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9分钟
播放:
1.45万
发布:
1周前
简介...
“保险都是骗人的!”——这句话在中国几乎深入人心。但另一方面,2024年保险行业理赔总额超过2.1万亿元,为无数家庭提供了风险保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保险究竟是“金融刺客”还是“风险护盾”?
本期内容,我们邀请保险理赔专家姜老师(10年理赔经验)和肿瘤科医生马小咩,从真实案例出发,揭秘保险理赔的真相,教你如何科学避坑,让保险真正成为家庭的保障。
如果你也在考虑配置重疾或者医疗等健康险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话,请点击——
大可不必保险专属咨询链接
《大可不必》优选: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
本期嘉宾:
* 姜老师:《小马理赔》负责人
* 马医生:播客 《时常帮助》 主播
如需加入听友群,请加小助理微信:luse545015
===============时间线==============
02:00 为什么有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
1. 销售误导:存款变保单的“套路”
● 案例:老年人去银行存定期,被推荐“高收益理财”,结果拿到手的是一份5年期储蓄型保险。
● 坑点: 流动性差:提前退保可能损失本金。
○ 收益误导:宣传的“3.5%收益”可能是5年后的预期,而非每年固定。
● 真相:保险和存款是两回事,销售时需明确告知风险。
2. “人情单”陷阱:亲戚卖保险,理赔时找不到人
● 案例:父母通过亲戚朋友购买重疾险,出险时因“未告知既往病史”被拒赔,而销售者早已离职。
● 坑点: 健康告知不严格:销售为成单可能隐瞒条款细节。
○ 服务断层:代理人离职后无人跟进理赔。
3. 医保与商保的“报销冲突”
● 案例:癌症患者需外购靶向药,但商保以“非医院发票”拒赔。
● 坑点: 医保控费:许多高价药需自费外购,商保条款若未明确覆盖,容易纠纷。
○ 材料繁琐:需收集每次门诊病历、发票,且需对应时间。
07:16 保险理赔的真实数据:97%的人能获赔
根据行业数据:
● 整体获赔率:95%以上(2023年达97%)。
● 拒赔主因: 未如实健康告知(占比最高,约35%)。
○ 不符合条款约定(如疾病未达严重程度)。
○ 保障范围误解(如意外险赔疾病医疗)。
一、拒赔案例
10:31 案例1:同一种病,两份重疾险一份赔、一份不赔
● 背景:孩子确诊严重1型糖尿病,两份重疾险A和B: A公司:赔付40万(满足“依赖胰岛素治疗180天”)。
○ B公司:拒赔(条款要求“并发心律失常需植入起搏器”)。
● 启示:重疾险条款差异大,需仔细对比“疾病定义”。
22:00 案例2:爆发性心肌炎3小时去世,却因“未满180天”被拒赔
● 背景:孩子因流感诱发心肌炎,3小时内去世,但条款要求“心功能衰竭持续180天”。
● 结果:舆论压力下保险公司最终赔付,但家属经历二次伤害。
● 行业进步:部分产品已取消“治疗时间限制”,更贴近现实。
38:47 案例3:隐瞒肺结节病史,肺癌遭拒赔背景:客户投保前发现肺结节未告知,确诊肺癌后被拒赔。
○ 启示:健康告知是红线,隐瞒结节、高血压等病史是健康险拒赔主因。
二、可赔可不赔案例(争议案例)
54:21 案例4:神经母细胞瘤“发病位置”争议背景:孩子肿瘤长在胸腔而非肾上腺,保险公司以“非条款指定部位”拒赔。
○ 结果:经医学论证(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后获赔。
○ 启示:需通过专业医学证明推翻保险公司初步结论,争取权益。
三、顺利理赔案例
01:01:06 案例5:丈夫身故后家庭内部协商理赔背景:丈夫去世后,因未指定受益人,理赔款需与公婆分配。经协商后全部留给儿子。
● 启示:寿险需指定受益人,避免家庭纠纷。
01:07:35 案例6:甲状腺癌确诊即赔背景:客户确诊甲状腺癌后,凭病理报告快速获赔90万,并豁免子女保费。
○ 启示:选择条款宽松的产品,确保疾病定义明确。
01:15:55 如何避免“保险刺客”?
1. 买前:看清条款,健康告知必须诚实
● 健康告知是红线:隐瞒高血压、结节等,可能直接导致合同无效。
● 重点对比: 重疾险:疾病定义(如癌症是否包含原位癌)。
○ 医疗险:免赔额、外购药报销、医院范围(公立/私立)。
2. 买时:找专业顾问,别自己瞎琢磨
● 案例:客户自行购买最便宜的重疾险,后发现“原位癌不赔”。
● 专业价值: 核保宽松度:不同公司对结节、高血压的承保标准不同。
○ 条款解读: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否包含微创手术。
3. 买后:做好保单管理,及时申请理赔
● 常见疏忽: 忘记附加“投保人豁免”(如家长患癌,孩子保单后续保费可免交)。
○ 家人不知保单存在(建议用“金事通APP”统一管理)。
● 理赔技巧: 保存完整病历、发票(建议电子归档,标注日期)。
○ 争议时找专业协赔员(如“小马理赔”提供免费协助)。
结语:保险不骗人,但我们要懂“游戏规则”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工具”,保险配置顺序:医疗/重疾>定期寿险(尤其负债家庭)>储蓄险。
早买、买对,才能真正“大可不必”为风险焦虑。
本期内容,我们邀请保险理赔专家姜老师(10年理赔经验)和肿瘤科医生马小咩,从真实案例出发,揭秘保险理赔的真相,教你如何科学避坑,让保险真正成为家庭的保障。
如果你也在考虑配置重疾或者医疗等健康险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话,请点击——
大可不必保险专属咨询链接
《大可不必》优选: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
本期嘉宾:
* 姜老师:《小马理赔》负责人
* 马医生:播客 《时常帮助》 主播
如需加入听友群,请加小助理微信:luse545015
===============时间线==============
02:00 为什么有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
1. 销售误导:存款变保单的“套路”
● 案例:老年人去银行存定期,被推荐“高收益理财”,结果拿到手的是一份5年期储蓄型保险。
● 坑点: 流动性差:提前退保可能损失本金。
○ 收益误导:宣传的“3.5%收益”可能是5年后的预期,而非每年固定。
● 真相:保险和存款是两回事,销售时需明确告知风险。
2. “人情单”陷阱:亲戚卖保险,理赔时找不到人
● 案例:父母通过亲戚朋友购买重疾险,出险时因“未告知既往病史”被拒赔,而销售者早已离职。
● 坑点: 健康告知不严格:销售为成单可能隐瞒条款细节。
○ 服务断层:代理人离职后无人跟进理赔。
3. 医保与商保的“报销冲突”
● 案例:癌症患者需外购靶向药,但商保以“非医院发票”拒赔。
● 坑点: 医保控费:许多高价药需自费外购,商保条款若未明确覆盖,容易纠纷。
○ 材料繁琐:需收集每次门诊病历、发票,且需对应时间。
07:16 保险理赔的真实数据:97%的人能获赔
根据行业数据:
● 整体获赔率:95%以上(2023年达97%)。
● 拒赔主因: 未如实健康告知(占比最高,约35%)。
○ 不符合条款约定(如疾病未达严重程度)。
○ 保障范围误解(如意外险赔疾病医疗)。
一、拒赔案例
10:31 案例1:同一种病,两份重疾险一份赔、一份不赔
● 背景:孩子确诊严重1型糖尿病,两份重疾险A和B: A公司:赔付40万(满足“依赖胰岛素治疗180天”)。
○ B公司:拒赔(条款要求“并发心律失常需植入起搏器”)。
● 启示:重疾险条款差异大,需仔细对比“疾病定义”。
22:00 案例2:爆发性心肌炎3小时去世,却因“未满180天”被拒赔
● 背景:孩子因流感诱发心肌炎,3小时内去世,但条款要求“心功能衰竭持续180天”。
● 结果:舆论压力下保险公司最终赔付,但家属经历二次伤害。
● 行业进步:部分产品已取消“治疗时间限制”,更贴近现实。
38:47 案例3:隐瞒肺结节病史,肺癌遭拒赔背景:客户投保前发现肺结节未告知,确诊肺癌后被拒赔。
○ 启示:健康告知是红线,隐瞒结节、高血压等病史是健康险拒赔主因。
二、可赔可不赔案例(争议案例)
54:21 案例4:神经母细胞瘤“发病位置”争议背景:孩子肿瘤长在胸腔而非肾上腺,保险公司以“非条款指定部位”拒赔。
○ 结果:经医学论证(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后获赔。
○ 启示:需通过专业医学证明推翻保险公司初步结论,争取权益。
三、顺利理赔案例
01:01:06 案例5:丈夫身故后家庭内部协商理赔背景:丈夫去世后,因未指定受益人,理赔款需与公婆分配。经协商后全部留给儿子。
● 启示:寿险需指定受益人,避免家庭纠纷。
01:07:35 案例6:甲状腺癌确诊即赔背景:客户确诊甲状腺癌后,凭病理报告快速获赔90万,并豁免子女保费。
○ 启示:选择条款宽松的产品,确保疾病定义明确。
01:15:55 如何避免“保险刺客”?
1. 买前:看清条款,健康告知必须诚实
● 健康告知是红线:隐瞒高血压、结节等,可能直接导致合同无效。
● 重点对比: 重疾险:疾病定义(如癌症是否包含原位癌)。
○ 医疗险:免赔额、外购药报销、医院范围(公立/私立)。
2. 买时:找专业顾问,别自己瞎琢磨
● 案例:客户自行购买最便宜的重疾险,后发现“原位癌不赔”。
● 专业价值: 核保宽松度:不同公司对结节、高血压的承保标准不同。
○ 条款解读: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否包含微创手术。
3. 买后:做好保单管理,及时申请理赔
● 常见疏忽: 忘记附加“投保人豁免”(如家长患癌,孩子保单后续保费可免交)。
○ 家人不知保单存在(建议用“金事通APP”统一管理)。
● 理赔技巧: 保存完整病历、发票(建议电子归档,标注日期)。
○ 争议时找专业协赔员(如“小马理赔”提供免费协助)。
结语:保险不骗人,但我们要懂“游戏规则”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工具”,保险配置顺序:医疗/重疾>定期寿险(尤其负债家庭)>储蓄险。
早买、买对,才能真正“大可不必”为风险焦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一颗柠檬糖ya
3周前
广东
17
今年可以说是我对保险改观的一年,因为之前一直觉得保险是很难用到,而且可能买了也理赔困难,所以自己一直没有单独买保险,就只是公司有团险。
然后今年体检去做了肠镜之后,发现有多发息肉,做了病理诊断后是直肠内分泌肿瘤(看了条款是属于恶性肿瘤轻症),公司的保险直接赔了10万➕,从我提交资料到打款,不到一周时间。当然前期资料汇总还是跑了2趟医院,事后回顾下来真的觉得如果当初有人指导,应该会更顺利。息肉切除后3天就出院了,恢复的也很好,从没想过理赔这么顺利,也没想过这种医生眼中的小手术是属于恶性肿瘤范畴,也再一次感慨保险是按合同行事,所以后面也积极给家人做好了配置。
这期敏姐和嘉宾的分享干货真的很多,能了解到实际的理赔细节和关注点,也很期待后续能有更多类似的知识可以给大家科普
逍遥散闲
3周前
河南
7
一个多小时的节目终于摸鱼听完了,干货满满就不说了,说点自己的体会吧。
我是很喜欢买保险的一个人,但早期接触保险从业人员实在让我观感极为糟糕。个人认为保险业有两大痛点(不是所有都是,但是要说买保险的人最恶心的情况那一定就是这两个)——一是人员的负责、专业程度全凭他们自己的良心;二是产品佶屈聱牙,越是保障性的保险越是搞的天书一样,总结一下就是不靠谱、不透明、不省心。在这个层面,说保险业和路边五金店老板、或者装修队工头一个性质一点也不委屈他们,都属于急需互联网玩法整顿的职场。
所以
1.在保障性保险这块,要么别买,买就找专业的保险代理,且一定要大。因为保险的佣金实在很高,财帛动人心,如果不是大而专业的代理公司,很容易就变成从佣金高的产品里给你挑个相对保障好的,矮子里面挑大个毫无意义。
2.现在很多专业保险代理公司都可以代整理保单,并直接梳理一个表格列出主要条款,非常的方便,这也是单一保险公司销售无法解决的。
3.大而专业的代理公司真的不搞情绪压迫、道德绑架、威逼利诱那一套,对中青年群体极端友好,绝不会像很多代理人一样你一旦沾上就撕扯不掉。
王德福
2周前
北京
6
心肌炎那个案子的核心问题是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被监管限制,未成年人的身故要规避道德风险,如果小朋友猝死可以轻易赔偿,那就会有人因为可能有长期后遗症而放弃抢救。
推荐收听这期: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ce22197ccfd4109283359f
时间里的旅人
3周前
广东
5
听完这期,我决定把家里保单全翻了出来再过一遍,好好做一下整理。去年有2个亲人分别理赔了1次,分别赔了20W和2W,都是因为重疾手术,整个理赔过程非常快也都是线上无纸化的操作。以前觉得保险是骗子,实实在在拿到理赔款以后才知道保障有多重要。谢谢主播和嘉宾的分享,真的很有帮助❤️
眼里又有光了
3周前
上海
5
44:01 我在想,如果保险公司能查出来以往的就医记录,为什么在买保险前不进行背调呢,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可选项供客户选择。为什么拒保风险要到最后才排除呢。
月亮在眸里
3周前
广东
4
26:40 很详细了,自从买了保险后一直有关注理赔相关的事情,前阵子那个急性心肌炎不赔的报道让我心凉了一半,听完这期后让我放心了很多,感谢科普!
六本木
3周前
江苏
4
感觉听完这期可以退掉很多保险 我家人买的那个保险 我看了下都不是年龄范围内的保单 但对方就忽悠他买了 哎
momo_r5Ky
3周前
北京
3
这期播客真的是及时雨,前阵子和家里人在聊保险的时候,父母觉得保险没用,时候买时容易赔时难,废了好大力气都说服不了二老,这下可以直接把播客转到群里给他们听了,省去很多力气!
小wind
3周前
上海
3
1:31:56 小宇宙上搜不到莫问前程,请问怎么找到推荐的那集呢?
陈莹cherry
3周前
安徽
2
理赔时平台能够提供的服务真的很重要,之前亲戚那边的老人家滑倒住院,然后走意外险的理赔,但因为全程没有人服务,所以中间出了很多乱子,最开始还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没说清楚拒赔,哪怕最后还是赔了,但为了一千多的报销金额来回奔波是真的很累,如果有人专门帮忙跟进那确实会轻松很多!
悠然_jAhp
2周前
江苏
2
保险是个好东西,但是能遇见好的代理人相当不容易。
逍遥散闲
3周前
河南
2
1:21:31 还在听,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保险在理赔的时候可以直接调阅被保险人的各种体检就诊信息来确定是否进到了健康告知的责任……那为什么投保的时候不也进行这样的调阅呢?
洋文桃子
1周前
四川
1
完整听完了,很棒,收获满满,至少让我不会盲目选购了
Lavender-F
3周前
广东
1
我以前对保险的认知就是“空手套白狼”,因为从小接触到的保险人员,都是大忽悠。让你买这个买那个,最后有问题了就玩消失。而且我还去某top保险公司上过一个月的班,那里的氛围跟传销似的。直到去年,我奶奶摔伤住院了,我发现城乡居民保险都能保障很大一部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缓解了很大的压力。从那次之后,我就给家人都配置了百万医疗和意外险。当时家里还有人不理解,觉得浪费钱,一个月后,骨折了,给我打电话问保险能赔不?几天时间全额理赔了,还多赔付了一些营养费还是什么。从此以后,家人对于保险都改观了。
Robin中
2周前
广东
1
藤蔓?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用专业定义打败大众认知本身就是耍流氓的条例
Ninon不熬夜猫汤
2周前
江西
1
这一期嘉宾的谈吐真得是专业、清晰,改变了我对保险的看法。
minyan_8bKH
2周前
广东
1
翻半天shownote才翻到这个链接。太不显眼了https://mp.weixin.qq.com/s/ktLvmunK94PA3WKOpGUa2g
翡美兮
3周前
山东
0
能直接推荐哪个保险公司 想咨询买不到30岁什么险比较好 目前健康
Dubbysang
2周前
广东
0
老师怎么看待定期重疾险?
酷酷的任
3周前
山东
0
我搁支付宝买了重疾险靠谱吗
阿牙是也
3周前
上海
0
中端医疗和百万医疗怎么选?绿通是不是骗人的?特需部国际部 vip 的中端医疗是否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