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8分钟
播放:
406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一句话介绍:



  • 这一集我们继续聊“羊肉”,但不只是吃!从“羊”如何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动物、到它的宗教象征、再到各地羊肉怎么做怎么吃,我们一起展开一场全球性的“羊文化大冒险”。节目里你会听到土耳其大烤肉的香味、穿越中亚草原的歌声,还有清真食规的深意。别以为聊羊肉就是嘴馋,其实我们是在看一场关于身份、信仰、地理和文明的宏大叙事!听完你就知道,原来一口羊肉背后藏着这么多故事!


🧠 我们聊什么?



  • “羊”从动物到图腾:讲古时候人类怎么养羊、为什么它是财富象征、甚至成了牺牲品和圣物。

  • 清真食规是怎么规定吃羊的?背后其实是对“洁净”和“节制”的追求,不只是宗教规定。

  • 不同地方的羊肉吃法不一样:新疆的羊肉串、土耳其的旋转烤肉、蒙古的手抓羊肉,都是文化地图。

  • 草原 VS 沙漠 VS 农耕文明对羊的不同态度:谁靠它生存、谁靠它祭天、谁又敬而远之?

  • 羊肉在现代人心中的位置:从童年回忆到节日餐桌,它既是乡愁也是时尚食物。


🎯 适合谁听?



  • 吃货必听:不光长知识,还能脑补一桌羊肉盛宴,馋哭你没商量。

  • 文化猎人:喜欢追问“为什么”的你,来看看一块羊肉背后的文明密码。

  • 旅行控:每一块羊肉都能带你去一个国家,从中亚草原到中东市场,全在耳朵里。

  • 宗教好奇者:想知道清真食品、宗教仪式、食物伦理?这一集通通讲到。

  • 播客爱好者 & 泛知识青年:想找点轻松又有深度的内容?我们就是那个“又接地气又上头”的节目!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4|聊点儿羊肉的“江湖地位”​​!


这期主要聊聊羊肉在咱中华美食里有多重要!从它在文化里扮演的角色,到全国各地都有啥特色吃法,再到连咱们的汉字里都有羊的影响力。新疆阿勒泰大尾羊​吃着冬虫夏草,喝着天山雪水长大的羊,肉质那个嫩滑啊!内蒙古呼伦贝尔马拉松羊​天天“运动健身”的羊,肌肉紧实,肥瘦匀称,关键带皮煮着吃,香!江南湖州红烧羊肉​这可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节气必备!用黄酒、党参、红枣啥的一起炖,养生的道理都在这一碗里了。



  • 00:05:55|新疆羊肉 VS 中原羊肉,谁更会整活儿?​​


不同地方做羊肉,套路差得远呢!新疆喀什烤包子​的羊肉先用皮牙子水腌过,再用苹果木炭火烤,香迷糊了。​伊犁哈萨克族奶皮子蜂蜜烤肉​的奶皮子上涂蜂蜜,再拿去烤或者煎。讲究!​为啥新疆喜欢下料猛?​​ 当地人觉得羊肉味儿太膻,就爱用香料或者甜味给它盖一盖。而蒙古族奶桶肉​的做法贼聪明!用个密封的奶桶“加压”,羊肉的风味快速浓缩,本来要烘烤三小时的味儿,一下子搞定了!这可是丝路美食的活化石啊。



  • 00:08:24|苏州藏书镇:羊肉还能玩出啥花样?​​


中国各地做羊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苏州藏书镇​的厨师学到了蒙古族快火急烹的精髓,但人家又玩起了慢炖,让味道慢慢渗进去。还用木桶做羊冻糕,这精细劲儿!那些原本不起眼的羊杂碎、羊蹄子,在高手手里也能变成超级下饭的便宜好菜!现在有人养羊追求改良品种长得快,也有人坚持传统放养的自然风味儿。想吃健康点又怕脂肪太多?真纠结!有的大师傅就坚持用清水煮羊肉,说“好肉不怕白水煮”,这才是对食材的尊重!



  • 00:14:15|数字化时代,羊肉也玩“云端上传”?​​


河北木兰围场搞了个新鲜玩意儿,能让你在手机上“云养羊”,看它们在山坡撒欢,最后还能给你送定制好肉,城里人和羊也能亲密接触了。咱中文里“美”、“善”的字眼都带着羊呢,它就是吉祥的美德的代名词!不同宗教节日,羊肉也是主角,比如在新疆的古尔邦节,羊肉就承载着民族的记忆。畅想一下:用无人机看羊群、AI帮忙精准切肉分块、VR眼镜里“吃”全羊宴...哇!不过话说回来,科技再好也是工具,大厨的手艺和想法才是灵魂啊!



  • 00:20:27|懒人福利:预制菜到底香不香?​​


预制菜料包大家了解一下?能省下备菜洗切一大堆时间!偶尔吃吃挺方便。新鲜度还行?价格还行?​​ 别以为能搁很久,新鲜度跟超市买的现成食材差不多,价格也不算太离谱。就是给那些又想吃得还行,又实在不想或没空大动锅铲的朋友准备的嘛!算是在工业化和家常菜中间找了个平衡点。后面还会聊聊《风味人间》团队怎么把美食拍得那么打动人!



  • 00:24:53|《风味人间》:食物才是世界语!​​


继《舌尖》之后,​陈晓卿导演的又一部大片​!《风味人间》带着我们全球溜达,从山野到海洋,跑了六大洲二十多个地方。用好吃的当翻译,让东西方的生存智慧对话。食物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啊朋友们!第五季好像要玩转香料。超微观镜头、显微拍摄... 让你看清食物在分子级是咋变的,涨知识又养眼!它是认识世界的钥匙,食物背后藏着的是人怎么活着的哲学。



  • 00:28:57|吃对了,才健康!​​


分享几个适合夏天的健康菜,像苦瓜排骨汤、虎皮煎苦瓜。强调“药食同源”这个老道理是对的。少吃点精米白面,多吃蔬菜粗粮和肉蛋奶,别让血糖像坐过山车,对身体不好,容易老。四川江油的肥肠辣椒,早上吃贼顶饿,但长期吃可能有点负担重。慢慢改改口味吧,试试“轻断食”也不错!



  • 00:36:02|饭桌上的东西方差异:规矩多还是吃开心?​​


《风味人间》之类的片子为啥触动人心?因为它通过人物故事和餐馆故事,把食物变成了情感的出口,里面藏着种族和个人的回忆。此外,我也吐槽了西方的餐桌礼仪。感觉他们规矩好多啊!一会儿拿刀叉的顺序,一会儿杯子怎么放... 吃个饭感觉好累哦。好像有点太把礼仪当正事了。他们太看重食物本身了,反而忽略了我们东方各种灵活多变的烹饪手法和饮食文化的精髓。



  • 00:42:13|老陈出新书:《吃着吃着就老了》读后感!​


陈晓卿老师的新书《吃着吃着就老了》。一共61篇小作文,记录了他一路走一路吃的人生轨迹。既有对专业美食的钻研(卤煮里门道超多!),也有对工业化食物(低脂羊肉沙拉的口味...)的思考。还看到商人罗永浩化身美食评论家,分享他的独特见解。书里透着一个理念 —— 食物就是流动的乡愁和记忆的保鲜盒。吃一口啥,立马想起跟谁一起吃过,那些暖心的场景。



  • 00:46:20|《吃着吃着就老了》深度看点!​


这本书其实是以“人慢慢变老”这个视角写的,把吃饭体验和情感安慰,变成抵抗岁月这把杀猪刀的武器。作者挺坦然的,说人在岁月里总在失去,但也会收获新体验和想法。《风味人间》这片子厉害在眼光够“全球”,看食物是怎么在世界各地流转变化的。同时呢,也没忽视每一个小人物、小地方的文化特色。书和纪录片都在聊一个事:我们是谁?可能食物说了算。它带来的幸福感,还有它背后的社会属性、文化认同感,都特别有意思。不过,世界各地吃的东西不一样,背后也有点身份、圈子认同感的味道。



  • 00:55:18|节目结束!下回吃啥?​​


我觉得以后还能接着唠各种食材!好内容会继续免费分享!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支持!粉丝再多点的话,咱可能搞搞线下约饭活动?吃不仅是填肚子,更是精神食粮!欢迎分享大家有趣的吃喝经历。多多支持,多多转发!咱一起玩点儿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下期再约!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Movement|Cry Baby - Destroy Boys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