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9分钟
播放:
7
发布:
3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期我们又跟晓萱老师对谈,聊一聊从孔院到私立学校、从课程被砍到项目重建,他们亲历了中美教育体系的文化偏见、职场博弈与生存策略。
我们还聊了:
* 中文项目在美国学校的“被消失”:招生宣传里没了“Chinese”,开会时连语言部门都被排除在外。
* 当中美关系成为背景噪音,老师们发现——语言教学不再只是教学,而是政治与身份的延伸。
* 谈到了职场现实:被同事嘲笑、被偷拍、被定义为“那位Chinese teacher”;
也聊到微妙的职场潜规则——送礼的艺术、社交的边界、以及那些“热情但不真诚”的关系。
* 但也有小小的温度:学生回到中文课堂,同事学着读汉字,一幅写着“春华秋实”的毛笔字成了校长桌上的镇纸。
“在政治正确的世界里,我们被看见,也被代表。
但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取悦,而是存在。”
🎧收听指南
01:35中文项目危机:招生宣传中被“消失”的语言。
04:09家长与市场选择:法语比中文“更时髦”?
05:28内部博弈与冷处理:谁决定中文项目被砍?
07:49被边缘的教师角色:会议里没有中文组。
08:57与法语部“同事”的冲突:从玩笑到冒犯。
13:15疫情初期的孤立:当戴口罩被误解为异类。
18:06被偷拍事件:同事“好奇”背后的不尊重。
20:49教师职场标准的荒谬:谁更受学生欢迎?谁被系统保护?
23:39种族、权力与“装出来的热情”:为什么坏人都有朋友?
27:33教育商品化:当私立学校按市场迎合家长。
30:56公立学校另一端:项目被砍、语言被政治化。
33:50中文教师的逆袭故事:学生“重返中文课”的意外转折。
38:00多元文化活动的隐形门槛:为什么Lunar Festival比Chinese New Year更安全?
42:00职场“边界感”与small talk焦虑:真诚总是最难的选项。
47:02结语:中美职场没有本质差别——只是话术不同。
51:19工会的真相:谁在代表老师?谁又在通风报信?
52:31文化姿态与“送礼艺术”:一幅毛笔字的故事。
56:36美国式情绪价值:他们不懂礼物,但懂表达。
58:44尾声:职场中的温柔共处与文化错位的幽默瞬间。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教育聊聊吧」或在主播小红书获取最新服务信息!
* Sia微信:Xinyi10_
* Sia小红书:爱分享的希雅老师
* Amy微信:excelsior_amy
* Amy小红书:Amy_
* 📮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投稿你的教育故事,或者推荐你认识的优秀的国际教育人)
欢迎加入【教育聊聊吧听友群】,一起聊聊教育话题的“台前幕后”,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新节目预告与嘉宾资源。
🎧 收听平台: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