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脑》,是一位西班牙的神经心理学家的作品。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很难想象我会用“中庸”这么一个富有东方色彩的词去推荐它。
中庸之道,对我们这些中华儿女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从小我们就听长辈们教导我们说“过犹不及”“矫枉过正”“适可而止”“欲速不达”“事缓则圆”……可以说,中庸多多少少已经是刻入我们骨髓的处世之道。可吊诡的是,当我们有了孩子,开始养育孩子的时候,却常常把它忘在了脑后。
当我们开始做“三成空间”,专注于青少年发展和家庭教育的相关事情之后,慢慢地能接触到、观察到许多养育孩子过程中极端的、矛盾的、“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和现象。
比如,对“管孩子”这件事情的极端处理。
有的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行为完全不设限制,允许孩子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情,因为许多育儿的书籍、课程里都说“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会限制了孩子天性和想象力的发展,会导致孩子长大了之后畏畏缩缩缺乏自信”;
而有的家长则对自家孩子的一切举动都加以限制: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碰,只能做这个,只能看5分钟……因为“孩子还小,还不懂得自己管理自己,做家长的只能帮他们规划好”。
然而,随心所欲地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意识,不知道在什么场景下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接触到的现实社会会越来越多,势必会遭遇各种规则、限制,会发现自己总是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干不对的事情”,不断地受挫、不断地被打击;处处受限地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主意识,从小就有人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给予了规划,他根本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他管不好自己,一旦没有人为他规划行动了,他要么就畏畏缩缩裹足不前,要么就彻底放飞随波逐流。长远的说,无论是完全不设限还是处处设限,对孩子的发展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结果往往都是养出一个不自信的孩子。
再比如,对智力发育的高度关注。
如今提到养育孩子,不得不提及的命题就是“学习”。自从我们开始从事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的相关业务以来,时不时就会有家长过来咨询,主题几乎都围绕着“学习”:要不要报XXX班,孩子厌学怎么办,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学东西慢怎么办……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几乎占据了养育孩子的全部。虽然最近几年大家不太提“智商”这个词了 ,但事实上,在鸡娃盛行的当下,大家“鸡”的还就是孩子的智商。似乎只要智商发育得足够好,就能荡平阻碍一路坦途。
其实,关注孩子智商的发育也不是什么坏事,可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采取的方法却很是简单粗暴:堆时间。让孩子超前学习,加班加点学,试图用时间的堆积来换取智力的发育,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成绩没涨几分,孩子反倒身体越来越差、越来越讨厌学习,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了。
然而,与智商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个东西叫情商,却在我们一路长大的过程中被忽略了。许多家长认为,现阶段还是读书升学更重要,其他的没有时间、顾不上,等孩子长大了,他自己会慢慢学会的。
这种失衡,就像武侠故事中的“天残脚”一样,一条腿又长又强壮,一条腿短小萎缩,无论那条大长腿再怎么强大,孩子也注定走不快走不远。毕竟现实生活不是武侠故事,没有秘笈,没有神功。
其实,除了“管孩子”和“鸡学习”,类似的一边倒的育儿操作其实还有很多。在这些操作背后,饱含着家长们朴素的育儿期待:想让孩子未来的生活更幸福和顺畅。而且这样的期待越强烈,往往操作就会越极端。为什么“好心”却办了“坏事”呢?
我想,原因在于家长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底层的规律不够了解: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各种各样“气人”的行为;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中,不同的孩子却有不同的表现;不知道孩子同样的行为背后可能每次的动机都不同;不知道有一些大人们看起来“不对”的行为其实只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正因为如此,家长们对于很多书中、课程中给出的方法和工具也难以透彻地理解:不知道每个工具方法是怎么起作用的,也不了解它们分别应该在什么场合下、如何使用。于是乎常常只能“教条式”地依葫芦画瓢,结果适得其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术”层面的方法内容多如牛毛,但真正起作用的,是“术”背后的“道”。只有掌握了“道”,才能让那些“术”发挥真正的作用;而当我们掌握了那些为数不多的“道”,掌握了一些孩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之后,就会发现,我们需要的“术”其实并不多。
这本《孩子的大脑》,恰恰是一本既传道又授术的书。它从大脑功能和发育的视角出发,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大脑的发育特点,了解情商与智商是如何发挥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育儿的几个基本原则,并且详细地提供了平衡、中庸地发展情商和智商的具体操作方法。无论你是想了解育儿之道,还是想简单地学一点育儿方法,这都是一本很不错的读物。
| 相关资料
《孩子的大脑》. 【西班牙】阿尔瓦罗·毕尔巴鄂.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 关于我们
三成空间是一个关注青少年自我成长的线上教育平台。我们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动力,提供相应的课程及内容服务。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三成空间。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