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3分钟
播放:
4.92万
发布:
2天前
主播...
简介...
纯闲聊播客,继续讨论家庭教育
相关单集:
253-我的妈如何防止我走向变态?
215-小孩为什么不是公民
前奏: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Piano Sonata “Pathétique” III. Rondo
演奏者:日安
插画:Karasubonn
相关单集:
253-我的妈如何防止我走向变态?
215-小孩为什么不是公民
前奏: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Piano Sonata “Pathétique” III. Rondo
演奏者:日安
插画:Karasubon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信口词慌
2周前
中国香港
158
小树的妈妈认为:“父母要先去学习,不是学习学科知识,而是学习如何和孩子沟通。如果你希望孩子去学习,自己首先要做出改变。但家长们其实只想让医生给他们开药,或者用某种一劳永逸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他们不知道问题往往来自家长自身。孩子其实没病,是家长有问题。因为在家庭的权力结构中,真正能够带来改变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家长们之所以想要短平快地解决孩子问题,是因为很多家长在思想上即懒惰又缺乏智慧并且也没有如他们自己以为的那样那么爱孩子。爱是托举,爱不是只想解决麻烦。小树最后说“从一个爱与信任的世界到另一个爱与信任的世界”,我想不出还有比这更高的母女之爱从一个女儿的口中说出!
大白杨_FM无沟播客
2周前
江苏
135
32:58 最后这段听哭了!让妈妈进入我们的世界,并且她有幸能顺利进入也许真的是一种高于母女关系的特权。说的太好了!
图图兔兔
2周前
荷兰
74
20:13 应该是柴静采访杨永信
星星_5zFe
2周前
湖北
73
最感动的地方是,树妈看似“无为”,但一直在观察分析理解树,而我们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是陌生的。
晓璐Cecilia
2周前
美国
67
本来是做家务的时候随便听听,但是听到结尾竟然听哭了(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作为一个10岁情感丰富细腻的小女孩的妈妈,我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等到她青春期的时候可以不把我拒之门外。而我现在知道有一个妈妈做到了,她的女儿可以在播客里坦然地说她的妈妈得到了进入她生活的权利。真的好感动,我也要努力做一个这样的妈妈。非常有启发的一期播客,感谢分享~
桔桔要进步
2周前
上海
64
32:07 “人格上的尊重”是独立于且超越养育之恩的👍👍👍
燕兔之爱
2周前
美国
62
20:11 是cai老师不是鲁豫
Suky的星期天
2周前
湖南
58
32:57 死亡之后还有妈妈。听起来好有安全感。
由此想到另一些人选择死亡就是为了离他们的父母再远一点。
昕_IXLB
2周前
上海
56
32:35 最后一段听哭了……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母亲,我的女儿和树老师很相似,敏感而倔强,独立而脆弱,和我个性非常不同,但我很惭愧,我没有树老师母亲的智慧,直到这一年,我才学会和她相处,好在现在我俩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HD657736k
2周前
河南
37
最后一句让我泪奔!死亡就是从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世界进入另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世界,因为妈妈在这里陪伴我,也在那边等着我。小树的妈妈太智慧了!守住底线,放开上限,尊重孩子,节制权力,获得了进入女儿世界的永久门票,甚至死亡也不能阻止。我也要努力做一个这样的妈妈!
ZoEPyy
2周前
四川
34
31:34 她不过多干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竟然到达了更高的维度,知情权,进入我生活的权利,太妙了。如此穿透本质的描述!
我觉得我应该改名字了
2周前
天津
34
20:19 差一句嘴..应该是柴静做的节目吧?
WuUToO
2周前
上海
32
其实听了很多树老师关于母亲的播客之后会更好奇父亲在树老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希望能在之后的播客中听到
dddddull
2周前
湖北
31
28:50 笑死我了看来是隔代遗传😂
战胜懒惰
2周前
四川
24
我学到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看儿童犯罪心理学
薯条打包员
2周前
上海
21
29:39 心疼妈妈 这上面的老和下面的小 都不好搞😅
WoodyApple
2周前
上海
21
自然法则而不是道德法则,一语中的
果林1900
2周前
广东
17
杨医生B面
面对格格不入较真小犟小木墩
1制定死规则,通知不是假协商,和卢梭观念在儿童没有理性判断做出超越本能欲望的好选择之前,不论道德
2妥协接受承受,接受权威的责任,承受丢脸小孩的社交压力。
“成功很难模仿有偶然性,失败有必然性可以想方设法避免,成功孩子不一定有成功父母,问题儿童一定有问题父母”所以杨医生不看成功父母,看的是犯罪心理分析。(但是想到一镜到底的英剧《混沌少年时》父母反思“我们怎么会养育出一个出色孩子和一个杀人犯?”)
竟然“别人家父母的杨医生”被患者投诉态度不好,因为她开出了恼人的药方“是父母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
3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取更看重的知情权参与权,忍得住不问不评价,你不问我不说,你敢问我敢吐莲花
现在就要做喜欢的事
2周前
陕西
17
好想听听树妈妈视角,一个难带的孩子。在眼皮子底下看到日记本克制住翻开的冲动,不分青红皂白写作文指责自己,青春期抽烟喝酒纹身全看不惯还要忍着不发表意见,想想好难,不过可能树妈妈的认知和智慧没有我想得这么难过
风信子期
2周前
四川
14
听了树的这期,我可能就是和你所说截然相反的“拿得出手”的小孩,这些来源于小时候内心对权威的恐惧和大人们夸赞“懂事”的“优越感”,但当人生来到一个不一样的阶段时,我开始重锤“懂事”,一切都变得想要对着干,事实是,对着干之后,也没有明显的得到和失去,这也让我认识到,其实自己的羞耻感和对抗感,在父母周围人看来是细微得或许是忽略不计的存在,所以更让我在思考,是不是意味着其实自己在儿时的成长轨迹中已经被“驯服”得让她们觉得我已经完全不会再改变了?又或者我确实已经被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