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0分钟
播放:
209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光临五点起床,五点起床是一个和大家共读成长的频道。通过每天清晨二十分钟的阅读分享,每天进步一点点 improving little by little everyday。今天早上起床在床上读了四分之一的《卡片笔记写作法》,11月13日,我分享过公众号笔记侠写作的一本《高效能笔记法》,如果那本书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不断练习。说实话,其他的记忆点并不是太深刻。





今天这本书也是在播客中听到推荐的,但实际上这本书在去年已经躺在我的微信读书里,一直没有读。所以最关键还是增加你的阅读量和阅读频次,你才能在众多的认知模型,学习方法中去做细微的改变,这本书前面的阅读内容中,最大收获的一句话叫做——


一直到现在,仍然几乎没有人真正相信这种说法。我们仍然习惯性地认为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不愿意相信,我们只要简简单单地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就不仅可以使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工作会变得更有趣。但是卢曼取得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是因为工作方式的改变使然,这难道不是更有说服力吗?哪怕工作很艰苦,只要符合我们的内在目标,并且我们觉得可以掌控,工作就会很有趣。


与我之前知识体系钩住的就是——必须让习惯易于执行,这也是《掌控习惯》这本书里讲到的。人是不能靠意志力长久坚持一件事情的,一定不能。


其实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行动力。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以聪明的方式去完成,如无意外,你就一定能够成功。其实,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虽然我们的智商很难提高,但似乎只要有一点意志力,我们就可以掌控更多的自律性。坏消息是,我们其实没有这种控制自己的能力,仅仅靠意志力形成自律或自控力绝没那么容易。就我们今天所知,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消耗得很快[插图],而且从长期来看,也没有那么多手段快速提升意志力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并非无解。我们今天知道,自控和自律与环境的关系远比与个人的关系大得多,而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你有意志力,而是根本不需要使用意志力,那就意味着你离成功不远了。而组织写作和记笔记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所以这里要说的是——使用工具。


我看了这本书前面的三个推荐序的作者,他们都是在笔记工具上的创始人,我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来搜索他们的工具,其中少楠的flomo,因为之前听过他的播客嘛,所以就是觉得会更亲和一些,然后我就尝试使用了一下。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于我最大的帮助就是——1、寻求帮助,不要有原来工具的依赖性。2、找到优点,要从中理解这个工具的核心差异点,而这个差异点是否可以通过现有工具去实现。3、坚持使用。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可能就在一些效率上获得一点点的提升。而所有的改变一定都是滚雪球,而不是直升机。


而说到这本书隐射到我的写作中,因为我自己也会写公众号,当然写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再没有价值的文字,也需要调用大脑,而调用大脑一定是比输入要难的,这也是我在公众号里的签名中不断要提醒自己的,必须用输出倒逼输入。


其实在现有的写作中,我有一些和作者类似的写作方式,那我如何更好的利用,让写作这件事情能变得更为简单呢?


1、衣服筐。我的写作很喜欢的是先筐衣服筐类型,然后把对应的衣服放进去,等我放的差不多了,我这篇文章内容也差不多了。所以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先标大标题,然后二级标题,然后正文内容填入。也是提高我写作速度的一个方式。所以每次写作,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就写三个点,当这三个点写完,我会看看自己有没有第四,第五个点。


2、大量阅读索引。其实大量的写作都是先阅读,摘录,索引,然后再衍生自己的想法,不断训练后,你自己大脑的活跃性会受到大大的锻炼,就是任何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一句话一句话的磨,没有人生捷径。


3、什么都没有开始更重要。我今年也有过在写号上比较难的过程,反观其实就是第一有思想包袱,第二积累和阅读不足。我开始不担心自己写的如何,哪怕这句话我不满意,我也先放上去。第二,我去请教别人,去问问题,来增强我的索引,关联,联想。


在习惯,写作上我依旧会通过不同书籍去强化,因为不强化一定会倒退,所以没有完全掌握的一天,永远都在比前一天多掌握一点点。


微信公众号/知乎号:R researching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