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朋友晒出升职offer时,当伴侣享受休假而你在深夜加班时,当兄弟姐妹受到父母的夸奖时,那声“真为你高兴”背后是否藏着一声微弱的叹息?
本期我们一起深入人性幽微处,共同凝视亲密关系中那些难以启齿的瞬间——那些在比较中滋生的微妙嫉妒,那些渴望同行又怕被抛下的不安。我们心里这些说不出口的小别扭,这些既希望对方好又忍不住酸涩的瞬间,到底该怎么安放?
我们会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看看这种情绪如何保护过我们的祖先;也会剖析社交媒体如何放大了我们的比较焦虑。你会听到爱情里安全感的小博弈,友情中怕被落下的不安,亲情中幼稚而温情的小心思,还有那些"你过得太好,反而衬得我有些失落"的微妙心理。这并非道德审判,而是一种温柔的自我觉知:原来所有嫉妒背后,都站着某个渴望被看见的自己,某处亟待疗愈的价值裂缝。
最终,我们探索了具体“三步法”,承认情绪、回归自我、认知重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练习如何带着人性中这些不完美的小尖刺,依然去爱,去祝福。
当我爱你,我不必熄灭你的光芒,而是借你的光亮,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1:09 为什么关系越亲密越容易滋生嫉妒心理?
02:39 “亲爱的,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最好不要比我好太多”
► 友情中的“酸葡萄”
03:49 情感型嫉妒:原来友情里也有“第三者概念”,怎么你和她的关系比我和你好?
07:26 节奏型嫉妒:三年前我们还一起加班,怎么现在你就“背叛”退休了?
10:01 坦诚沟通是破解友情中嫉妒情愫的关键
► 爱情中的peer pressure
13:29 有一个能看得惯你清闲&舒服的人有多难得
15:04 比一比谁更忙,你愿意连续一个月七点早起上班上课还是每天高强度工作12h?
19:29 适当的嫉妒心令我成长更快,追上他的步调成为了自我激励的一部分
► 亲情中的占有欲
21:23 小时候的执念:弟弟怎么好像“样样不如我”却还能获得爸妈的夸奖
23:21 长大后的释怀:这种比较似乎无形中绑架了自己也绑架了父母,甚至忽略了一部分他们的爱
► 为什么人会有嫉妒心?
27:34 生理因素:嫉妒作为一种警报系统,能激发个体去守护关键资源和争取更多资源。那些对潜在威胁更敏感的祖先,更有可能将基因传递下来
29:09 社会因素:“优绩主义”滋生零和博弈心理,即人们认为博弈双方收益与损失相加总和为零,即一方获利必然导致另一方等量损失
34:37 本质因素: 低自我价值感与不安全感。当我们内心匮乏时,他人的成功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我们的喜悦需要建立在“我比你强”或“至少我们不差太多”的基础上,才能维持脆弱的自尊
► 怎样和嫉妒情绪和平共处?
35:40 承认:允许复杂情绪的共存,不要批判自己
35:59 回归:自我剖析
37:34 认知重构:从比较,转向合作与行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