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介绍:
- 用“草东”、绿洲、涅槃三支乐队当导火索,带你摇滚中西、穿越阶级、直击灵魂。最后,用“草东”的嘶吼,一起摇进台湾社会结构的缝隙里。
🧠 我们聊什么?
- 延续上一期,我们继续以台湾另类摇滚乐队“草东没有派对”为起点,不只聊歌、不只聊乐队,而是以音乐为窗口,洞察背后隐藏的社会现实。
- 解构台湾年轻人的焦虑与现实困境借。由草东歌词中的“颓”、“茫”、“怒”等情绪,我们试图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台湾 —— 青年人面对工作压力、社会结构、身份焦虑的集体心声。
- 用社会学视角深挖音乐的文化意义。引入“后福特主义”“阿多诺批判理论”等关键概念,探讨流行文化如何与资本逻辑、代际情绪和政治环境相互交织。
- 横向对比三支乐队,看全球摇滚如何回应各地社会。除了”草东“,我们还聊了英国的Oasis和美国的Nirvana,三者风格各异,却都以音乐回应社会 —— 从台湾的无力、英国的阶级自尊、到美国的精神崩坏。
- 用音乐理解世界,也理解自己。无论是你耳熟能详的旋律,还是你从未注意的歌词细节,都是认识社会结构、审视文化矛盾、倾听年轻人心声的重要入口。
🎯 适合谁听?
- 喜欢”草东“ / Oasis / Nirvana!不止想听歌,还想知道背后文化故事的你!
- 对“音乐 × 社会 × 哲学”感兴趣的知识型听众!
- 想了解台湾与欧美年轻人精神世界差异的朋友!
- 喜欢在轻松聊天里,顺便被甩一脸社会学名词的摇滚文青!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2|草东没有派对的音乐与生活!
这一期我们从台湾的独立乐队草东没有派对聊起,带大家一起感受他们音乐里的愤怒、冷静、疲惫,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节目里我们挑了三首代表作,拆解歌词、剖析旋律,也聊到他们怎么用极简的方式传递巨大的情绪。同时也聊聊四种典型的摇滚风格 —— 特别是英国的绿洲乐队!怎么用旋律清晰、节奏明快的英伦摇滚,讲述属于工人阶级的城市故事。顺带说说曼彻斯特的文化背景、足球魂,以及绿洲兄弟如何把披头士的精神“本地化”,成为Cool Britannia时代的文化代表。
- 00:10:07|涅槃乐队:崩溃的浪漫与声音的碎裂。
聊到涅槃Nirvana,你一定想起了Kurt Cobain,那种一开口就像情绪快要炸裂的声音。我们这段主要说说他们怎么用失真音色和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把内心世界砸进每一首歌里。还有柯本的自毁美学、自杀背后的心理张力,以及涅槃对整个90年代青年的精神影响。也回到草东,聊聊他们那种“内收式的愤怒” —— 不是呐喊,而是沉默地说“我不行,但我也不想行”。
- 00:16:10|音乐的在地性:从台湾湿热说起。
我们还聊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 “在地性”。拿音乐当作一个镜子,它映照的不只是情绪,还有地方气候、语言节奏、社会氛围。像“草东”那种缓慢、阴郁的音乐风格,其实就很像台北的天气 —— 潮湿、闷热、让人喘不过气。节目里举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例子,说明文化本土化的必要,也带大家感受一下台湾年轻人面对都市漂泊、城乡差距时的情绪状态。
- 00:18:13|台湾地下音乐的成长与挣扎!
“草东“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他们是台湾地下音乐的产物。这部分我们回顾了从80年代到现在,台湾地下乐队的发展脉络。翻唱起家→本土语言加入→校园民谣风起→后青年焦虑蔓延,每一步都踩在社会现实的节奏上。特别是2010年之后,大家越来越感受到“理想没什么用”,毕业、分手、低薪、离乡,全部涌上来,音乐自然就变成了唯一的出口。
- 00:24:48|写给岛上的年轻人:”草东“与社会变革。
节目这里我们深入探讨了”草东“的创作背后,其实是一次次社会变革的余波。他们的歌像是给年轻人写的诗,诉说着高房价、政治幻灭、社会内卷,这些问题不只在台湾,听着也像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现实时的叹气声。
- 00:28:19|台湾口音、冷调歌词与不合群的摇滚!
”草东“的音乐,普通话为主,但总带点台湾口语的尾音,那种“说一半、留一半”的句式特别迷人。他们拒绝商业综艺、回避观众互动,演出氛围像是在黑暗中讲悄悄话,不为谁取悦,只为自己呐喊。《山海》、《大风吹》、《丑奴儿》这些歌,旋律上克制,情绪上沉重,很不像主流流行歌,但却成为无数年轻人心里的私房歌单。
- 00:33:15|社会结构与青年失语:岛上现实的另一面!
这段我们聊到了台湾的高教扩张、低薪现实、房价失控。大家好像都读过大学,但换不来更好的生活。节目里还讨论了东亚式加班文化、住房焦虑,讲真,哪怕你在大陆听这些,也能感觉到某种共鸣。说到底,这是一个结构性困境,我们都在里头,只是节奏不一样。
- 00:35:52|向上无望,向下不能:年轻人怎么办?
聊聊心理健康。我们尝试从一个犹太人的经验讲起。说到失败到底是“我不行”,还是“这个系统压人”?”草东“的歌像是某种慢性的自我治疗,模糊地、冷静地传达一个态度:我们不想失败,但也不想假装成功。青年人的态度就是:不上街了,但也不信任了,”草东“的姿态就是“我知道你们要我发声,但我偏不表演”。
- 00:43:41|抵抗资本的”草东“:用不红也要唱来反击!
面对台湾娱乐产业的高度碎片化,”草东“选择不蹭热度、不做综艺、不卖人设。他们不把自己当商品,而是用音乐直接说话。这种反叛其实是他们最摇滚的部分。节目也探讨了台湾文化在东西方夹缝中的自我否定:既怕太东方,又怕太西方,而”草东“就是在这层压抑里开出的一种声音。
- 00:49:04|后摇之下的在地情感:”草东“的文化混血基因!
“草东“其实有点“文化混血”:他们在形式上有点像西方的后摇、Grunge。但在内容上却极其台湾。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岛上的湿热、纠结、愤怒唱出来,同时也在表达一种哀悼:对现实的、对青春的、对未来可能无法到来的“可能性”的哀悼。他们不是抗争者,而是哀悼者,是给大家一个安静的地方去悲伤的人。
- 00:56:31|结尾:一首送给听众的“草东”!
最后,节目以一首”草东“的歌曲收尾,送给你正在听的你。希望草东的音乐,哪怕没有“红到爆”,也能在每一个Live House,在你的耳机里,在某个深夜里,为你点亮一点点灯。我们也鼓励你,在现实的夹缝中,继续生活、继续热爱、继续创造。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No Place To Go|烂泥 - 草东没有派对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