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0分钟
播放:
3,723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 欢迎大家收听《当你红了》,今天邀请到田老师分享他的IP创业故事。
  • 我已经和田老师录过三期节目,这次他带着52万粉丝的新成绩来和我聊天。

00:23 我是超级个体,一个人完成所有直播

  • 我从灯光、摄像、内容到休息全部自己搞定,没有助播。
  • 我的直播是“带练制”,不只是讲,还要带着大家实际锻炼。
  • 每天三节课,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比如手臂力量、握力器等。

03:04 我从20万到52万粉的成长与思考

  • 我现在52万粉丝,但我的目标是做到500万,还要继续努力。
  • 我每天早起录视频、直播三小时,雷打不动,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节奏。
  • 我的粉丝中很多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通过我的直播不仅锻炼,还在评论区社交。

06:48 每一次挫折都是反弹的机会

  • 我之前创业失败,但也正因为这样,我开始写作、做视频、直播和运动。
  • 我最大的感悟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要看到机会在哪里,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09:39 我从公众号转型视频号的真实原因

  • 2020年我选择了公众号,没做抖音,后来才发现视频号才是真正的机会。
  • 我意识到:不要在你擅长的地方做文章,而要去有市场机会的地方
  • 我现在视频号一条视频能爆400万播放,而公众号最多才10万+。

13:48 我靠日更三年练出的内容功力

  • 我过去日更公众号三年,现在把这种耐力用在视频号上,每天发3-10条视频。
  • 我已经发了1150多条视频,90%都是自己剪辑,最多一天发过十条。
  • 内容创作就像买彩票,你只有持续发,才有爆的可能

17:13 我为什么选择做图书带货

  • 图书是安全品,不会出问题,适合我一个人做超级个体。
  • 我看到有人靠卖书一年赚400万,这让我看到了普通人也能靠带货赚钱。
  • 我现在和出版社合作,帮他们带书,甚至能让滞销书加印。

22:12 我从卖书到开课,找到自己的变现路径

  • 我不是专业讲书人,我的优势是“带练”,所以我把课和工具结合销售。
  • 比如你跟我练哑铃,就要买哑铃;练握力,就要买握力器。
  • 这样我有了基本盘,虽然销量不如大主播,但我能生存下来。

29:26 我是如何打造爆款视频+直播联动的

  • 首先要有一条有爆款潜质的短视频,给它投流加热,引到直播间。
  • 直播时要能说、能演、能带货,还要能应对黑粉和突发状况。
  • 心态很重要,我现在根本不在乎别人骂我,我只关注运营结果

36:35 我曾因一句话被停播15天,差点账号不保

  • 平台规则非常严格,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医疗、健康类的敏感词。
  • 我现在回答问题都会慢几秒,避免被系统判定违规。
  • 做直播就像开卡车,每次都要安全回来,不能违规

43:25 我72岁还能每天直播4小时,靠的是体能和内容储备

  • 我每天跑5公里,保持体能,才能应对高强度的直播。
  • 我写了四五本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支撑我长时间输出。
  • 自媒体拼的不仅是才华,更是体能和耐力

47:43 我从1000粉到20万粉的破圈经验

  • 前期靠瞎猫碰死耗子,后期靠刻意运营和爆款结构。
  • 我现在很清楚什么样的内容能爆,什么样的会限流。
  • 破圈不能只靠原有粉丝,要尝试大众关心的话题

52:39 我坚持低成本创业,避免重资产投入

  • 我开始只用一部旧手机,没买高级设备,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 我发现华为高端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反而没有千元机好用,适合直播才是关键。
  • 创业初期一定要控制成本,把钱花在加热和投流上

59:30 我为什么愿意花钱加热视频

  • 加热是为了把视频推进下一个流量池,放大价值。
  • 我现在每天的收入都会 reinvest 到投流中,形成闭环。
  • 自媒体不是零成本,你要愿意为流量付费

01:09:16 我现在每天直播的收入能覆盖成本,还在增长

  • 我每天直播能赚800-1000元,周末更高,因为退休人群有时间看。
  • 我现在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外部投资。
  • 我要在2026年做到100万粉丝,2027年200万

01:16:48 我不仅是主播,还是流量作家

  • 我正在写一本20-30万字的非虚构新书,预计明年出版。
  • 我现在能帮出版社卖书,甚至带动加印,这就是流量作家的价值。
  • 我有内容、有流量、有变现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超级个体

01:25:05 我为什么不做知识付费,而是坚持带货

  • 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直播带货才是未来。
  • 我看到很多人靠卖货一年赚几百万,而知识付费只能赚小钱。
  • 我要做的是一块钱的东西卖十万单,而不是一单赚一万

01:31:50 直播靠的是体能+内容+心态

  • 我能连续直播4小时,是因为我有跑马拉松的耐力。
  • 我能不停说话,是因为我有写书的内容储备。
  • 我能应对黑粉,是因为我把运营和角色分开了

01:44:45 我拒绝所有无效社交,全力投入内容

  • 我现在基本不参加饭局、不打牌、不闲聊,所有时间都用来创作。
  • 我每天5点起床,7点开播,下午继续播,晚上还要剪视频。

• • 拼到最后,拼的是谁更能熬、更能坚持

【嘉宾简介】

田同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作家,已出版的著作有“百马人生”系列丛书和《让孩子跑起来》等。作为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和运动达人,他攀登过12座雪山,个人创下的最佳登顶纪录为2007年成功挑战的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迄今为止,他还完成了130多场全程马拉松,包括2014年的香港100千米越野跑和2017年的稻城亚丁46千米天空跑(最高海拔4660米),并于2014年获得CCTV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奖。2024年初,其开设的视频号“百马作家田老师”开始以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向广大网友分享运动健康的科学知识和他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运动经验,影响力广泛。迄今为止,该视频号的全网粉丝已突破20万人。

【主播】

姜旭:《姜就一下》、《当你红了》主播,互联网从业者。

【添加听友群/联系我】

添加vx:dangnihonglejiangxu

【制作团队】

出品方:鸣响制造

主播、制作人:姜旭

后期:卡卡

设计:阿希

商务支持:小跳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栗子壳壳儿
2个月前 广东
4
13:58 日更公众号三年,每天3到10条视频,还每天直播,72岁每天五公里!怎么比呀!其中一项都做不到😂
红豆豆豆sy
2个月前 广东
3
听完唯一的感受就是老年人朝气蓬勃,年轻人死气沉沉😅
叫我雨停就行
2个月前 北京
2
田老师我辈楷模👍
萌家花儿
2个月前 湖北
2
希望我70岁时能有田老师这个状态,不说直播多少小时,希望有这种从容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年轻的心态。
班叔
2个月前 浙江
2
我也一直说,操盘手就是月嫂,和田老隔空击掌了
虾一点
2个月前 安徽
1
比年轻人自律,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成功的人都是坚持有恒心…
醉逢歌
2个月前 广东
1
10:11 不是做你擅长做的事,是要在适应市场机会做文章,真有醍醐灌顶之感!是的,以前总觉得我这么努力不成功天理不容啊😂,比你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撇开打工者思维,钻研适应当下的机会。感谢田老师的点醒👍
开心一箩筐sw
2个月前 天津
1
真的佩服田老的精力。感觉他所做的即使是我们也不见得能够完成。所以说,不要光看到人家的成功的光鲜亮丽,也要体会到人家所做的付出。
乐乐Love
2个月前 黑龙江
1
我想说体质可真好,咱不说直播了就说光座那么久都做不到,而人家72岁了还直播做的那么好。还不断学习其他主播的方式选品,真的是想不成功都难啊!
姜旭2025
2个月前 北京
1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c3b0f7d8426f692e61bfd
姜旭2025
2个月前 北京
1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ec8c1a2d96b6aa80bec515
姜旭2025
2个月前 北京
1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c3c857d8426f692e67bcc
姜旭2025
2个月前 北京
1
田同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作家,已出版的著作有“百马人生”系列丛书和《让孩子跑起来》等。作为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和运动达人,他攀登过12座雪山,个人创下的最佳登顶纪录为2007年成功挑战的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迄今为止,他还完成了130多场全程马拉松,包括2014年的香港100千米越野跑和2017年的稻城亚丁46千米天空跑(最高海拔4660米),并于2014年获得CCTV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奖。2024年初,其开设的视频号“百马作家田老师”开始以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向广大网友分享运动健康的科学知识和他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运动经验,影响力广泛。迄今为止,该视频号的全网粉丝已突破52万人。 vol.106 47岁破产后开始北漂,55岁开始跑登山跑马超越百岁的人生 vol.163 70岁正是爱拼的年龄!我向70岁老人学做IP,不到一年20W粉 vol.164 把执行力拉满!70岁以后的每一年我要一本本书出下去
恋恋雪儿
2个月前 辽宁
1
72岁每天直播4小时,厉害👍🏻这个一般年轻人也做不到。您能做好真的是应得的。真值得我们学习。
晓晨哥
2个月前 安徽
1
当多数人72岁退休颐养天年时,用每天4 小时直播出摊,成功不是偶然。
花开半夏WLH
1个月前 新疆
1
拼到最后,拼的是谁更能熬、更能坚持。我们年轻这一代就要学习这种精神。
静静爱吃香菜
3周前 北京
1
田老师好牛,视频号名字叫什么,去看看
冬哥1981
1个月前 江苏
1
1:50:35 田老师楷模啊,我今年43岁,向田老师看齐🤜🤛
姜旭2025
1个月前 北京
1
今天面试IP操盘手岗位,面试官是一位老板,正儿八经在行业内有一些名气的老板,他有一个分享我觉得很有意思,他在北京和杭州同时在招这个岗位,两个地方的人给他的感觉很不一样,好像在杭州的人更能接受创业一样,我没有在杭州工作过,所以不知道对不对。 第一,杭州更有创业氛围。 这几年老板们在北京更容易感觉经济不再上行,做什么好像都没有机会。他过去在北京的公司前几年利润还不错,去年把在北京大部分岗位都裁撤了,现在接了业务,也是外包给别的公司干。因为他手上还是有一些大客户,所以还会有一些业务。 他去年在杭州开了分公司,不再做广告业务了,重心放在知识付费和商业陪跑课程。 但是杭州的感觉和北京很不一样,行业内热火朝天的样子,还是在聊事情、聊增长,好像总在发现新机会,能大力猛干。 第二,在杭州的人更能接受加班。 他过去几十年在北京、香港都工作过,在北京这边的员工,如果加班一般都会要求加班工资。杭州的员工好像更愿意主动加班。 北京更像把班当班上,杭州上班也能当创业干。 我没有在杭州待过,到底对不对?有没有在北京待过去杭州的朋友能说一下?
关系情报局段誉
3周前 上海
0
是我的人生楷模!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