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1分钟
播放:
2.94万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南亚火药桶克什米尔战端再起,争议根源是英国殖民时期的草率划分。本期从印巴冲突切入,说清楚歼-10C到底怎么打下法国阵风。然后追本溯源,探讨1962年中印战争的战术细节与战略意义,探讨国家民族的命运折冲。
- 核心内容 -
1.冲突起源:印度教与穆斯林群体的对立因蒙巴顿方案激化,克什米尔土邦的自治诉求被大国利益碾压。 莫迪眼光毒辣,希望借印度教民族主义,凝聚国族认同,实现他的大国梦。
2.军事对比:1962年中印战争展现体系化作战优势,中国以迂回穿插战术击溃印军,阵亡比达1:7,但是却迷一般的快速撤军,背后的战略考量,只能进行合理推断。
3.战后格局:中国主动撤军换取长期和平,而印度持续投入山地部队建设,形成「核威慑下的冷和平」现状。
- 时间轴-
Part 1|印度国家构建:民族主义的双刃剑
00:00:40 印度国家构建的挑战:多民族与宗教的脆弱平衡
00:02:34 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团建:庙宇与仪式强化国家认同
00:04:09 印度空战戏剧性失利:巴基斯坦空军背后是体系化打击的胜利
00:05:16 歼-10C战机性价比碾压:以阵风五分之一价格击落敌机
Part 2|冲突与地缘:克什米尔的「无解拼图」
00:11:36 克什米尔争议根源:英属殖民地的遗留问题
00:12:45 印巴分治的简单粗暴:英国人「一拍脑门」引发大逃杀
00:14:53 克什米尔的地缘困境:大国势力夹缝中的「三明治」
Part 3|中印博弈:战争与战略的教科书
00:31:18 解放军经典战术:迂回穿插分割120公里印军战线
00:34:28 中印战争1:7阵亡比:32天作战与「巅峰战力」的军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