看如何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