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会面我们将追逐2024综艺紫薇星——《再见爱人》。这档节目为什么这么火?它的成功背后是女性的觉醒还是猎巫的狂欢?麦琳究竟扯动了观众的哪根神经,才能“妈味”压过“爹味”,在网路上刮起一阵龙卷风?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季的文本与图像构造,讨论节目如何通过精心的剪辑与呈现,塑造出复杂的性别、情感与社会话题。
本期嘉宾: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性别、媒体与文化专业毕业的文轩作为嘉宾,她将与我们一起分析《再见爱人》第四季中的性别议题、爱情脚本以及社会文化层面的反映。
01:30 嘉宾介绍:什么是 Lesbian Continuum?
08:20 对比前三季:纯爱韩剧变鸡毛蒜皮?
12:35 文本分析:何其庞大的剪辑量|极具发挥空间的5重编排|我们与真实的距离
15:37女性主义视角:节目中的性别表现|剪辑的引导倾向|丰满、立体又模糊的女性形象|反对二分法
27:30 紫薇星的性别反差:麦麦是否打破了性别常规|不加掩饰的人性|二元论的指数增长|处于上位的“母亲”
32:52 权力错位真实存在吗?亲子关系中的创伤投射
36:49 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当八卦与伤痛成为劳动的延伸|嘉宾罕见表达“没有卖出一个好价钱”
42:02 节目有助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吗?中产的风格与普遍的困惑|自编自演的剧本|浪漫化现实和受害者叙事
52:25 葛夕与刘爽之间是否存在粉丝的才华滤镜?“仰视是离理解最远的距离”
56:25 三对夫妻的爱情脚本:新与旧、男和女,在时间和性别上的矛盾与拉扯
01:05:56 换成台偶文风,脚本会变得讨喜吗?舆论的厌女倾向|外貌攻击与雌竞心|观众对角色的两种认同模式
01:15:09 依恋模式与爱的语言:如何通过依恋理论理解嘉宾的情感表达与行为模式
01:32:00《阁楼上的疯女人》与女性文学想象:对比节目中的女性角色与经典文学中“疯女人”的形象
参考文献与拓展阅读:
Beck, Ulrich, and Beck-Gernsheim, Elisabeth. Love in the Age of Catastrophe: A New Culture of Love and Marriage.Polity, 2014.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1990.
Mulvey, Laura.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Palgrave Macmillan, 1989.
【美】S.M.杰尔伯特/【美】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