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6分钟
播放:
117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前瞻钱瞻 | 媒介复兴 100 天行动宣言


在一个信息流刷新速度比光还快的年代,我们不再是内容的观众,而是媒介本身。


所有的品牌、个体、平台,都被逼到同一条跑



道:用多模态表达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于是,我们决定——做一次100天多模态媒介实验。


不是为了“出一条爆款短视频”,而是为了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


在AI+时代,媒介及传播还剩下多少属于人类的温度、独创性与生长力?


一、媒介从未如此碎片化,也从未如此机会密集


2025年的内容战场,像素和帧率在堆叠,平台算法在重写叙事逻辑。


AI生成的内容在后台默默接管80%的创作流水线。


这意味着——谁能在多模态中保持稳定且高效的表达,谁才有长期生命力。


而保持稳定的前提,不是一次好运的爆红,而是系统化、可验证的实验。


二、100天是门槛,也是加速器


为什么是100天?


因为这是一个足够短,可以感受到冲刺压力;


又足够长,可以让你看清表达模式、受众偏好和算法共振的周期。


100天意味着:


你必须抛弃一次性灵感,转向可复用的创作模版。


你必须学会和AI协作,而不是和它竞争。


你必须在不同平台上形成矩阵化内容分发,而不是孤岛式输出。


这就像一次媒介版的“太空舱任务”:你在密闭实验舱中,持续调试生命支持系统——只是这里的氧气,是内容的持续触达和社群的活跃度。


三、多模态,不是炫技,而是生存逻辑


今天的“多模态”不只是视频+图文+音频的排列组合,而是跨形态思维的原生表达。


一条短视频的情绪钩子,可能来自长播客里的三句话。


一张图文的核心观点,可能是从直播观众的弹幕中提炼。


一次社群讨论,可能反过来催生下一个爆款视频脚本。


这就是为什么100天实验的目标不是“拍100条短视频”,而是——


验证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化学反应,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内容炼金术公式”。


四、AI是合伙人,也是试金石


在实验的每一天,我们都会用AI:


帮我们捕捉全球热点的微弱信号


分析内容在不同平台的扩散轨迹


生成可测试的标题、封面、视觉元素


模拟用户在3秒、8秒、15秒内的注意力波动


AI不是来抢麦克风的,它是来推你站得更高、跑得更快的。


如果你在100天内学不会和AI共舞,那么在2026年,你可能已经被边缘化。


五、这不仅是内容实验,更是媒介复兴的实战演练


我们做这次实验的更深层原因,是因为媒介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


流量被算法抽象成冷冰冰的数字


热度周期压缩到24小时以内


短视ROI吞噬了长期价值


真假信息在AI生成的浪潮下无从分辨


100天实验是一次自救,也是一次集体呼吁:


让内容重新成为信任的载体,而不是流量的消耗品。


六、为什么你应该关注这次实验


因为它不是封闭的实验室项目,而是开放源代码的媒介实战。


这是一次向全行业发出的邀请:


如果你相信表达仍有力量,请加入这场实验。


100天后,我们要得到的不是点赞数


当100天过去,我们最想看到的,不是某条视频的播放量破千万,而是——


我们找到了可持续的内容创作节奏


我们掌握了多模态跨平台的表达方法论


我们用AI重塑了媒介生产力


我们证明了——在AI泛滥的时代,人类的表达依然不可替代


100天之后,媒介不仅是我们的工具,它是我们的生命系统。


而这个实验,就是一次全新的系统升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