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7分钟
播放:
1.17万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我们和心理咨询师、波士顿精神分析学会候选人李沁云一起聊天:如何理解人们如今的情绪困境,并找到办法真正行动起来。
【本期介绍】
近几年,心理学成了很多年轻人“自我修复”的首选工具。无论是MBTI的流行,还是ADHD、讨好型人格、童年创伤等标签的火热,大家越来越习惯用心理学、精神学词汇来解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更愿意承认“我需要帮助”。付费心理咨询变得不再陌生,甚至成为一种时代性的“必要开支”。
但也正因为问题有了太多“解法”,我们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明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却还是无法改变现状?童年“决定”了我们吗?在一次次剖析自己之后,我们会不会反而更容易陷在情绪里、感到孤独?自我诊断带来了理解、还是让我们被标签困住?而当生活的难题来自更大的社会结构时,我们又能靠个人努力走多远?
作为一种起源于19世纪的长程谈话治疗方式,“精神分析”常被认为“漫长”“发散”“难以捉摸”。它似乎不如快节奏、结果导向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等短程疗法来得“高效”,但也提供了另一种“开放式结局”的可能——它不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让我们有机会真正理解那些在心里埋得更深的东西。而在一次次慢慢发生的看见与理解之后,或许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出口。
【本期问题青年】
李沁云,美国马萨诸塞州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波士顿精神分析学会成人精神分析项目候选人,著有《心的表达》一书,记录了她从学徒期到成为专业咨询师的经历与思考。
阿骡,青年志研究员,在心理咨询中理解并修复自我ing
【收听指北】
03:29 从北大心理学系到文学研究,再到精神分析,如何做出一次次选择?
08:02 什么是精神分析?
11:15 作为长程治疗手段,精神分析与短程疗法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5:22 心理咨询过程中,“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该怎么办?
21:08 为什么我们找到情绪的根源了,却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29:52 关注自我、了解自我,会让我们变得更孤独吗?
35:07 如何看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的情感?
45:33 童年并没有“决定”我们,我们仍可以塑造当下的自己
51:39 当我们忍不住回溯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很有可能说明对痛苦所做的“哀悼”还不够多
58:23 MBTI、ADHD、PTSD...标签应用的背后,是大家唤起他人理解和联结的渴望与邀请
01:07:45 疗愈正流行,但要警惕所有宣称能够“保障效果”的疗愈手段
01:10:49 如何面对社会结构性问题带来的无力感?
01:15:00 “不要试图理解自己的父母”
【本期音乐】
Whose Fault - Danny Elfman
Hold on to your life - HIMI
【后期制作】嘎嘎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本期介绍】
近几年,心理学成了很多年轻人“自我修复”的首选工具。无论是MBTI的流行,还是ADHD、讨好型人格、童年创伤等标签的火热,大家越来越习惯用心理学、精神学词汇来解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更愿意承认“我需要帮助”。付费心理咨询变得不再陌生,甚至成为一种时代性的“必要开支”。
但也正因为问题有了太多“解法”,我们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明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却还是无法改变现状?童年“决定”了我们吗?在一次次剖析自己之后,我们会不会反而更容易陷在情绪里、感到孤独?自我诊断带来了理解、还是让我们被标签困住?而当生活的难题来自更大的社会结构时,我们又能靠个人努力走多远?
作为一种起源于19世纪的长程谈话治疗方式,“精神分析”常被认为“漫长”“发散”“难以捉摸”。它似乎不如快节奏、结果导向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等短程疗法来得“高效”,但也提供了另一种“开放式结局”的可能——它不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让我们有机会真正理解那些在心里埋得更深的东西。而在一次次慢慢发生的看见与理解之后,或许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出口。
【本期问题青年】
李沁云,美国马萨诸塞州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波士顿精神分析学会成人精神分析项目候选人,著有《心的表达》一书,记录了她从学徒期到成为专业咨询师的经历与思考。
阿骡,青年志研究员,在心理咨询中理解并修复自我ing
【收听指北】
03:29 从北大心理学系到文学研究,再到精神分析,如何做出一次次选择?
08:02 什么是精神分析?
11:15 作为长程治疗手段,精神分析与短程疗法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5:22 心理咨询过程中,“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该怎么办?
21:08 为什么我们找到情绪的根源了,却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29:52 关注自我、了解自我,会让我们变得更孤独吗?
35:07 如何看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的情感?
45:33 童年并没有“决定”我们,我们仍可以塑造当下的自己
51:39 当我们忍不住回溯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很有可能说明对痛苦所做的“哀悼”还不够多
58:23 MBTI、ADHD、PTSD...标签应用的背后,是大家唤起他人理解和联结的渴望与邀请
01:07:45 疗愈正流行,但要警惕所有宣称能够“保障效果”的疗愈手段
01:10:49 如何面对社会结构性问题带来的无力感?
01:15:00 “不要试图理解自己的父母”
【本期音乐】
Whose Fault - Danny Elfman
Hold on to your life - HIMI
【后期制作】嘎嘎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林希圣
4个月前
四川
11
世界上有一种病叫做穷。
-阳少-
4个月前
上海
8
【08:21】勘误:这里口误说成了“心理咨询”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名词,应当是“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名词。
MoonAndMore
4个月前
广东
7
52:35 太温柔了 嘉宾太温柔了 我太爱了😭我移情 嘉宾是我想拥有的妈妈类型
胡不厌
3个月前
海南
4
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的寄语好有意思,想要理解父母的人最终都抑郁了。
Jeret
4个月前
上海
3
一周四五次,极少人能够承担这个费用吧。
MY一目YM
4个月前
上海
3
从关注以来,问题青年总能选题我每个阶段思考疑惑的问题,谢谢你们。
去太空喝啤酒
2个月前
广东
3
哈哈哈,不要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了最后都会抑郁
Evl_27Ho
4个月前
湖南
2
感觉这一期废话很多,听完没有什么收获,无聊的时候听听闲话勉强可以
喵五咪五
4个月前
广东
1
1:14:09 好治愈
庞翘楚
4个月前
北京
1
像是经过了一次心理咨询,希望我们都能自由地做自己
胡不厌
3个月前
海南
1
白日做梦原来这么重要啊。还有想象能力就不会被现实困住?只要想象不成为幻想甚至妄想就好了。
胡不厌
3个月前
海南
0
谢谢李老师。
一个洋柿子
3个月前
山东
0
52:17 忍不住回溯,是对这种痛苦的哀悼不够
Eileenli
2个月前
广东
0
29:25 有没有一种可能 不是不愿意往下聊 而是成本太高了 很难为了不知道是不是白费💰的情况继续 除非本身经济条件足够好
小晴天ll
2个月前
浙江
0
很真诚 听您讲话很舒服 很安心 像点了一盏香
kimyak
2个月前
西藏
0
主持人第一次录节目也很会问问题呀!
粤北
1个月前
美国
0
我感觉我和父母就挺能相互理解的,但我们的生活环境确实不同,我们也觉得在对方的环境里很可能也会做对方的选择。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一致的,感谢他们给了我特别幸福的童年,现在还在免费帮我带双胞胎,很是辛苦。
小海豹飞向宇宙
1个月前
上海
0
1:16:36 哭了 使劲哭了。。
小海豹飞向宇宙
1个月前
上海
0
1:15:52 😭😭😭😭😭😭“不要试图去理解自己的父母...”
小海豹飞向宇宙
1个月前
上海
0
1:16:02 太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