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7分钟
播放:
2,913
发布:
1周前
简介...
荆轲刺秦王,千古传颂的刺杀大戏,背后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本期大望局,我们请到著名历史学家、日本就实大学荣誉教授李开元老师,围绕他的新书《刺秦》展开深度对话。
我们试着用侦探的眼光,从《史记》的只言片语中,还原出那场惊心动魄刺杀的细节:
其实司马迁的素材来自当事人夏无且医生的口述!
从荆轲的剑术之谜,到秦始皇的真实相貌;
从秦帝国速亡的制度根源,到项羽失败的致命一击;
从历史能否假设的哲学追问,到历史学家为何必须学会讲故事……
这次,我们不只讨论历史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历史思维。
👬本期嘉宾
李开元,历史学家、日本就实大学教授
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主理人
🎧时间轴
00:01:53 荆轲作为刺客的专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00:03:10 史记中最精彩的三篇口述历史作品分析
00:05:10 荆轲刺秦王故事中的口语化细节展现
00:06:27 司马迁通过记录戏剧表演创造生动的历史叙述
00:10:23 宫崎先生对口语和身体语言表达力量的见解
00:12:53 夏无且使用药袋救助秦始皇的历史细节
00:16:43 荆轲真实意图是逼迫秦王归还土地而非刺杀
00:20:05 荆轲刺秦事件成为六国民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00:24:56 假设秦王被成功刺杀后的历史发展可能性
00:28:58 秦王死亡可能引发的大将军事叛乱分析
00:34:47 司马迁选择将荆轲纳入刺客列传的深层考量
00:38:17 豫让为报恩涂漆吞炭改变外貌的极端行为
00:42:20 秦始皇真实相貌特征的历史记录探讨
00:57:05 荆轲刺秦作为李开元研究三部曲的重要组成
❤️本期海报
- 制作团队 -
节目制作 雪彤
设计 马草地
- 互动方式
🍠小红书:大望局
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期大望局,我们请到著名历史学家、日本就实大学荣誉教授李开元老师,围绕他的新书《刺秦》展开深度对话。
我们试着用侦探的眼光,从《史记》的只言片语中,还原出那场惊心动魄刺杀的细节:
其实司马迁的素材来自当事人夏无且医生的口述!
从荆轲的剑术之谜,到秦始皇的真实相貌;
从秦帝国速亡的制度根源,到项羽失败的致命一击;
从历史能否假设的哲学追问,到历史学家为何必须学会讲故事……
这次,我们不只讨论历史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历史思维。
👬本期嘉宾
李开元,历史学家、日本就实大学教授
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主理人
🎧时间轴
00:01:53 荆轲作为刺客的专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00:03:10 史记中最精彩的三篇口述历史作品分析
00:05:10 荆轲刺秦王故事中的口语化细节展现
00:06:27 司马迁通过记录戏剧表演创造生动的历史叙述
00:10:23 宫崎先生对口语和身体语言表达力量的见解
00:12:53 夏无且使用药袋救助秦始皇的历史细节
00:16:43 荆轲真实意图是逼迫秦王归还土地而非刺杀
00:20:05 荆轲刺秦事件成为六国民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00:24:56 假设秦王被成功刺杀后的历史发展可能性
00:28:58 秦王死亡可能引发的大将军事叛乱分析
00:34:47 司马迁选择将荆轲纳入刺客列传的深层考量
00:38:17 豫让为报恩涂漆吞炭改变外貌的极端行为
00:42:20 秦始皇真实相貌特征的历史记录探讨
00:57:05 荆轲刺秦作为李开元研究三部曲的重要组成
❤️本期海报
- 制作团队 -
节目制作 雪彤
设计 马草地
- 互动方式
🍠小红书:大望局
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纸上卧游
1周前
江苏
3
1. 一切历史都是推想,关键在于你推想用的材料可靠性高不高,推想的合理度高不高。历史的空白越大,留给推想的空间就越大,因此中国的诗人都喜欢研究古代史。
2. 司马迁不只是写历史,他把自己走到哪、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写进去——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学家。
3. 荆轲刺秦王之所以栩栩如生、宛若戏剧上演,是因为当事人夏无且医生讲述的亲身经历。
4. 秦快速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暴政,而在全面实行郡县制——任何一个地方问题都会变成全国性问题。
5. 项羽失败的起点就在杀降卒,从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和整个秦国对立起来,失去了最大的战略基地。
6. 历史学使用的是一种从现在到过去的逆向时间观,这和我们熟悉的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时间观完全不同。
7. 秦始皇并没有无故诛杀功臣,君臣关系极其稳定,这或许才是真实的历史。
8. 历史学应该是研究和叙事并重,研究是逻辑陈述,叙事是事实陈述,两者缺一不可。
9. 如果历史学家不写历史,只做研究,那就是失职——历史由谁来写?这个阵地总得有人守。
10. 司马迁之后两千年,中国史学丢掉了一个传统:行走历史、到历史现场去体验和感悟。
11. 柳宗元《封建论》写得再好,论据全是错的,那也只能有文学的感动,到不了史学明智的地步。
12. 战国时代第一次出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然诺关系,这是游侠社会产生的基础,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
13. 司马迁对游侠的赞美,源于他受宫刑后的体悟:也许只有这些在权力之外的人,才能在你最困难时伸出手来。
14. 荆轲的剑术确实不精,但他的心理素质坚强到极致——这是真正的大勇。
15. 汉朝的伟大在于找到了平衡:皇权管宫廷,丞相管政府,诸侯管地方,还能用这套制度处理国际关系。
16. 两千年来,我们讲的是“汉”,汉人、汉字、汉语,而不是秦——历代对秦始终有所忌讳,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纸上卧游
1周前
江苏
3
1. 一切历史都是推想,关键在于你推想用的材料可靠性高不高,推想的合理度高不高。历史的空白越大,留给推想的空间就越大,因此中国的诗人都喜欢研究古代史。
2. 司马迁不只是写历史,他把自己走到哪、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写进去——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学家。
3. 荆轲刺秦王之所以栩栩如生、宛若戏剧上演,是因为当事人夏无且医生讲述的亲身经历。
4. 秦快速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暴政,而在全面实行郡县制——任何一个地方问题都会变成全国性问题。
5. 项羽失败的起点就在杀降卒,从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和整个秦国对立起来,失去了最大的战略基地。
6. 历史学使用的是一种从现在到过去的逆向时间观,这和我们熟悉的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时间观完全不同。
7. 秦始皇并没有无故诛杀功臣,君臣关系极其稳定,这或许才是真实的历史。
8. 历史学应该是研究和叙事并重,研究是逻辑陈述,叙事是事实陈述,两者缺一不可。
9. 如果历史学家不写历史,只做研究,那就是失职——历史由谁来写?这个阵地总得有人守。
10. 司马迁之后两千年,中国史学丢掉了一个传统:行走历史、到历史现场去体验和感悟。
11. 柳宗元《封建论》写得再好,论据全是错的,那也只能有文学的感动,到不了史学明智的地步。
12. 战国时代第一次出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然诺关系,这是游侠社会产生的基础,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
13. 司马迁对游侠的赞美,源于他受宫刑后的体悟:也许只有这些在权力之外的人,才能在你最困难时伸出手来。
14. 荆轲的剑术确实不精,但他的心理素质坚强到极致——这是真正的大勇。
15. 汉朝的伟大在于找到了平衡:皇权管宫廷,丞相管政府,诸侯管地方,还能用这套制度处理国际关系。
16. 两千年来,我们讲的是“汉”,汉人、汉字、汉语,而不是秦——历代对秦始终有所忌讳,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Momo兽进化_infj
1周前
广东
1
听了野史下酒后觉得挺有趣的.这李老师都直接上节目了
Momo兽进化_infj
1周前
广东
1
听了野史下酒后觉得挺有趣的.这李老师都直接上节目了
无乐不作666
5天前
北京
0
野史下酒把李老师活儿都刨了
明夷待访
1周前
重庆
0
李开元居然是 78 年的大学生,我一直以为是个年轻学者。
明夷待访
1周前
重庆
0
03:35 史记老三篇哈哈哈
busiji
1周前
上海
0
54:40 一个灵敏的瘦子hhhh
HD992670w
1周前
浙江
0
老师提到的揕字读zhèn
伊内哈罗
1周前
河北
0
其实荆轲和刘邦是一体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浑一天下,即是贵族的巅峰也是贵族的末日,最终游侠们开创了一个新世界。
卫文子
1周前
北京
0
21:47 喜人刚看过,看来荆轲确实是个技艺不精的著名刺客🥷
哦嚯嚯嚯嚯
6天前
浙江
0
哈哈哈哈,谁把我女婿挂在这么大的剑上……(以后可以固定来一个这个轻松片刻节目)
明夷待访
1周前
重庆
0
李开元居然是 78 年的大学生,我一直以为是个年轻学者。
明夷待访
1周前
重庆
0
03:35 史记老三篇哈哈哈
busiji
1周前
上海
0
54:40 一个灵敏的瘦子hhhh
HD992670w
1周前
浙江
0
老师提到的揕字读zhèn
伊内哈罗
1周前
河北
0
其实荆轲和刘邦是一体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浑一天下,即是贵族的巅峰也是贵族的末日,最终游侠们开创了一个新世界。
卫文子
1周前
北京
0
21:47 喜人刚看过,看来荆轲确实是个技艺不精的著名刺客🥷
哦嚯嚯嚯嚯
6天前
浙江
0
哈哈哈哈,谁把我女婿挂在这么大的剑上……(以后可以固定来一个这个轻松片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