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3分钟
播放:
13.66万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是适野与两个东北人(淡豹和建国)以剧集《漫长的季节》为起点延伸而来的一次聊天。这部剧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既有扎心的熟悉和精准,也有某种残酷与厌烦。这部剧也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东西,是我们小时候的见闻与生活,也是长大后回头再看东北时它在文艺呈现与大众媒体中的扭曲和变形。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下岗浪潮前的东北记忆正前所未有地被温柔的光晕所笼罩,笼罩的是什么,这光晕本身又从何而来?如果说未来难测,90年代就真的是那个可堪回首的温柔乡吗?有多少90年代的国企工人成了今天的出租车司机,为什么东北故事的主角永远都是出租车司机,为什么21世纪初的东北叙事总是一片空白?



东北故事不只有下岗。淡豹从《发现东亚》这本书里发现了更开阔的思路:如果说把东北作为指称反映了一种从中原出发的视角,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东北为中心来审视整个东亚?在讲述东北衰落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下岗巨变作为标志,如果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到整个殖民和冷战的历史背景之中,是否会得到对东北的不同理解,甚至是对历史和地缘关系的重构?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淡豹,作家



[02:26]《漫长的季节》观剧体验

[09:40]性别视角的缺失劝退了部分观众

[12:03]对下岗后东北女性的情色化想象

[18:40]剧集体现的更多是男人的创伤和衰败,而非女人的

[22:10]既是对爹的温情,也是对爹的告别

[25:40]下岗前国企的光荣感和尊严vs今日考公考研的年轻人渴望的稳定

[34:20]当我们怀念九十年代,我们怀念的是什么?

[42:30]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东北叙事缺失了什么?

[56:50]赵本山《卖拐》的变革之处:观众的认同机制发生了变化

[1:02:03]游荡的出租车司机和东北服务业的衰败

[1:07:10]从东北到东北亚:东北不止“文艺复兴”,还有历史向度

[1:17:44]东北语言特色:爱用反问句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漫长的季节》(2023)

《卖拐》(2001)

《大雪无痕》(2001)

《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

《钢的琴》(201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 著

《一地鸡毛》刘震云 著

《模范青年》《意外杀人事件》阿乙 著

《历史 记忆 生产》刘岩 著

《发现东亚》宋念申 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明天更漫长”,by 窦唯,from 《黑梦》

片尾:“Blue Moon”,by The Molds,from L'ULTIMO SALOON DEL WE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