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2分钟
播放:
7,031
发布:
18小时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24年红利资产破圈,到今天银行板块已经连续3个月回撤,红利资产高涨又回调的背后到底反映了怎样的资金偏好?随着利率中枢下行,红利资产在我们的财富管理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从去年开始就很想请丁昶老师一期聊红利,希望借他之眼,带大家一起更深刻地看清红利资产的本质——红利资产可能是新时代的财富压舱石。
过去我们靠房地产、高息理财赚钱,可现在那些 “稳赚不赔” 的路早就变了。当 A 股越来越强调企业质地,当银行、公用事业这类企业有了稳定现金流分红,红利资产反而成了新的 “财富压舱石”。
接下来聊天当中,我们会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角度逐层递进,宏观当中我们会讲如果你忽视了红利资产,未来你将会错过怎样的一个时代大趋势?在中观这一块,我们讲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去分辨真红利资产,哪些只是画饼,哪些是真正的长期现金流?从微观角度我们会更加具体的去讲,如果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该怎么挑红利股、红利基金才能让钱留得更长久?
我们马上开始。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丁昶 | 自由投资者,播客[小鲜传]主播,著有《文明、资本与投资》《买入银行股》
时间轴
Part1:红利资产 “上车晚不晚”?先打破 3 个投资认知误区
2:00 投资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无需为错过某段行情而焦虑
3:59 红利资产是股市中“稳定造血”的关键品类
5:15 资产光谱:钱真的流入股市了吗?为什么流入股市之后会到红利板块呢?
Part2:辨真识伪!3个维度看懂 “真红利资产” 的底层逻辑
10:20 需求端:低利率时代,红利更加有意义
11:10 供给端: A股越来越多能提供稳定红利的公司
13:04 把自己的资产做成FOF
17:20 区别投资给自己带来的:账户收益和[爽感]收益
24:46 不要用10年前的旧船票,试图登上新的客船
Part3 红利思维还能这样用
25:32 为什么更成熟的美股市场,红利资产表现没跑赢成长资产?
31:54 美股的巴菲特指标
33:29 以日为鉴:长期国债还是红利资产?
35:00 纸币环境下,通胀一定是更容易出现的
39:00 城镇化率还存在,中国经济向上发展的空间就还存在
41:00 从台湾的存股族到价值储存
44:01 选红利还是选自由现金流
47:21 红利思维生活化: 用“效用曲线”解释“失去才知珍惜”
51:11 香港“孤寡股” 与行业选择
54:22 市场上各类红利指数应该怎么选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ss嘟嘟
3周前 河北
7
「✅投资认知」 1)投资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无需为错过某段行情而焦虑 投资这件事是一个不紧急但是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很多人把它描述成一个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儿。任何一波行情都不值得你特别的关注。你每天都在错过无数个涨停板,错过哪一波资产,都不重要。 2)红利资产是股市中“稳定造血”的关键品类 长期来讲,红利资产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走到这样一个拐点,往后看很难指望房地产还能提供这么好的投资回报。 假如房子、固收理财都不行,红利资产、股市将是一个重要的收益来源。 重要但不紧急:并不是马上买,而是开始研究,开始准备(心理、智力、逻辑、知识等方面)。 「✅资产光谱」 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完整的光谱。从无风险的国债 → 企业债 → 垃圾债 → 永续债 → 优先股 → 红利股 → 价值股 → 成长股 → 重组股。 价值股:接近于红利,只不过资金先放在公司账上继续经营。 成长股:婴儿时期的价值股,还在投入当中。终有一日会长大变成价值股,给股东带来回报。 重组股:自己无法提供直接的回报,但可能有其他的价值。 过去中国的金融市场,高度哑铃化,即两个极值很大,中间很空。 公募规模,是股市的一个情绪指标。而股市,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居民理财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小。 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分红的中枢很稳定,2%~3%。区别在于利率中枢快速下滑了。 「✅红利」 从需求端、供给端,都是一个长期趋势。一个行业成熟了,活下来的自然的会从成长股转化为价值股 → 红利股。 1)需求端 低利率时代,红利更加有意义。 2)供给端 A股越来越多能提供稳定红利的公司。 行业内内卷到一定程度,行业外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了,外部、内部都稳定了,经营性现金流覆盖折旧还有余,才是真有余。 「✅把自己的资产做成FOF」 作为个人投资者,像一个将领一样安排资金。比如追逐热点、长期投资。 好处是在于你有一个起点。即使那边炒完,还有去处(红利)。 短期不参与无所谓,长期一定要重视,作为长短之间的结合。 心理上的隔离和账户上的隔离,人为的设置很多手续上的障碍。 对每笔资金运筹帷幄,控制好风险,分清孰轻孰重。 未来,谁来代替房子,做你家资产的主心骨? 一个事情慢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假设它是静止的。但其实不是,在数年度的尺度上它还是会变化。 1)融资市 → 分红市 A股市场的融资总额 - 分红总额:过去30年为负,A股市场是融资市、圈钱市。但是到2023年已经转正了。 全部A股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入(近似于自由现金流) - 投资性现金流流出:过去30年为负。整个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总体,一直是融资的。但是2018年之后已经转正,而且是非常快速的上升。 A股市场从2023年开始就不是融资市了,不是圈钱市,我们是一个分红市,我们是一个回报市,而且不会是短期的。 2)不要用10年前的旧船票,试图登上新的客船 美国经济失速没有出现,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头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再是融资者,头部企业是储蓄者(经营性现金流覆盖投资之后,用来分红、回购)。 经典假设里,降息 → 刺激经济、加息 → 抑制经济,认为企业是融资方,居民是储蓄方。现在反过来了,头部企业是储蓄方,,这时加息、降息对它的经营没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做的是适应趋势。 「✅美股市场」 1)要看的足够长 上世纪90年代是成长跑赢,从01~08年是价值跑赢,08年到现在是成长跑赢。它是一个波动,有长有短,基本上是十年左右。 风水轮流转,这个市场风格没有一个是可以永恒的。 2)华尔街金融文化 18年之前,华尔街还经常很重视以价值为核心。 现在最典型的方法是通过不断的回购,把所有的价值股做成成长股。 苹果:非常典型的消费品价值股,PE30多倍、PB40多倍,基本上没有留净资产,赚到的每一分钱大头都拿来做回购了,抬高股价。 从教科书出发,分红和回购没有区别,但在市场交易中,分红是阳光普照,回购是定向消灭相对最不看好的股东。回购对股价有非常强的向上卷动的能力。 「✅美股的巴菲特指标」 = 总市值 ÷ GDP。 价值:空间上的价值转移,时间上的透支。美国现在既有转移又有透支。 1)价值转移 美国的GDP每年即使是名义增长率也不到5%,但是股市每年涨10%,按巴菲特的理论不能持续下去。因为同样GDP的盘子里,切给上市公司作为净资产的份额越来越多,头部越来越强。 如果可持续,可以给你正常的估值,如果不能持续,是不是要反映在估值里。 2)透支 比如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
某戴同学
3周前 天津
4
每次有节目请到丁老师都是市场的一个关键时刻
michaelfy
3周前 美国
1
30:45 如果把airpods和apple watch单独拎出来看,2024年的估算营收都超过100亿美元,这体量能跑赢不少sp500里整个公司的营收了。感觉没成功可能是因为拿来跟iphone做对比,显得小了很多
captainmiaoo
3周前 上海
1
丁老师好久不见了!
我绝对不要再挨饿
2周前 美国
0
51:00 辛苦不会让人觉得不幸福,辛苦但没有预期回报才会让人觉得不幸福。完全不认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说法,人的环境和生活一尘不变一潭死水是最磨损人意志的事情,享受过时代红利的人还是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
随机漫步永恒临在
3周前 陕西
0
赞!很喜欢丁老师
天空阿苏
3周前 上海
0
沙发,一直看好红利和自由现金流,忽视波动,稳定分红。
未来_Pm1a
3周前 山东
0
👍
无胖胖
3周前 湖北
0
老师看待问题的角度好多元,发人深省
二手裤子
3周前 山东
0
来了
500am_l9l1
3周前 上海
0
月更节目了哈哈哈 点赞(¯▽¯)👍
啵尔咔
3周前 广东
0
想请教一下,丁老师所说的如果城镇化率继续增长就可以支撑GDP的增长,可是同时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也在发生的话不就抵消了这部分人口的流入了吗?
刘鹏Jason
3周前 上海
0
请问对于银行股是否被高估,能否用PB水平或者分红除以股价来进行衡量?
WY_TI3m
3周前 湖北
0
讲的真好👍👍👍
加菲磊Chris
3周前 陕西
0
谢谢丁老师,学习了!
HD480942y
3周前 上海
0
1:02:01 ,红利职业,公务员?
邦德灵灵柒
2周前 上海
0
越来越喜欢丁老师了!
HD284406s
2周前 上海
0
年初拜读了《买入银行股》,非常认同丁昶老师的观点,本期节目也是干货满满,赞👍
明暗线
3周前 北京
0
34:15 长债和红利,哪个跟实际利率?哪个跟名义利率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