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讲越长的谢尔曼坦克传,终于进入了中场,现在幕间休息,我的胃,嗖……
本期我们将对75毫米炮型的谢尔曼系列坦克进行一次全面回顾,结合战场上的对手和战例,聊聊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实战经验让它们产生的巨大变化。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55 这个系列越讲越长
01:22 怎么辉石呢
03:48 现在,幕间休息
04:00 对75毫米炮型的谢馒头做一个中场分析
05:00 火力怎么样?
08:13 赛博斗蛐蛐
11:47 炮塔转得快,全靠动力带
16:08 观瞄装备与炮座系统的发展迭代
20:00 车长也有新设备
22:00 “我要个指挥塔”
24:13 正副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
29:40 一个驾驶员,冉冉升起
30:45 增设迫击炮
32:28 “高射机枪的口径要再大一些”
35:20 电台设备的持续强化
36:26 金子一屋子,炮弹一车子
40:55 混乱不堪
43:55 无仁义的马葫芦争夺战
45:50 生存能力怎么样?
49:45 走水啦
52:15 紧急打补丁
54:00 卓有成效的湿储法
56:40 庐山升龙霸
59:15 手枪射击口到底要不要?
1:01:30 车体正面防护的强化
1:04:34 全焊接车体首上装甲的关键改进
1:07:55 装填手松了一口气
1:09:15 土法上马,沙袋多堆
1:16:25 防护性并非第一考虑
1:16:42 聊点馒头开心的——机动性和可靠性
1:19:12 接地压强使人愁
1:22:22 想办法改善
1:26:25 脚板越来越大
1:33:03 优异的可靠性
1:37:09 旧馒头翻新工程
1:44:00 产量巨大
1:46:22 下半场开始了
1:48:48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早期谢尔曼坦克使用的M3型75毫米火炮

早期谢尔曼坦克安装小型可动式防盾,适配M34型并列炮座

适配M34A1型并列炮座的新型可动式防盾,较为宽阔

一辆早期型的谢尔曼坦克,已经用正副驾驶员出檐顶部的辅助潜望镜取代了原本的展望口,这两具辅助潜望镜的顶盖就位于正副驾驶员舱门的正前方。但是和舱门上潜望镜不同的是,辅助潜望镜不能转动

图中可以看到驾驶员舱门上的防雨罩,在风雨天气下开启舱门时可将其撑起使用,正面的挡风玻璃上配有雨刮

早期型M4A1坦克顶视指示图,该车已经取消了车体前部固定机枪并采用炮手潜望镜,引擎舱进气口上和M3系列以及T6一样装有钢制护盖

早期谢尔曼坦克炮塔乘员环境示意图

美军谢尔曼乘员正在演示如何从车体逃生口离开坦克

北非战场上,被击中后弹药殉爆的M4A1坦克

晚期型的M4A4坦克在底特律兵工厂外等待装运,车体和炮塔上已经加装了附加装甲。注意即便是晚期生产的M4A4也仍旧使用三片式的主变速机外罩

在底特律兵工厂的克莱斯勒生产线上,工人们已为早期谢尔曼坦克相对薄弱的炮塔右前部焊上了附加装甲,为炮手提供更好的防护

在底特律兵工厂的克莱斯勒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为M4A4坦克驾驶员出檐正面焊接附加装甲

英军正在印度境内通过铁路押运敷设了附加装甲的谢尔曼V型坦克(M4A4)

一辆使用早期整体铸造式主变速机外罩的谢尔曼坦克,这种外罩纵剖面较为圆滑

一辆使用“玛丽安”主变速机外罩的M4A1坦克,这种外罩纵剖面呈较为锋利的V字形,避弹和抗弹能力更佳

一辆晚期生产的M4A2坦克,序列号为47564。它拥有新式的整体轧制首上装甲(以垂直夹角47度安装),以及大型的正副驾驶员舱门。此外,炮塔顶部左侧也为装填手增设了椭圆形出入舱门

1944年9月26日入夜前,美陆军第四装甲师第三十七坦克营的邓恩中士和他的车组乘员正准备在自己的M4坦克旁宿营,其车体首上装甲挂有备用履带以增强防护力。他们此时正在沙托萨兰地区附近与轴心军作战

美陆军第十四装甲师第四十八坦克营A连的M4混合车体型“安娜贝尔”号正在驶向炮击位置,其炮塔上装有114毫米火箭串联发射装置。该坦克在车体侧部焊有工字钢,堆放沙袋以增强防护力,车体首上装甲也堆放了沙袋

M3及M4系列坦克早期型号使用过的垂直涡卷弹簧悬挂装置轮轴架配置变迁

适配早期垂直涡卷弹簧悬挂装置的轮轴架各部示意图

较宽的履带让较重的黑豹坦克也能实现较小的接地压强,不容易陷入地面

适配后期垂直涡卷弹簧悬挂装置的重载轮轴架各部示意图

英军士兵正在为一辆谢尔曼V(M4A4)更换受损的重载轮轴架

正在接受装甲兵委员会测试的M4E9坦克样车,可看到焊接在下部车体侧面的间隔撑挡托架

外移式垂直涡卷弹簧悬挂装置安装完毕之后,在履带板两端均安装鸭嘴形外延接片的M4A3E9坦克样车

安装宽幅履带外延齿,履带宽度达到825毫米的晚期型M4A3坦克。这套宽幅履带外延齿大大增加了履带接地面积,从而降低了坦克的接地压强

一辆使用外移式悬挂装置的M4A3E9坦克样车,安装超宽幅履带外延齿,使得履带宽度达到940毫米

安装外延齿片来改善谢尔曼坦克接地压强过大的问题,也只能解一时之渴

美陆军第二装甲师第六十六装甲团H连的M4坦克“飓风”号乘员正在M1型抢修车的协助下将大陆星型引擎吊出引擎舱。照片摄于1944年8月17日,法国勒泰勒镇

英军机械师正在维护谢尔曼V(M4A4)的A57型引擎组,它在吊出引擎舱后已经被旋转了180度,可以看到庞大机组的5套化油器

埃文斯维尔工厂在战争后期翻新的M4A1坦克,拥有车长指挥塔、车体附加装甲和火炮行军锁,经过修改的M34型炮座右侧增添了直瞄镜,并用一块延伸部分为其提供防护。坦克轮轴架和车体之间距离被扩大,履带板两端都安装了鸭嘴形外延齿片,因此在车体两侧外沿增设了翼子板

战争是在车间和伙房里打赢的,盟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在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记录上充分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