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7分钟
播放:
122
发布:
6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期简介
这一期,我们想带你一起走进一个关于“内在小孩”的深度旅程。录制的这段时间,小雪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巨大的内在转变——她说,她找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卡住、恐惧、讨好、粘附、回避的行为会反复出现。而晓琳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看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模式和小T创伤。我们谈分离恐惧、原生家庭、依恋关系,也谈成长、疗愈、和解、重新爱自己。
我们不是想带大家“回到痛苦里”,而是想让你知道: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可以重新养大自己。
如果你也在某些关系里反复受伤、反复困惑,或者总是感觉“我怎么又这样了”…
也许这一期会给你一些新的光。
⏱️ 时间戳
01:12 为什么生活中总是会被“卡住”
04:30“分离恐惧让我试图维护所有关系”——长期主义的误解与重新定义。
07:55 旅行箱练习:为什么每个人面对疾病、婚姻的反应都不同?原来都来自童年的关键词。
12:40 小雪的溯源:七岁那年的“被丢下”,以及从阳光小孩到不敢举手的转变。
16:50 那些“好心的大人”带来的小T创伤:讨好、沉默、假装不难过的童年。
20:38“此刻我几岁?”——找到内在小孩后的第一个重大变化:情绪不再失控,而是被理解。
25:15 新的“宇宙自我”诞生:当不再讨好孩子后,孩子反而更爱妈妈了。
29:50 依恋类型解析:安全型、粘附型、回避型与混乱型
35:40 讨好型人格为什么形成?小时候为了“吃上晚饭”的生存策略,如何延续到成年关系。
41:10 爱与信任:当我不再害怕失去,你也不会离开——安全关系的底层逻辑。
47:30“门外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重新理解爱自己的意义。
52:10 如何真正找到内在小孩:空下来、在困境里与自己相遇、听见过去的自己。
55:00 我们都在把各个时期的自己重新养大,留白也许是最重要的修炼。
📚 相关提及
《懂我就是爱我》
书中提出“旅行箱”练习,让人理解伴侣或家人“反应不同”的真正来源。
《与情绪和解》
提到大T/ 小T 创伤与依恋的形成机制,是理解内在小孩非常关键的工具书。
《头脑特工队》
以情绪拟人化呈现“成长的按钮”,节目中以角色成长比喻小雪青春期的重大节点。
依恋类型理论(安全型、黏附型、回避型、混乱型)
帮助理解成年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与童年经验的连续性。
🎧 声音设计&剪辑制作
声度Studio 播客工作室
💬 互动时刻
听完这期,你有没有想起自己某一个年龄的小孩?
你愿意分享一下:
✨ 你觉得“此刻的你”大概几岁?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陪伴彼此的成长。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300wdc
6天前 北京
2
26:34 泡泡吃着饭突然哭着说“我想妈妈😭”。 好,现在换成奶奶趴被窝哭泣,开始寻找内在小孩。哈哈哈哈
300wdc
6天前 北京
1
26:34 泡泡吃着饭突然哭着说“我想妈妈😭”。 好,现在换成奶奶趴被窝哭泣,开始寻找内在小孩。哈哈哈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