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9分钟
播放:
309
发布:
1天前
主播...
简介...
-简介-
每年的10月,我们都会关注一个相当重头的国际奖项——诺贝尔奖。
今年的物理学奖再次颁给了量子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也许因为他们的研究门槛很高,这些科学家与大众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某种鸿沟,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
本期节目我们和南方科技大学的马兆远教授一起来破一破这种神秘感,努力还原物理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马教授18岁获得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大,是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曾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博士后。他很早前就写过文章,回忆过自己与诺奖得主们的交往。他说,诺奖得主没什么神秘的,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
-谁在聊天-
钰钰,九派长谈主持人
马兆远,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正文-
一、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你可能有的疑惑和澄清
01:00 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到底是啥?
03:08 物理学家、诺奖得主,生活是什么样的?
19:06 “拿诺奖”对物理学家来说是什么概念?
26:42 物理学家在一起,聊什么?
36:53 科学家只是我们的职业,8h外我有我自己无聊的兴趣爱好
41:17 科学家的共性是同事具备好奇心和科学共同体的道德
46:10 无法逾越的“天赋”,是叙事带来的错觉
二、那些年,我身边的科学怪人们
03:49 日常也是一块儿聊天瞎扯淡
04:10 物理学家交往的日常有点像生活大爆炸
04:52 听报告听睡着也能提问的科学“怪人”
08:46 爱吹牛爱“动手”、抓紧目标不放手的典型华人
11:29 天天拉着我聊道教的老先生
12:53 天天穿黑西服拎公文袋上班的一米九大高个
14:18 拿诺奖也“靠命”,有些不够幸运,但不代表不够有贡献
22:55 本科古典希腊文学,却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5:54 2025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影响因子“才”二十几
28:37 苏立文:我的历史学教授朋友,发掘了张大千
43:23 在英国的第一课,是牛津物理系图书管理员给我们上的
三、我离开物理十年了
35:34 我的音乐人朋友,李宗盛大哥
37:37 我30岁就是正教授,我能有啥同辈压力?
38:36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43:02 我觉得我没有天赋,只有小聪明和走运,我拿不了诺奖
47:46 科学都是硬功夫,大聪明就是慢,就是日拱一卒
54:50 北大的老师说我把天赋浪费着玩,但我觉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57:28 我积极地躺平,日拱一卒,拱完这一卒我就去培养自己无聊的兴趣了
本期播客,马兆远教授提到的“大神”:
1、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美国物理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基思·伯内特,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威尔士物理学家和物理研究所所长,谢菲尔德大学前校长。
3、朱棣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4、罗杰·彭罗斯,英国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与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5、查尔斯·哈德·汤斯,美国物理学家,激光的发明者之一,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6、安东尼·莱格特,英国物理学家,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7、苏立文,汉学家、艺术史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学者之一、西方研究与批评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权威。
-谁在加班-
剪辑,实习生欣怡
编辑&运营,略略
监制&标题贡献,小黑
每年的10月,我们都会关注一个相当重头的国际奖项——诺贝尔奖。
今年的物理学奖再次颁给了量子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也许因为他们的研究门槛很高,这些科学家与大众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某种鸿沟,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
本期节目我们和南方科技大学的马兆远教授一起来破一破这种神秘感,努力还原物理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马教授18岁获得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大,是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曾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博士后。他很早前就写过文章,回忆过自己与诺奖得主们的交往。他说,诺奖得主没什么神秘的,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
-谁在聊天-
钰钰,九派长谈主持人
马兆远,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正文-
一、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你可能有的疑惑和澄清
01:00 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到底是啥?
03:08 物理学家、诺奖得主,生活是什么样的?
19:06 “拿诺奖”对物理学家来说是什么概念?
26:42 物理学家在一起,聊什么?
36:53 科学家只是我们的职业,8h外我有我自己无聊的兴趣爱好
41:17 科学家的共性是同事具备好奇心和科学共同体的道德
46:10 无法逾越的“天赋”,是叙事带来的错觉
二、那些年,我身边的科学怪人们
03:49 日常也是一块儿聊天瞎扯淡
04:10 物理学家交往的日常有点像生活大爆炸
04:52 听报告听睡着也能提问的科学“怪人”
08:46 爱吹牛爱“动手”、抓紧目标不放手的典型华人
11:29 天天拉着我聊道教的老先生
12:53 天天穿黑西服拎公文袋上班的一米九大高个
14:18 拿诺奖也“靠命”,有些不够幸运,但不代表不够有贡献
22:55 本科古典希腊文学,却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5:54 2025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影响因子“才”二十几
28:37 苏立文:我的历史学教授朋友,发掘了张大千
43:23 在英国的第一课,是牛津物理系图书管理员给我们上的
三、我离开物理十年了
35:34 我的音乐人朋友,李宗盛大哥
37:37 我30岁就是正教授,我能有啥同辈压力?
38:36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43:02 我觉得我没有天赋,只有小聪明和走运,我拿不了诺奖
47:46 科学都是硬功夫,大聪明就是慢,就是日拱一卒
54:50 北大的老师说我把天赋浪费着玩,但我觉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57:28 我积极地躺平,日拱一卒,拱完这一卒我就去培养自己无聊的兴趣了
本期播客,马兆远教授提到的“大神”:
1、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美国物理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基思·伯内特,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威尔士物理学家和物理研究所所长,谢菲尔德大学前校长。
3、朱棣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4、罗杰·彭罗斯,英国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与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5、查尔斯·哈德·汤斯,美国物理学家,激光的发明者之一,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6、安东尼·莱格特,英国物理学家,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7、苏立文,汉学家、艺术史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学者之一、西方研究与批评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权威。
-谁在加班-
剪辑,实习生欣怡
编辑&运营,略略
监制&标题贡献,小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376975k
2周前
湖北
0
06:56 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