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1分钟
播放:
496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3年的夏天,投中在成都曾经办过一场关于“商业航天”的闭门研讨会。


那个时候,创投圈里最热的词就是“硬科技”,人们的共识是“模式创新”带来都是“炒作”、是“伪需求”,只有由技术进步带动的产业革新才是真正的机会。而所有关于“硬科技”的讨论中,“商业航天”颇受人们的推崇,因为它一方面确实很科技——人们一提到就想起《星球大战》《星际穿越》,拥有非常具体的未来感;另一方面它有现成的案例——商业航天最著名的独角兽SpaceX,自成立以来到2023年先后完成过29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高达98亿美元,推动整体市值接近1500亿美元。


氛围之下,“商业航天”成为了一个公认的万亿级赛道。与此同时,“商业航天”也确实作为一个产业发展方向,被写进了大量的发展规划当中。例如成都市政府就把“商业航天”看做建圈强链行动的“关键一环”,先后编制完成过《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2019-2025年)》《成都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探索与实践研究》等5个战略规划。


这是我们决定办一场“商业航天”闭门会的最直接原因,也决定了那场闭门会的主要话题:这么一个备受期待的赛道,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商业航天距离成为一门可以稳定赚钱的“好生意”,还差多远?


到今天,两年时间过去了。现在回看,当时的那些预测很多都已经开始兑现。例如,商业航天赛道已经有创业公司在冲击“第一股”。例如,随着运力的提高、运力成本的降低,“星网”组网的进度也大大加快,2025年7月27日到8月17日,“星网”在21天内连续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共发射38颗卫星。例如,卫星互联网牌照将正式发放,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时代即将开始。


前不久,国内火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表现最佳的民营火箭企业星河动力,还完成了总规模24亿的D轮融资,创造了国内民营火箭企业的融资新纪录,背后的股东囊括了北京、南京、四川多地的地方国资,以及梅花创投、元航资本、普华资本等市场化基金。


但两年过去了,人们的注意力似乎也早就不在“商业航天”上了。无论是资本还是舆论,智能驾驶、具身智能成为了最新的主角——人们总提到一个词叫“用脚投票”,资本和舆论的注意力必然有它的“局限性”,但这似乎一定程度意味着商业航天这两年缺乏让人惊喜的发展、距离“真正让人赚到钱”这个小目标仍然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我不知道答案,也因此邀请一位两年前参与研讨会的嘉宾,一起来聊聊商业航天的现状和未来。


本期研讨会成员

扎在商业航天江湖十多年的 付云浩


投资人&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50 商业航天的风头,好像已经被AI和具身智能给抢了


03:37 一个典型的“商业航天”人画像


06:30 商业航天年年是元年,年年不赚钱


13:13 “星网”,是所有商业航天故事的救命稻草


17:29 2018年,让我体验到了真正的“蓝海”


19:12 去年又是一个“相对低谷”,但今年好了不少


24:28 今年,钱更多了、政策更好了、技术也成熟了


37:00 一个观察:商业航天企业,好像都在拿“县城”的钱


41:46 运力,是目前商业航天的“头等大事”


49:52 商业航天适合“出海”吗?


52:15 未来人们可以坐火箭,半小时到纽约


59:18 未来两年,商业航天肯定会有“大好事”发生


拓展阅读

投中网,一场成都的闭门会,聊了最难的商业模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蒲凡
3周前 四川
0
想和大家交流的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一起进听友群交流:Jiazhiguo233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