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0分钟
播放:
2.81万
发布:
17小时前
简介...
“原生家庭”这个词,我们或许听过很多次,它像一个沉重又无法回避的标签。它塑造了我们最初的认知,也可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口,悄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亲密关系、自我价值,甚至是与整个世界互动的方式。
这期关于“原生家庭”的 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温暖又专业的心理学嘉宾——郭喜爱老师和陈宇峰老师,一起聊聊:
* “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它不只是爸爸妈妈,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为什么自己会是现在的样子?为什么某些情绪和行为模式,总在不经意间重复上演?
* 面对过去的伤痛,我们是该“追根溯源”还是“活在当下”?
* 价值感创伤、归属感创伤、优先级创伤……这些听起来专业的“创伤类型”,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的微小情绪里。
* 如果伤痛已然存在,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地看见它、接纳它,并最终疗愈自己,带着力量走向未来?
🌰本期人物🌰
嘉宾, 郭喜爱,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年心理学学习与探索经验,致力于心理科普和探索如何幸福生活。
嘉宾,陈宇峰,心理学研究生,曾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和心理学专业内容研发的工作,目前是一名正在接受培训的新手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取向)。
主播,游识猷,果壳主笔。
🌰时间轴🌰
02:42 “原生家庭”不只是父母,而是一个包含角色(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互动模式的“家庭系统”。
05:43 到底该不该“怪”原生家庭?
10:01 小时候我们的某些行为方式、某些性格、某些习惯是有用的。但是到了长大之后,我们依然沿用这种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11:14 任何时刻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
12:02 自爱是既要同情和善待自己,也要为自己承担责任,两者缺一不可。
13:09 我的优先级创伤,可以追溯到小时候看电视与过生日。
17:55 我的优先级创伤,来自那个被忽略的“中间的孩子”。
23:18 创伤没有大小之分,你的主观感受最重要。不鼻拿自己的“断指之痛”和别人的“断腿之痛”比较,痛就是痛。
29:39 为什么我会需要伴侣一直一直来哄我?
38:03 价值感创伤, 常常表现为“讨好型人格”或“过度追求完美”,总觉得“我不够好,不配得”。
48:16 “无条件的爱”如果太难实现,也许可以换成“积极关注”——我愿意去看到你比较好的一面,我愿意接受你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完整的人。
51:36 归属感创伤, 总害怕被群体排斥,或总感觉“那个家不是我能放松的地方”,缺乏“我属于这里”的根基感和归属感。
56:33 信任感与安全感创伤, 难以信任他人,或需要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
57:07 东方家庭的创伤更倾向于“控制”与“价值感”问题,而西方家庭则更可能出现“忽视”与“疏离”。
01:01:13 怎么区分父母的正常管教,和过分的控制?
01:06:54 疗愈四部曲: 命名创伤 → 被见证(书写或倾诉) → 哀伤(重新体验情绪) → 转向未来(找到前进的方向)。
01:11:17 寻求支持系统—— 寻找专业咨询师、可信赖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微小善意,都能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
01:17:07 如果家庭还在持续制造伤害,怎么办? 学习“自我分化”,在保持情感连接的同时,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尊重自己的主体性。断绝关系是最后的选择,但如果必要,也无需愧疚。
01:26:46 重视和发挥你的“主体性”,为自己建立灵活而健康的心理边界。
01:28:37 你永远拥有改变的力量,可以带着那个曾受伤的自己,走向更自洽、更幸福的未来。
🌰提到的东西🌰
[美]维安娜·法鲁恩,石孟磊译,《认识你的原生家庭》。
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反复受伤、焦虑、讨好?也许答案正指向那些尚未被我们看见的原生创伤。《认识你的原生家庭》剖析了五种常见的原生家庭创伤类型,结合真实案例与四步疗愈路径,帮助我们识别关系卡点,打破困境,重建边界、亲密感与自我认同。
本期嘉宾:郭喜爱,陈宇峰
主播:游识猷
后期: Yann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这期关于“原生家庭”的 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温暖又专业的心理学嘉宾——郭喜爱老师和陈宇峰老师,一起聊聊:
* “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它不只是爸爸妈妈,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为什么自己会是现在的样子?为什么某些情绪和行为模式,总在不经意间重复上演?
* 面对过去的伤痛,我们是该“追根溯源”还是“活在当下”?
* 价值感创伤、归属感创伤、优先级创伤……这些听起来专业的“创伤类型”,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的微小情绪里。
* 如果伤痛已然存在,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地看见它、接纳它,并最终疗愈自己,带着力量走向未来?
🌰本期人物🌰
嘉宾, 郭喜爱,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年心理学学习与探索经验,致力于心理科普和探索如何幸福生活。
嘉宾,陈宇峰,心理学研究生,曾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和心理学专业内容研发的工作,目前是一名正在接受培训的新手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取向)。
主播,游识猷,果壳主笔。
🌰时间轴🌰
02:42 “原生家庭”不只是父母,而是一个包含角色(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互动模式的“家庭系统”。
05:43 到底该不该“怪”原生家庭?
10:01 小时候我们的某些行为方式、某些性格、某些习惯是有用的。但是到了长大之后,我们依然沿用这种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11:14 任何时刻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
12:02 自爱是既要同情和善待自己,也要为自己承担责任,两者缺一不可。
13:09 我的优先级创伤,可以追溯到小时候看电视与过生日。
17:55 我的优先级创伤,来自那个被忽略的“中间的孩子”。
23:18 创伤没有大小之分,你的主观感受最重要。不鼻拿自己的“断指之痛”和别人的“断腿之痛”比较,痛就是痛。
29:39 为什么我会需要伴侣一直一直来哄我?
38:03 价值感创伤, 常常表现为“讨好型人格”或“过度追求完美”,总觉得“我不够好,不配得”。
48:16 “无条件的爱”如果太难实现,也许可以换成“积极关注”——我愿意去看到你比较好的一面,我愿意接受你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完整的人。
51:36 归属感创伤, 总害怕被群体排斥,或总感觉“那个家不是我能放松的地方”,缺乏“我属于这里”的根基感和归属感。
56:33 信任感与安全感创伤, 难以信任他人,或需要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
57:07 东方家庭的创伤更倾向于“控制”与“价值感”问题,而西方家庭则更可能出现“忽视”与“疏离”。
01:01:13 怎么区分父母的正常管教,和过分的控制?
01:06:54 疗愈四部曲: 命名创伤 → 被见证(书写或倾诉) → 哀伤(重新体验情绪) → 转向未来(找到前进的方向)。
01:11:17 寻求支持系统—— 寻找专业咨询师、可信赖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微小善意,都能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
01:17:07 如果家庭还在持续制造伤害,怎么办? 学习“自我分化”,在保持情感连接的同时,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尊重自己的主体性。断绝关系是最后的选择,但如果必要,也无需愧疚。
01:26:46 重视和发挥你的“主体性”,为自己建立灵活而健康的心理边界。
01:28:37 你永远拥有改变的力量,可以带着那个曾受伤的自己,走向更自洽、更幸福的未来。
🌰提到的东西🌰
[美]维安娜·法鲁恩,石孟磊译,《认识你的原生家庭》。
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反复受伤、焦虑、讨好?也许答案正指向那些尚未被我们看见的原生创伤。《认识你的原生家庭》剖析了五种常见的原生家庭创伤类型,结合真实案例与四步疗愈路径,帮助我们识别关系卡点,打破困境,重建边界、亲密感与自我认同。
本期嘉宾:郭喜爱,陈宇峰
主播:游识猷
后期: Yann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Regina-B612
3个月前
天津
21
1:13:41 找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要小心咨询师把你的秘密泄露给老师/家长,形成二次创伤
梦幻绿朝天椒
3个月前
广东
12
54:03 我因为外表被排挤过,说实话我现在还是不喜欢青少年,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喜欢动植物。而且我也不觉得需要和人建立什么很强的联系,毕竟就算是朋友也可能会站在我的对面
梦幻绿朝天椒
3个月前
广东
8
41:47 天啊 是这样的 我初中之前学习很普通 因为父母不会因为成绩而肯定或者否定我 直到初一 我很想买一套哈利波特 家人就说 如果得了进步奖 就买一套 我那时觉得我没放心上 但是确实那次月考考得很不错 进步奖和书都拿到手了 家里人也会半开玩笑地说我之前隐藏实力了 原来是能考好的 于是我就开始很认真学习 后面一直都是自己卷自己
Queenie_Hw3N
3个月前
北京
7
34:44 男嘉宾为啥不敢说,因为社会就是重男轻女啊,男的优先级创伤本来就比女的少,避重就轻
Z-m7
3个月前
浙江
6
不能把生活中全部的事情都放大了看,就好像不能要求生活无菌是一样的。比如说,你现在看,小时候住在姑姑家里,给你姑姑家造成多大的麻烦,因为生日不烙饼和让关电视,就上升到创伤级别的话,听到这些话的姑姑才是真的创伤。扪心自问,现在的人有几个会带亲戚家孩子,又有人可以一碗水端平吗。只提自己的创伤,不提他人的创伤吗?姑父莫名其妙进来一个亲戚的孩子是创伤吗,姑姑家唯一的孩子,进来一个一定要公平对半分的孩子、对她创伤吗?
山有木兮_di6u
3个月前
山东
6
56:05 现在越来越质疑“人就是社会化的”这个观点,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驯化?社会化究竟代表什么?一定要融入人群里吗?我就是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待着,难道我在反社会吗?每次听到有人讲人是社会化动物,就像有人在我跟社会之间划了一道线,并且告诉我,我已经自绝于人类了。可是我仍然要说,我自己很自在。跟人打交道,只会让我累并厌烦。
随处一欣然
3个月前
江苏
5
25:29 我真觉得男性的同理心会少很多,这次的男性嘉宾拿自身的例子举例,虽然告诉我们关照现在的生活,但是他的例子并不能代表所有,而大多数有心理问题或是需要帮助的人是做不到能够处理好自己现在的生活。
我是Daria
3个月前
浙江
4
53:56 我是一个相反的,小时候是很内向,后来我回想我是如何变成一个别人眼里看来大胆外向的人,是我做班委开始,也许就是有群体的归属感带来的效果
悠灵的灵
3个月前
上海
4
16:57 不是?你被送到你姑姑家而不是你弟(甭管是什么原因),不应该是你优先级的最大缺失吗?
普通帕鲁
3个月前
北京
3
刚读完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没想到这里就做了节目。这本书疏理了几种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语言温暖又不鸡汤,重点是在案例中拆解关系各方的创伤和防御机制,非常清晰可信,可以据此代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进行自我探索与反思
参商_iTrU
3个月前
天津
1
第二遍听,节目很好,很专业,应该对大家很有帮助,谢谢。主播老师可以适当关注一下发音,可能是舌位的问题,会更顺畅。
白日梦想家_ZomX
3个月前
江苏
1
13:28 我也慢慢察觉了,其实我在亲密关系里也就是需要对方把我看的很重要。如果不是那我就会彻底抗拒这个人
Lucyyyy
3个月前
江苏
1
36:00 男性难道不是本身就是优先级的特权阶级了吗。。。跟情感表达有什么关系
大利_LIU
3个月前
上海
1
44:14 太对了!之前跟一位前任相处时,因为我的原因 弄坏了车子上的一个小配件,按照我打小长大的经验 我一定会被数落一段,他看了下 就安慰我说 没事 改天去修下就行。突然心里变得特别暖,我到现在也还记得。一个温柔的人 真的能得到治愈
HD354331f
2个月前
江苏
0
怎么感觉提到的每一种创伤我都有😢
HD508848x
2个月前
广东
0
52:29 关于爱好不被认可这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我妈很喜欢对一件事情做评价,比如说你真舍得做这件事/花这个钱,是我我舍不得,好费钱。
TrueJojo
2个月前
北京
0
41:39 说到有条件的爱,我就想到我妈每次给我买一个什么东西,她都一定要说,“那你要怎么怎么样”,或者至少说“那你要好好读书哦”
HD812668t
1个月前
浙江
0
34:13 难道不是因为耀祖们的情绪会被大人看见?
妳瞅啥
3周前
美国
0
34:50 我们的社会,男生具有优先级的天然属性。所以体会不到这种创伤是正常的。
忍冬_1Sfp
2个月前
广东
0
1:18:28 我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特别深,听完播客后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自己以后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可我还有个弟弟,我明白他正在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很爱他,那我现在是该独善其身还是在他受原生家庭还不是很深的情况下想一些帮他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