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一家科创板上市不到三个月的公司,因为“撒钱”而登上热搜!
具体而言,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15日,一段影石创新创始人、董事长刘靖康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画面中,刘靖康站在高一层的楼上,向楼下的员工撒钱,员工伸手接钱。消息发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老板给我来一打”,也有网友对公司的做法表示质疑。
面对舆论汹涌,公司方面第一时间回应称,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宣布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该全景无人机产品计划于2026年1月正式发售,目前并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至于撒钱的原因,当晚,该无人机项目团队的百余名员工(以研发人员为主)在公司深圳办公室内举行小规模团建活动。活动过程中,公司董事长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的方式参与互动。与此同时,公司也“再次对造成的社会舆论影响表达歉意”。
不管吃瓜群众怎么评论,赚钱效应倒是实实在在的:被“红包”砸到的不但有场内的员工,更有场外的一众大小投资者:截至8月18日收盘,公司股票已经连续2个20cm涨停,总市值直接突破千亿元大关!
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是智能影像企业,成立于2015年,主要产品包括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其品牌“Insta360影石”为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运动相机市场第二。
公司的官宣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之所以“撒钱”,是因为公司的全景无人机产品开启了公测。而众所周知,目前的无人机产品,大疆已经做到了“独孤求败”的地位。因而影石此番进军无人机,等于是从大疆“虎口夺食”,也是对此前大疆进攻自身核心市场——全景相机领域的回应!
就在上个月底的7月28日,由影石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及品牌标识官宣亮相,计划推出全新品类——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两天之后的7月30日,大疆正式发布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而在大疆官宣的一天之后,影石Insta 360推出“88促销”,把旗下最新款全景相机Insta360 X5的价格调低500元。而到了半个月后的8月14日,影石正式发布影翎的宣传视频,“针尖对麦芒”的意味昭然若揭!
但毫无疑问,一款新产品从立项、研发、公测再到最后正式上市,是需要时间的。因而我们可以肯定,早在大疆正式发布Osmo 360,对影石的腹地发起“总攻”之前,影石早已暗中“磨刀”,准备偷袭大疆的“前沿阵地”——据公开报道,影石进军无人机之路,可能五年前就已经正式决定了!
影石和大疆,一个做相机,一个做无人机,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却因一场“撒钱”双双被放到聚光灯下,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但细究起来,双方的“明争暗斗”其实早就开始了!
影石,全景相机No.1
无人机巨头大疆,想必各位财友相对比较熟悉。而影石创新,是全球做全景相机当之无愧的No.1。据华金证券研报,其品牌“Insta360影石”为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运动相机市场第二。
在此不妨先科普一下两种相机的区别:全景相机以360°无死角拍摄,实现“先拍摄后取景”的自由创作,而运动相机专注固定视角的高质量动态捕捉与极端环境耐用性。而影石创新,已经将前者做到了极致。
今年刚刚登陆科创板的影石创新,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285%,总市值突破700亿元,一跃成为2025年科创板募资额最高的企业,也成为上交所年内第三大IPO。而现年34岁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靖康,也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
2022至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20.41亿元升至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其中,2024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29%。归母净利润由2022年的4.07亿元升至2024年的9.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6.27%。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的收入,有将近八成来自海外:根据此前招股书内容,2021年至今,影石有76%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美、日、欧是三大核心市场,而美国是影石最大的海外市场,2022年以来,其有近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美国。
2016年,影石创新推出的首款产品Nano,以70g的重量重新定义行业标准。这款被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誉为“了不起的产品”,通过即拍即享、实时拼接等创新功能,让VR全景拍摄真正大众化。
两年后,影石创新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旗舰全景相机X系列,助力公司首夺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出货量冠军至今: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达50.3亿元,其中影石创新以67.2%的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份额预期则达到81.7%。
影石创新之所以能坐稳全景相机“一哥”,和其长期重仓研发是分不开的:从2018年开始,影石创新开始投入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研发,包括更智能的拍摄模式、AI自动剪辑、实时影像优化等,目前年均研发投入过亿元,员工超20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50%。
但再坚固的堡垒,都有可能被攻破,“居安思危”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大疆之前也推出过多款相机,但从没有像这次这样,对影石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如此挑战,逼得影石将大疆的竞品“官宣”!
影石VS大疆,互为攻守?
相机和无人机看起来是两个赛道,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无非就是飞行装置拆下来,就成了相机,装上去,就成了无人机!可以想见,大疆绝无可能放弃相机市场,之前在运动相机上的试水就是证明!
据华泰证券研报等,早在2019年,大疆就推出了其首款运动相机Osmo Action,凭借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深厚影像技术和云台技术,DJI的Osmo Action系列以其前置彩屏、强大的RockSteady防抖、可靠的性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成为老牌巨头GoPro的强劲对手,并在此后推出了迭代版本Osmo Action 4和5,在运动相机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做运动相机做得好好的,怎么想起来做全景相机呢?原来两者其实没有决然的界限,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两者“合二为一”也不是不可能!
例如,早年的全景相机防抖不如运动相机,影石的一些产品不断提升防抖、画质清晰度以及分辨率等性能,尤其影石的FlowState防抖技术已达到极高水准,机身也具备了出色的防水和耐用性,完全可以胜任各种运动场景。
虽然在全景相机方面属于“新玩家”,但也不能排除,大疆一出手就是“王炸”的可能性!
技术的底层,总是有相通的地方:大疆长期积累的飞控系统、图传技术、机械稳定系统、视觉避障和自主导航能力,在全景拍摄中同样适用。如果大疆未来的新产品在算法层面整合全景拼接、AI追踪、智能剪辑等技术,很可能再次搅动全景相机市场。
此外,大疆拥有稳定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尤其在光学模组、图像处理芯片上的深度定制能力,或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图像质量稳定性。因而让影石“坐不住”也是理所应当!
8月4日,据科技媒体鲸犀报道,大疆内部已经秘密孵化了全景无人机产品,工程机已经打磨好,目前还在进行各项软件系统调试,预计将于年底正式发布。如果这是真的,对影石更是一重挑战。
当然面对大疆的“降维打击”,影石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影翎Antigravity”的发布,证明其早有攻入大疆腹地的准备!
影石方面表示“无人机市场已有大疆这样的龙头企业,公司非常尊敬对手。影翎Antigravity A1是基于公司全景领域核心能力突出推出的产品,为填补市场的小空缺”。进一步表示,虽然还没有上市销售,但其研发费用会在报表中体现出来。
招股书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影石创新营收为13.55亿元,同比增加40.70%;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2.50%,主要系持续推进全新产品线开发、关键技术升级及技术版图拓展,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尾声
在官宣无人机后,影石创始人刘靖康表示“过去十年,感谢GoPro,感谢大疆,他们正如重力一样,是行业的开创者和行业存在的基础条件”。一次“撒钱”,竟然炸出来两家科技巨头这么多年的明争暗斗。那么这场“你来我往”的大戏,未来如何演绎更精彩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