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聚焦《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逐章介绍,这本书的意义其实已经bigger than脱口秀工作了,对于我们工作、创作、生活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书阅读前后可能2小时就OK了,推荐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完整版。
【章节时间线】
00:20 本书主要内容介绍;
01:08 Ch1:首先,这是一份工作;
02:50 先谈涨薪还是先办事儿?
04:11 Ch2:这是一份和生活分不开的工作;
06:40 大纲是朝1h写的,聊天是冲着3h去的;
06:45 Ch3:请写逐字稿;
07:52 看别人改稿,要看ta在原稿件上的取舍,学习论证过程;
08:49 做不到,总要意识到什么是好的吧!
09:25 Ch4:如何开始,是洞察还是负面情绪?
09:42 灵感的来源是广泛摄入、给自己设DDL;
11:08 开始做,勾起大家的「抬杠欲」,然后修正成型;
11:52 Ch5:讲故事也是一种价值观;
13:00 不可能,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好;
13:29 Ch6:徒劳的准备:你的目标是本场要炸还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脱口秀演员?
15:11 Ch7:表演的目的始终是让人相信;
16:17 Ch8:看观众还是看镜头?
16:25 Ch9:小情境和大情境;
17:18 100分和50分同样有意义:I never lose,I win or I learn.
19:43 幽默的鸡汤更好入口!
20:28 你先接触到「茫茫人海」;
21:20 Ch10:只有情绪是真的;
22:07 有些时刻,你会被自己感染;
23:43 Ch11:什么是节奏?
24:31 节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领,无限循环;
25:35 Ch12:什么是风格?
26:50 什么是人格魅力?
27:40 Ch13:吐槽大会为什么没有综艺花字;
27:50 Ch14: 5分钟一段脱口秀该怎么写——语言鲜活,话题当下,主题清晰,结构完整,文笔流畅;
28:55 Ch15:你必须要当众成长;
29:28 最终呈现人生一场;
33:13 Ch16:开读稿会的正确方法:带东西来、目标明确、谁负责听谁的、用更好的创意去否定别人;
34:40 “我都行”——最可怕的答案;
35:35 Ch17: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卖掉自己的想法;
37:20 「Pitch」!
38:13 Ch18:保持专业;
39:31 问事实,别问想法;问行为,别问理由;问事,别问人;
40:57 脱口秀问与答——回顾和延伸;
42:10 观察vs心流;
45:25 传播太广的话,很自然的会被蔑视;
47:38 AR为什么不去偶遇李诞?
48:46 这本书对我们的启发:对创作的思考、创作的计划;
54:16 听播客、看书这些事情都是沟通,沉默也是沟通;
55:45 友谊的意义:我们是彼此在表达路上的见证者;
58:41 AR剪辑本次音频的visualization。
【句子收纳所 📒】
♥️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著名理论公司会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们自己直接与市场交易成本太高,公司会给大家省点劲。那也就是说,当你跟公司交易,比你直接跟市场交易还费劲时,你就可以离开这家公司过更好的生活了。
♥️ 这是一份工作,拿了钱就先办事,办好事再说别的,不想再办事,也要想好,去哪可以继续拿钱,拿更多钱。
♥️ 创作是一份调动你一切人生的工作。一份即便调动了一切,也常常创作不出来的工作。
♥️ 别离开战场,别离开战友,别离开敌人。
♥️大家都很懒,只能靠外部压力的话,那就没事多给自己找一些Deadline。
♥️ Deadline永远是创作最好的朋友。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写起来,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有了坏的,才能有好的。
♥️ 我们呈现自己价值观的目的,是去找你想法一致的人,而不是改变尽可能多的人。
♥️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是一份终身职业一份与你的一切不能分割的工作,有意义的失败远远比无意义的成功有价值。
♥️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拿自已当手段,你顶多掌握二流手段。拿自己当最终目的,你才有机会掌握一流手段。你是你的目的。
♥️ 你的弱点就是人类的弱点,你那份情绪是人类共有的情绪。
♥️ 风格,就是你的天赋加上你的经验。你的风格就是你的人生。
💙 像疯狗一样去占有,把世界据为己有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创作。
💙 不可能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好。
💙 鸡汤之所以被称作鸡汤,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实践。
💙 你在分享价值观,你在聚拢茫茫人海中与你感应的一个个心理侧面,这是很动人的关系,不是能讨来的。
💙 表演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度控制下的失控。
💙 风格,就是你的人格魅力。我甚至觉得,风格可能来自你的弱点。
💙 我们做的一切秀,都是在还原人生而已。
💙 不是你去找观众,而是观众来找你。
💙 I never lose,I win or I learn.
【灵光乍现】
💡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能看到的上限。请持续发力,看到更高处,走向更远处。
💡 自身经历比较少的时候,往往很难领悟那些“大道至简”们。正因为人们之间的认知差和经验差如此普遍,所以往往沟通并不是充分且有效的,有很多信息遗漏和信息错配。有时候这是一个让人有点遗憾的事情: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见到了壮丽景象却没有领悟其精神,或者和重要的朋友沟通却无法完全领会到对方。这都是让人有些气馁的事。—— 而这好像更凸显了在「公开平台」表达的重要性:聚拢茫茫人海中与你感应的一个个心理侧面。我想这里的重点是,茫茫人海——公开平台的效率所在。
💡 年轻人讲出「这辈子」总是听起来有点滑稽。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