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29分钟
播放:
285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我不再和拖延硬碰硬:用小步替代自责》💫
📖 Shownotes
拖延,不是懒,也不是没用,而是“任务太大 + 情绪太满”的求生反应。
这期不打鸡血、也不讲大道理。我们只做三件小事:
1. 把事变小:切成2 分钟版本;
2. 把人变近:设1 格番茄、让进度看得见;
3. 把话变软:把“自责脚本”改成“支持脚本”。
你不需要一口气变厉害,只要先走两分钟。剩下的,交给惯性与时间。🌿
收听推荐
* 适合在需要行动动力时收听(如工作前、睡前规划),建议搭配实践练习。
时间节点
* 00:00:开场问候,点明本期主题“拖延”,强调拖延不是懒惰而是情绪保护机制。
* 00:0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拖延的三大成因:任务庞大模糊、情绪负荷高、即时奖励缺失。
* 00:10:提出对抗拖延的“两分钟法则”,通过具体动作(如打开文档)降低启动门槛。
* 00:15:分享拖延的六大自检问题,帮助听众识别自身拖延状态。
* 00:20:介绍“四刀法”拆分任务(结果、动作、场地、仪式感),强调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 00:25:提供拖延后的心理对话调整方案,用温和自我对话替代自责。
* 00:30:总结“三变”原则(事变小、人变近、话变软),鼓励听众从微小行动开始。
主要话题(按时间顺序)
1. 拖延的心理机制与误解澄清
2. 拖延的三大触发条件与自检方法
3. 任务拆解技巧与行动推进策略
4. 拖延后的心理调整与长期习惯培养
核心金句
* “拖延不是懒,而是我们把任务想得太大,触发了求生式的回避机制。”
* “不必一次做到满分,先做两分钟就好——启动比完美更重要。”
心理练习
* 写出卡住任务的两分钟版本(以动词开头,如“打开文档写三个标题”)。
* 用番茄钟设定25分钟专注时间,结合进度条可视化推进。
📖 Shownotes
拖延,不是懒,也不是没用,而是“任务太大 + 情绪太满”的求生反应。
这期不打鸡血、也不讲大道理。我们只做三件小事:
1. 把事变小:切成2 分钟版本;
2. 把人变近:设1 格番茄、让进度看得见;
3. 把话变软:把“自责脚本”改成“支持脚本”。
你不需要一口气变厉害,只要先走两分钟。剩下的,交给惯性与时间。🌿
收听推荐
* 适合在需要行动动力时收听(如工作前、睡前规划),建议搭配实践练习。
时间节点
* 00:00:开场问候,点明本期主题“拖延”,强调拖延不是懒惰而是情绪保护机制。
* 00:0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拖延的三大成因:任务庞大模糊、情绪负荷高、即时奖励缺失。
* 00:10:提出对抗拖延的“两分钟法则”,通过具体动作(如打开文档)降低启动门槛。
* 00:15:分享拖延的六大自检问题,帮助听众识别自身拖延状态。
* 00:20:介绍“四刀法”拆分任务(结果、动作、场地、仪式感),强调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 00:25:提供拖延后的心理对话调整方案,用温和自我对话替代自责。
* 00:30:总结“三变”原则(事变小、人变近、话变软),鼓励听众从微小行动开始。
主要话题(按时间顺序)
1. 拖延的心理机制与误解澄清
2. 拖延的三大触发条件与自检方法
3. 任务拆解技巧与行动推进策略
4. 拖延后的心理调整与长期习惯培养
核心金句
* “拖延不是懒,而是我们把任务想得太大,触发了求生式的回避机制。”
* “不必一次做到满分,先做两分钟就好——启动比完美更重要。”
心理练习
* 写出卡住任务的两分钟版本(以动词开头,如“打开文档写三个标题”)。
* 用番茄钟设定25分钟专注时间,结合进度条可视化推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