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3分钟
播放:
7.26万
发布:
4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人口成为热点的当下,生或不生的讨论以各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不生背后有着理性的计算,生的选择则似乎更难解释。生育之后,还有哺乳、抚养、家务、教育等围绕孩子展开的种种抉择与事务,既是生长出爱与温情的人生道路,好像又充斥着漫长的苦劳、显著的不公与未卜的前途。在母亲节之际,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聊了聊孩子与家庭。



沈洋是一位研究二胎妈妈的社会学学者,也是一个23个月大的小女孩的妈妈;她有跳出社会期待和道德捆绑的意识,但也承认选择生育有身不由己之处;沈洋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查找了大量文献支持自己的育儿选择,也不得不承认普通人摆脱认知惯性、批判地看待科学结论之难;她与丈夫都是女性主义者,对雇佣育儿嫂和家务中认知劳动的看法却迥然不同;她还在思考鸡娃选择与家长自责的关系,但坚信孩子对世界和他人的善意,比能否继承文化资本、复制精英地位更重要。



当然,我们提到了对母职崇高化、母乳神圣化以及家庭权力关系不平等的批判与警惕,当对话向更具体、更微观处去,我们也发现了人在抚育孩子过程中纯粹的利他的道德直觉、育儿嫂与母亲之间微妙的共情与“争夺”,以及女性在从事哺乳和家务劳动过程中一边感到被道德捆绑、一边获得某种成就的难解难分的矛盾。这种认知与生活之间的错位是真诚的,也让我们更坚定地知道自己向往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孩子——对于沈洋而言,前者的答案是男性为家庭投入更多时间的“家庭照顾模式”,国家为家庭提供更多育儿支持;后者的答案,是一个让世界更公平、更美好的孩子。



本期节目由雅培赞助播出。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新浪微博@懒洋洋在云端



[02:37]沈洋研究二胎妈妈的契机

[05:20]生育决策: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09:06]生育和养育的伦理责任

[12:20]孩子生来自带剧本,鸡娃未必有用

[16:10]孩子可否不复制精英地位,为社会平等而努力

[18:50]女性主义者可以雇佣育儿嫂吗

[22:50]育儿嫂和雇主都有其脆弱性

[28:05]养育中的代际冲突

[35:10]母乳比奶粉好,是现实选择,也是社会建构

[38:40]生育和母乳喂养是具身化母职,也容易因神圣化而遭到谴责

[42:10]沈洋如何做出断奶决定

[48:30]作为“战场”的女性身体:欲望对象V.S.生育场所

[56:03]养育中的认知劳动和“认知过劳”

[1:00:30]女性主义者家庭也会遵循传统劳动分工

[1:04:03]家务需要技巧和经验,照料亦能体会成就感

[1:08:26]双职工家庭平衡职场和家庭照料的几种模式

[1:13:10]性别刻板印象既束缚女性,也束缚男性



【本期封面插画】

瑶佳,新浪微博@猫猫端汉堡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片尾均为:“Childhood” by Julie Maxwell(无版权音乐)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