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这种日程安排是灵活的,是右脑运作的结果,是建立在自己对个人使命的认识的基础上的。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这本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昨天说习惯二对于我最大的帮助是把梯子架在合适的位置和以原则建立生活中心。今天讲习惯三要事第一。
人的意志十分神奇,总是能战胜命运,这已经被事实一再证明。但是如果将这种天赋放在有效自我管理这个大环境中来看,我们就会知道,这种能力通常并不能产生戏剧性的即时效果,并非一朝成功就可享用一世,更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永久性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平常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时候合理地运用独立意志。
1、什么是合理地利用独立意志?我觉得是不要过度消耗,要稳定占用。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品行是否端正通常能够衡量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立意志。诚信的人格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核心内容。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务优先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自律(discipline)”是由“信徒(disciple)”一词衍生出来的。通常情况下,信徒指的是信奉某种哲学或者某种学说、原则、价值体系的人。
如果你能够成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么你的自律就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是独立意志的具体表现,你所信奉与追随的就是内在的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独立意志和诚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以及情绪,服从这些价值观的约束。
2、自律不存在了,自律是由原则,计划所塑造的。基于原则的生活中心中包含了独立意志和诚信人格。
第四代理论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3、从时间管理跨越到精力管理,优先级管理。
按照建筑学来说,功能决定外观。同样道理,领导决定管理。你对待时间和要事的方式决定了你怎么利用时间。如果你的要事基于原则和个人宣言,那么它们就会入心入脑,你会乐于把时间花在第二象限事务上。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象限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
以第二象限事务为生活中心的时间管理方法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有效地管理生活。这需要我们有完善的原则,对个人使命有明确的认识,能兼顾重要的和紧急的事情,能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
4、对人不可讲效率,对事才可如此。对人应讲效用,即某一行为是否有效。
它以原则为基础,切实地创造出一个核心模式,让你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看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和有效的。
有一条主线贯穿这五个方面,那就是将人际关系和结果放在第一位,将时间放在第二位。
授权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诀之一
假定事必躬亲者花1小时可产生1单位的成果(见图5-8),那么管理者经由有效的授权,每投入1小时便可产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诀窍不过是将杠杆支点向右移而已(见图5-9)。
有效的自我管理以及通过授权对他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的关键并不是技巧、工具或其他外在因素。这种有效管理的中心是内在的,是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让你能从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来观察一切事务。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