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5分钟
播放:
237
发布:
4天前
简介...
【时间轴】
[00:00-02:48] 自媒体之路:从大厂离职到内容创作者的转变
●我在大厂工作十年后主动选择裸辞,没有狗血剧情,就是想换个活法
●离职不是因为一定要做自媒体,而是不想继续重复性的工作状态
●30岁这个节点,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02:49-05:42] 大厂工作与社会脱节的反思
●大厂就像”楚门的世界”,食堂、班车、免费晚餐,让你活得很舒服却与社会隔绝
●在西北旺、西二旗,周围全是互联网人,构成高度同质化的社交圈
●我意识到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视野会越来越窄,只能谈论那几个大厂
[05:43-09:09] 大厂工作体验与职业转型思考
●大厂只有两条路:往上爬或者做”小白兔”躺平,但这两条路我都不想选
●工作四年升职加薪五六次,已经是老板的backup,但依然感觉在消耗而非汲取
●薪资虽然不错,但远非外界想象的”年薪百万”,让人难以割舍却也并非不可放弃[09:10-11:49] 从视频到播客:自媒体创作之路的探索与转变
●最初想学”影视飓风”做视频,喝大酒讨论到凌晨,两周后才发现根本不现实
●作为播客重度用户,一年听了五六百小时,发现这个媒介更适合我们
●2023年播客还在上升期,与其在红海竞争,不如选择新的媒介形式
[11:50-15:50] 播客兴起与医学科普内容创作
●我们三个都是学生物背景,其中还有协和博士、耶鲁博后,专业性是最大优势
●发现市面上缺少基于科学研究、又能让老百姓听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第一期发刊词”生命科学是一种世界观”获得三千多收听,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15:51-18:55] 兴趣驱动的科普播客创业历程
●刚开始完全按兴趣来做,讲人类起源、结合《人类简史》,选题无限丰富
●靠大学同学的情谊维系,我作为推动者,说服大家至少每周更新一期
●用远期愿景吸引伙伴:商业化收益、个人影响力提升、理想的副业
[18:56-24:04] 大厂职场与金钱渴望:选择人生新路径的思考
●感谢老东家,四年工作攒下的钱支持我度过创业初期
●每个人都渴望金钱,但30岁时意识到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大厂高薪岗位其实很少,普通人一辈子的天花板可能就是年薪70万
[24:05-27:05] 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选择与挑战
●对比各个平台后,发现播客最适合我们这种”有知识但不会演”的人
●小红书强调”美商”,短视频需要”知识演员”,而播客更看重内容深度
●选择小宇宙是因为它在上升期,且调性与我们的内容风格匹配
[27:06-31:49] 播客与自媒体策略:从爆款话题到用户粘性的思考
●第一期发刊词策略成功:坦诚讲述我们是谁、要做什么,建立用户连接
●很多播客用爆款话题起号,但用户记不住你是谁,缺乏长期价值
●我们选择学习”东亚观察局”模式,三个固定主播,建立个人IP
[31:50-35:23] 自媒体与做号思维的区别及变现挑战
●做号思维追求快速变现,做自媒体是打造个人品牌,两种结果完全不同
●现在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普通人很难玩转做号集团那套打法,时间投入产出比算不过来
[35:24-41:03] 播客平台增长与内容迭代分析
●2023年小宇宙创作者3.6万,但认真更新的不超过5000,还是蓝海市场
●我们把内容归类为健康科普、科学前沿、行业政策、心理宠物四个象限
●从兴趣驱动到系统化运营,这是内容走向正轨的关键转折
[41:04-47:48] 播客商业化初期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个广告8000元,是过去的品牌伙伴支持,并非纯商业合作
●形成了一套销售话术:教育成本高的品类适合播客做深度信任建设
●从第一个广告到下一个间隔数月,2024年大部分时间其实不怎么赚钱
[47:49-51:47] 播客创作与个人成长
●最大的获得感来自内容创作本身:见听众、参加播客节、获得认可
●存款在下降,但幸福感在上升,这是上班无法获得的体验
●2024年目标10万粉丝,实际达成3万多,虽然未达标但增长不错
[51:48-55:12] 面对质疑与世俗标准
●父母觉得这不像是正经事,认为我干不下去就会回去上班
●伴侣是自由设计师,十年没上班,让我有勇气尝试不同生活方式
●没买房没买车,没有贷款压力,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试错环境
[55:13-59:04] 2024年Q4后广告收入增长的契机
●医疗健康品牌开始重视播客渠道,看中其陪伴性强、用户信任度高的特点
●耳机收听创造亲密感,用户感觉主播就在耳边说话,信任度远超视频
●医疗赛道播客仍属稀缺,我们是品牌”专业背书”的最佳选择
[59:05-01:01:55] 通过播客赚钱的策略与品牌合作分析
●赚钱三种方式:广告、付费内容、周边产品,我们主要靠广告
●品牌客户分三类:品牌部要形象、PR部要议题设置、市场部要转化
●不想做付费内容,怕影响影响力提升;周边产品想做低卡零食等健康品类
[01:01:56-01:16:36] 播客内容转型与行业洞察分享
●内容分两部分:周二to C大众科普,周五to B行业深度
●制作”互联网医疗简史””创新药简史”系列,获得行业认可
●做行业内容毫无流量焦虑,关键人物听到才是最重要的
[01:16:37-01:20:16] 自媒体转型与品牌创建
●未来考虑做自己的品牌,比如低卡零食,天花板更高
●不建议做知识付费课程,价值不大且分散精力
●出书可能更合适,文稿现成,能起到背书作用
●自媒体不是快钱游戏,需要降低预期,长期坚持
【嘉宾】
张红亮,《万物生长》主播。
[00:00-02:48] 自媒体之路:从大厂离职到内容创作者的转变
●我在大厂工作十年后主动选择裸辞,没有狗血剧情,就是想换个活法
●离职不是因为一定要做自媒体,而是不想继续重复性的工作状态
●30岁这个节点,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02:49-05:42] 大厂工作与社会脱节的反思
●大厂就像”楚门的世界”,食堂、班车、免费晚餐,让你活得很舒服却与社会隔绝
●在西北旺、西二旗,周围全是互联网人,构成高度同质化的社交圈
●我意识到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视野会越来越窄,只能谈论那几个大厂
[05:43-09:09] 大厂工作体验与职业转型思考
●大厂只有两条路:往上爬或者做”小白兔”躺平,但这两条路我都不想选
●工作四年升职加薪五六次,已经是老板的backup,但依然感觉在消耗而非汲取
●薪资虽然不错,但远非外界想象的”年薪百万”,让人难以割舍却也并非不可放弃[09:10-11:49] 从视频到播客:自媒体创作之路的探索与转变
●最初想学”影视飓风”做视频,喝大酒讨论到凌晨,两周后才发现根本不现实
●作为播客重度用户,一年听了五六百小时,发现这个媒介更适合我们
●2023年播客还在上升期,与其在红海竞争,不如选择新的媒介形式
[11:50-15:50] 播客兴起与医学科普内容创作
●我们三个都是学生物背景,其中还有协和博士、耶鲁博后,专业性是最大优势
●发现市面上缺少基于科学研究、又能让老百姓听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第一期发刊词”生命科学是一种世界观”获得三千多收听,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15:51-18:55] 兴趣驱动的科普播客创业历程
●刚开始完全按兴趣来做,讲人类起源、结合《人类简史》,选题无限丰富
●靠大学同学的情谊维系,我作为推动者,说服大家至少每周更新一期
●用远期愿景吸引伙伴:商业化收益、个人影响力提升、理想的副业
[18:56-24:04] 大厂职场与金钱渴望:选择人生新路径的思考
●感谢老东家,四年工作攒下的钱支持我度过创业初期
●每个人都渴望金钱,但30岁时意识到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大厂高薪岗位其实很少,普通人一辈子的天花板可能就是年薪70万
[24:05-27:05] 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选择与挑战
●对比各个平台后,发现播客最适合我们这种”有知识但不会演”的人
●小红书强调”美商”,短视频需要”知识演员”,而播客更看重内容深度
●选择小宇宙是因为它在上升期,且调性与我们的内容风格匹配
[27:06-31:49] 播客与自媒体策略:从爆款话题到用户粘性的思考
●第一期发刊词策略成功:坦诚讲述我们是谁、要做什么,建立用户连接
●很多播客用爆款话题起号,但用户记不住你是谁,缺乏长期价值
●我们选择学习”东亚观察局”模式,三个固定主播,建立个人IP
[31:50-35:23] 自媒体与做号思维的区别及变现挑战
●做号思维追求快速变现,做自媒体是打造个人品牌,两种结果完全不同
●现在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普通人很难玩转做号集团那套打法,时间投入产出比算不过来
[35:24-41:03] 播客平台增长与内容迭代分析
●2023年小宇宙创作者3.6万,但认真更新的不超过5000,还是蓝海市场
●我们把内容归类为健康科普、科学前沿、行业政策、心理宠物四个象限
●从兴趣驱动到系统化运营,这是内容走向正轨的关键转折
[41:04-47:48] 播客商业化初期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个广告8000元,是过去的品牌伙伴支持,并非纯商业合作
●形成了一套销售话术:教育成本高的品类适合播客做深度信任建设
●从第一个广告到下一个间隔数月,2024年大部分时间其实不怎么赚钱
[47:49-51:47] 播客创作与个人成长
●最大的获得感来自内容创作本身:见听众、参加播客节、获得认可
●存款在下降,但幸福感在上升,这是上班无法获得的体验
●2024年目标10万粉丝,实际达成3万多,虽然未达标但增长不错
[51:48-55:12] 面对质疑与世俗标准
●父母觉得这不像是正经事,认为我干不下去就会回去上班
●伴侣是自由设计师,十年没上班,让我有勇气尝试不同生活方式
●没买房没买车,没有贷款压力,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试错环境
[55:13-59:04] 2024年Q4后广告收入增长的契机
●医疗健康品牌开始重视播客渠道,看中其陪伴性强、用户信任度高的特点
●耳机收听创造亲密感,用户感觉主播就在耳边说话,信任度远超视频
●医疗赛道播客仍属稀缺,我们是品牌”专业背书”的最佳选择
[59:05-01:01:55] 通过播客赚钱的策略与品牌合作分析
●赚钱三种方式:广告、付费内容、周边产品,我们主要靠广告
●品牌客户分三类:品牌部要形象、PR部要议题设置、市场部要转化
●不想做付费内容,怕影响影响力提升;周边产品想做低卡零食等健康品类
[01:01:56-01:16:36] 播客内容转型与行业洞察分享
●内容分两部分:周二to C大众科普,周五to B行业深度
●制作”互联网医疗简史””创新药简史”系列,获得行业认可
●做行业内容毫无流量焦虑,关键人物听到才是最重要的
[01:16:37-01:20:16] 自媒体转型与品牌创建
●未来考虑做自己的品牌,比如低卡零食,天花板更高
●不建议做知识付费课程,价值不大且分散精力
●出书可能更合适,文稿现成,能起到背书作用
●自媒体不是快钱游戏,需要降低预期,长期坚持
【嘉宾】
张红亮,《万物生长》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