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激增,香港资金流入创历史新高。“互联互通”资金潮凸显香港命运愈发依赖内地资本。
《全球先锋报》专注于捕捉和解读科技、文化、军事与财经领域的全球热点新闻。
真正的领先,来自思想的先行;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认知的高度。
今年以来,通过“沪深港通”流入香港的中国资金已达8,200亿港元(约合1,040亿美元),突破2024年全年总额(8,079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资本正推动香港股市复苏,结束了疫情后的长期低迷。
这轮资金激增凸显出香港市场日益依赖北京政策和中国大陆资金的现实,也反映出在内地债券收益率创历史新低、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投资者正寻找“走出去”的渠道。
法巴银行亚太区股票及衍生品策略主管吕健豪表示:“中国本土投资者现在正逐渐意识到海外市场的机会。对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向外看。而现实中,你能投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股票主管车志荣也指出:“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将更多资金配置到香港几乎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大陆市场的债券收益率太低了。”
“沪深港通”于2014年启动,允许拥有至少50万元人民币(约合7万美元)的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而不违反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
截至目前,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的累计投资已达4.5万亿港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资金是在过去两年流入。目前,“港股通”交易已占香港交易所主板日成交量的约四分之一,而2019年大多数交易日还不到10%。
对许多中国投资者来说,“港股通”几乎是唯一可以投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的通道,因为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但未在内地交易所挂牌。今年,这些科技股因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重大AI模型、以及监管环境出现缓和信号而大幅上涨。
除了资本流入,香港市场的复苏也得益于来自北京的政策支持。今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一场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将“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在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提高国家外汇储备中分配至香港的比例”。
这一表态之前,中国证监会已宣布多项举措,旨在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鼓励企业在港上市。随着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寻求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今年香港的上市申请数量也创下新高。
“港交所已经成为内地企业融资离岸资金的主要平台,”国际律所高伟绅合伙人蔡大伟表示。
香港市场的复苏也重新点燃了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兴趣——此前,民营企业因政策打压、房地产市场连续第四年下滑而遭遇信心危机。
“香港的长期前景已有所改善,”瑞银中国股票策略主管王震指出,“你现在已经听不到投资者在说‘中国还能投吗?’这样的话了——那种论调已经彻底过去了。”
与此同时,香港的未来正愈发清晰地展现出作为中国资本枢纽的定位。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美关系专家汤普森表示:
“香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和人民币清算的无可争议的结算中心,这对中国经济是积极信号,也是全球与中国开展业务的必要基础。”
但他也指出,这一“复兴”是源自中国政府“将香港更紧密纳入内地体系的努力”,而非推动其融入亚洲其他市场的举措。
当资本之河奔流入港,香港也在悄然换轨。自由与依赖,如今同行一舟。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