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4分钟
播放:
2.71万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实地调研系列更新。这一站我们来到香港。刚结束在香港密集走访的一周,从银行业、资本市场、虚拟资产到消费与创业生态,素材很多。
本期是三人组同台:刘院长曾常年在港,亲历99—04的关键周期,经历互联网泡沫、SARS、雷曼迷你债、中资银行上市等一连串金融大事;我和Johnny属于“新香港人”,Johnny更贴近资本市场与创新投资,市场一线信息丰富。
本期主题,延续大家近来的直观感受:温差在变大——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国家与行业、不同处境与阶段,同一个问题,答案常常取决于你问的是谁。这几次实地调研更加深了这种体感。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封号:“CTO“——Chief Temperature-gap Observer,首席经济温差体验师。
香港的体感更明显:金融很热、实体未必同步,数据漂亮与街面肌理不总一致。就从这里出发,聊聊香港的温差。
时间戳:
03:28|香港“经济体感温差”
09:25|数据框定“温差”:金融热、消费冷、结构分化
14:16|IPO热的三重推手:政策窗口、财富效应、资金回流
21:16|港元两个月“强转弱”:背后是利率试验与资金大进出
27:49|香港当下“主要矛盾”:重新创业的心态与成本的现实
31:35|怎么衡量现在的香港?别用“大经济体”的产业平衡标准
37:06|香港创新基因:土壤并不差,但需要重新定义
49:22|虚拟资产与稳定币:角色定位与应用场景才是重点
56:18|香港的“转型”到底是什么?角色定位定了吗?
1:05:34|中国企业“整链出海”与香港的“标准优势”
1:12:26|技术“平权化”与全球布局:先发即为胜势
文字稿:请大家移步到公众号《墙裂坛》阅读文字稿以及其他延伸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eUuGAWxnl6zz8rzmVBAWVw
本期是三人组同台:刘院长曾常年在港,亲历99—04的关键周期,经历互联网泡沫、SARS、雷曼迷你债、中资银行上市等一连串金融大事;我和Johnny属于“新香港人”,Johnny更贴近资本市场与创新投资,市场一线信息丰富。
本期主题,延续大家近来的直观感受:温差在变大——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国家与行业、不同处境与阶段,同一个问题,答案常常取决于你问的是谁。这几次实地调研更加深了这种体感。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封号:“CTO“——Chief Temperature-gap Observer,首席经济温差体验师。
香港的体感更明显:金融很热、实体未必同步,数据漂亮与街面肌理不总一致。就从这里出发,聊聊香港的温差。
时间戳:
03:28|香港“经济体感温差”
09:25|数据框定“温差”:金融热、消费冷、结构分化
14:16|IPO热的三重推手:政策窗口、财富效应、资金回流
21:16|港元两个月“强转弱”:背后是利率试验与资金大进出
27:49|香港当下“主要矛盾”:重新创业的心态与成本的现实
31:35|怎么衡量现在的香港?别用“大经济体”的产业平衡标准
37:06|香港创新基因:土壤并不差,但需要重新定义
49:22|虚拟资产与稳定币:角色定位与应用场景才是重点
56:18|香港的“转型”到底是什么?角色定位定了吗?
1:05:34|中国企业“整链出海”与香港的“标准优势”
1:12:26|技术“平权化”与全球布局:先发即为胜势
文字稿:请大家移步到公众号《墙裂坛》阅读文字稿以及其他延伸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eUuGAWxnl6zz8rzmVBAWVw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ichaelLai
2个月前
广东
47
两位嘉宾讲的很好,香港当前最大问题是本地人思维模式的固化,阻碍了他们认识更广阔世界和未来前景的机会。这种现象不是香港独有。前几年曾经和一位广州本地的老行家聊天,他认为广州最好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说来我本人是不认同这种说法,起码那时的治安是真差。但那个年代确实是这批人做生意挣钱最狠的时期。只要简单把从香港弄来的商品,随便加个三五十个点就能批发到别的地区,暴利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同样拿这个案例看香港,人家仗着大中华区甚至亚太区总经销商的资格,挣的更狠,销量更大。习惯了如此暴利再到今天的薄利年代,不缅怀过去是不可能的。加上各种意识形态和过去超然孓立经济地位所带来的优越感的逐渐消失,香港人的心态可以理解,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个过程的痛苦是必然的。
秦观故意
2个月前
江苏
16
香港这种生活成本极高的地方,各种急功近利,对创新一点也不友好
BaoLl
2个月前
江苏
9
大疆和商汤的核心团队和研发应该都不在香港吧?
Alex88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8
香港需要一次彻底的reset,目前的高工资高房价是无法持续的
可可风
2个月前
广东
8
香港应该重点发展北区,积极推进与深圳一体化。以后香港做好金融产业,以及承接海外人才回流。商业服务和科技创新可以依靠深圳。
KriyanX
2个月前
广东
6
01:03 我在香港读书一年的一些细微观察:他们的思维的确很固化我觉得跟极致追求效率有关。跟工作上的人接触之后发现很难灵活变通。效率的确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餐厅效率高会提升翻台率,大家工作的确很有眼力见,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从事banking,就是条例制定得很好。但是没办法地方小就是最大的问题。地方小使得人们没有施展的空间,连身体都没有办法施展开来的地方怎么可以施展灵魂呢?还有因为社会得多元性一定要有共同的一些东西去规范那就是law,大家一定要守规则。所以如果说创新,感觉确实不强,香港很多基础岗位很多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在做比如出租车。以及发现爱G教育是这一代才开始有的,所有在港读书的人都要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了这个现象也蛮有意思的。
南山北er
2个月前
广东
5
39:38 大疆的创始人确实是港科大的,但基本是依赖深圳供应链,而且常识上看,大家也不会把大疆理解成是香港孵化的公司
肖小跑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5
大家稍等,把声音重新调一下,重新上传
Chuanyu传语
2个月前
广东
4
声音忽大忽小听起来太痛苦了,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机问题😂
李晨-煊安
2个月前
北京
3
16:11 小炮有没有考虑到,香港 IPO 第一,是因为美国的钱都跑去一级市场啦?硅谷高科技市场由于 AI 概念,一级市场估值超高,都已经吸引超级多的资金,那些公司估值已经高到难以 IPO
啊懵啊懵
2个月前
上海
3
商汤和大疆应该不算香港诞生的企业吧?
纽约人在铁岭
2个月前
上海
3
50:00 香港也因高房价消失了一代人,比日本晚比大陆早
载道扬
2个月前
广东
3
体感温差,第一眼看标题还以为是香港户外和商场内冬夏转换。
夏雨冬雪很娴
2个月前
澳大利亚
2
很喜欢的一期。不过Johnny老师的音量时大时小太让我崩溃了。🤣
可可风
2个月前
广东
2
深圳购物中心和餐厅挤满了香港人。未来香港的消费中心会转移到深圳来。
Jessicapku
2个月前
北京
2
内容题材很好,主持不是很流利的感觉,“嗯啊就是”之类的语音词略多
图谋不轨而又故作矜持
2个月前
广东
1
13:50 恒生股价也没怎么跌
宝娟我的嗓子
2个月前
广东
1
选题不错,就是有位嘉宾的声音断断续续太难受了。
潤林lgnd
2个月前
四川
1
42:29 第二点优势 资本?? 听了好几遍都听不清
肖小跑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0
音质调整了一下,大家感觉现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