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正如钱理群老先生所言:“我们处在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的时代,最不安的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车市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存量竞争下,销量飞速增长和失速并存,呈现出一面成神、一面成魔的复杂图景。
在这样的环境下,焦虑和迷茫是共通的情绪。在忙碌的工作日常中,中国汽车人又要如何找到确定性?本期驾仕说和大家一起找答案。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0:00一季度中国车市复盘:从智驾热到营销环境剧变
本期节目复盘了中国车市一季度的精彩变化,包括年初智驾战引发的智驾热、智驾技术因车祸受到质疑、新势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营销环境的剧烈变化。讨论指出,高端局子弹饱和式攻击集中在一季度,合资品牌面临存量战争,需提前行动以争夺更多销量份额。同时,行业内人士面对忙碌与不确定性,尽管目标不明,仍需持续行动。节目旨在为关注汽车行业的听众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确定的答案。
02:17一季度车市销量分析及市场趋势展望
一季度数据显示,合资车企如大众、丰田、本田及日产等销量明显下滑,部分品牌跌幅接近30%。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50%,加剧了合资车企的困境。豪华品牌如宝马、奔驰和奥迪也受到中国新势力品牌的冲击,销量下滑明显。比亚迪虽然取得15%的增长,但压力依旧。吉利品牌销量下滑2.8%,尽管整体销量增长,但燃油车表现不佳。极氪品牌虽有增长,但未能达到预期。市场普遍寄希望于四月份的上海车展,期待二季度能有所改善。
08:59一季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波动及年底预期
讨论指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三个月间呈现波动,其中三月份的渗透率超过54%,而一月份和二月份则分别只有43.5%和48%。分析认为,渗透率的波动与季节性因素、购车旺季及低线城市对燃油车的偏好有关。尤其在春节和低温季节,燃油车的需求更为旺盛,而在气温上升的月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则明显上升。此外,预计到年底,随着政策可能的新能源补贴退坡,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可能会出现激进增长。
13:01比亚迪一季度业绩亮眼与市场策略分析
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超100万,创历史最佳Q1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5亿至100亿,同比增长86%到118%。比亚迪股票已上涨,显示出其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尽管面临其他车企的竞争,比亚迪通过发布新技术和战略级产品,如智架、无人机和兆瓦闪充,采取饱和式进攻策略。预计2025年新车规划中,重磅新车已在Q1Q2发布完毕,展现出聪明的市场节奏,有助于实现其高销量预期。
15:05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一季度销量策略分析
上汽大众一季度销量虽有下跌,但跌幅小于一汽大众,且销量领先,三月份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展示了其强劲的市场表现。此外,上汽大众即将推出第五代EA888发动机和战略级新车AUDI E,预示其在技术与产品布局上的强势。上汽通用也正通过密集的产品发布和市场活动,展示其优势,强调四月份将成为关键销售节点。这表明,强势企业在一季度采取饱和式攻击策略,积极布局技术与产品,以期在接下来的销售季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19:29合资品牌与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的销量对比及策略分析
在讨论中,提到了比亚迪在汽车市场中的突出表现,其100万辆的官方产销数据反映了其市场领先地位。此外,分析了合资品牌如上汽大众、别克、本田、日产和丰田在当前市场的策略和销量表现,指出打一口价的策略对于销量份额的争夺尤为重要。丰田通过口碑营销和质量控制,即使没有大力宣传一口价,也保持了较小的销量跌幅。整体市场格局方面,比亚迪以60万辆的销量一家独大,而大众、丰田以及吉利和长安的子品牌加起来的销量也在40万辆左右,展示了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品牌策略的不同影响。
22:43一季度车市大事件及重磅新车盘点
讨论集中于一季度车市的重要事件和重磅新车,包括年初的智驾站、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等话题。特别提到了奔驰CLA的全球首发,该车型作为奔驰MMA平台的首款车型,展示了奔驰在新能源时代的新战略。CLA不仅有多种版本,包括燃油轻混和纯电,而且有中国特有的长轴距版本,体现了奔驰在技术路线和市场策略上的两手准备。此外,奔驰调整了入门级车型策略,未来入门级车型将以CLA为基准,预示着奔驰品牌定位的进一步提升。
28:45中国品牌问界M8的市场表现与预期
讨论了问界M8在预售阶段的强劲市场表现,其小定订单数在预售一个月内突破10万,展现出终端市场对该车型的极高预期。M8因内部空间大、得房率高以及预售价合理(比M9便宜10万)而受到关注。观察到赛力斯超级工厂已将M8的生产节奏提前,预计能够实现迅速交付,从而在市场中形成高端局的子弹饱和式攻击。此外,提及了2025年市场竞争节奏的快速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作节奏加快。
32:10一季度车市盘点:DeepSeek爆火与雷军成神
一季度车市大事主要包括DeepSeek的迅速发酵,AI成为车企营销热点,尽管实际功能有限;雷军一季度表现突出,小米股价飙升至接近60港元,后因各种因素跌至40港元;小米纯电轿车销售火爆,产能不足,提车需等待13个月;此外,日产与本田的合并告吹,反映出两家企业对中国市场态度的差异。
36:08一季度车市观察:智驾技术的进展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
观察者指出,尽管年初智驾版车型的推出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智驾技术的实际应用进展可能比预期要慢。目前,除了比亚迪外,多数车企在智驾版车型的推广上进展有限。消费者对智驾技术的感知并不强烈,反而对价格更为敏感,市场仍处于变相的价格战中。一季度车市表现显示,传统燃油车在价格合适时,依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37:31一季度汽车行业的忙碌与无效传播困境
一季度汽车媒体人和营销人普遍感到活动过多且忙碌,尤其是三月份。面对2025年时间节点的不确定性,汽车品牌在时代的洪流中感到茫然和焦虑。无效传播现象严重,车企过于依赖微博、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尤其是微博上的数码博主成为主要传播渠道。这种低成本的传播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曝光度,但缺乏深度和持久性,导致真正的购车者难以获取到有效的产品信息。举例来说,极氪品牌在产品上市初期通过大量热搜和跨界博主宣传获得了高关注度,但三个月后缺乏持续和深度的内容传播,导致潜在买家难以持续关注其产品,进而影响销量。有效传播需回归体育类媒体,深耕内容以实现长期影响。
45:02车企与媒体内容合作的矛盾与反思
三月份,媒体在处理与车企合作时遇到了问题,车企认为媒体发布的内容未按其预期进行,要求删稿,而媒体则认为内容是独立制作的,与车企投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车企对媒体内容理解的不足,认为媒体所有内容背后都有利益驱动,忽略了媒体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此外,讨论还涉及了社交媒体如微博在传播中的角色和影响,以及对汽车领域博主未来可能面临的洗牌和受众筛选的思考。
52:24 2025年专业媒体在汽车市场营销中的价值凸显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专业的媒体价值在汽车市场营销中将被进一步凸显。讨论强调了在舆论战中,选择正确的媒体和策略的重要性,包括了解何时使用短平快的传播手段,何时需要深度内容。同时指出,车企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时,不应忽视高质量内容和专业传播的价值,因为这些才能带来持久的效果。还提到,顶级流量的媒体可以提供瞬时的曝光,但精致和专业的内容则需依靠专业媒体。此外,讨论中也提到了当前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残酷性,指出车企不仅担心无效传播,更担心在竞争中没有存在感,强调在追求效果时,适度的争议和存在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56:32智能电动汽车营销及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
今年,汽车营销传播中实测和长测活动日益增多,传统试驾活动已无法满足智能电动汽车的传播需求。续航和自驾等功能需长时间实际驾驶体验,因此重新建立对汽车的认知和标准。此外,媒体环境也变得更加残酷,不仅小自媒体生存艰难,一些大博主也面临经营困难,如B站汽车大博主铁锈的停播。这一现象反映出小媒体需要更多精力来产出视频内容以应对活动需求,但这也增加了成本,影响了经营的可持续性。“铁锈”的案例说明,媒体需有更强的变现能力,避免只依赖车马费和流量,而应接洽更多商单,以维持收支平衡。
01:00:55国际关系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与2025年竞争加剧的展望
对话围绕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展开,特别是对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可能带来的较大冲击。通过萤火虫品牌的案例,讨论了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效应,尤其是2025年的市场竞争。此外,还探讨了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企业和媒体如何通过放大自身优势来应对挑战,并提出了面对未来竞争的策略建议。
01:07:09对中国车市高端品牌消费动力的担忧
讨论指出,尽管当前讨论第二季度车市尚早,但预计上海车展后市场变化将更为明显。讨论者对市场并不乐观,主要担忧集中于消费动力的不足,尤其是高端SUV和轿车市场。提及多款高端品牌车型销量不如预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高价车型购买意愿下降,以及市场上的价格战愈发激烈。数据表明,10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型销售较好,而高端纯电车型市场表现相对疲软。最后,指出市场消费能力比预期弱,成为对二季度市场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01:11:54合资品牌二季度表现与新能源反击战
对话聚焦于对合资品牌二季度表现的期待,特别是大众、别克和日产等品牌的回暖态势。讨论提及日产一季度跌幅较大,但预计其新能源产品,如纯电轿车N7的上市将带来反击。同时强调了价格战的本质是营销策略而非单纯降价,新能源汽车并未通过降价来换取销量。最后,播客团队表达了对内容价值的重视,并希望听众能从节目中获取深入的市场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