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据与算法织就的新纪元里,也许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由语言训练而成的镜面世界中。但在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回响中,我们是否真的听见了彼此?还是只是不断重复着对自己的投射?今天,我们坐在这个被算力包围的空间中,追问什么是可知的、什么是可预测的、什么又是难以言说却真实存在的。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一位博士生朋友Jeremy。他的研究从AI房价预测出发,用机器学习勾勒出人类行为的轨迹;当我们将房价、市场、情感输入一个模型时,我们是在试图理解世界,还是在重塑我们自身?如果人类本身也是一种‘模型’,那么在与AI的交互中,我们是否也正在学习彼此的“语言”?是否能在镜像与反射中共生、进化,甚至在高维度中发明出一种‘爱的算法’?
🎙️ 主播
Zoe:戏剧学博士在读,试图学习如何用AI理解蘑菇的语言。
铎铎:电影市场打工人,对拉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有浓厚兴趣。
🎙️ 嘉宾
Jeremy:经济学博士在读,业余占星与算命实践者,对一切事物的底层逻辑充满好奇。
⏱️ 时间轴
02:02 哲学盲盒:从尼采到《道德经》
虚无主义与荒诞主义在现代语境下的回响
04:49 人格类型与占卜术
MBTI
荣格八维功能模型的运用
星盘、八卦与算命:科学与玄学的边界。
10:48 AI经济学:用大模型预测房地产市场
机器学习如何在宏观与微观层面构建预测模型
数据假设、模型假设对结果的影响
经济模型的可解释性与透明性
14:45 语言中的“能力”与“语境”
Formal Competence vs. Functional Competence:学术语言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之别
高语境 vs. 低语境语言:文化背景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23:26 – 能指与所指
索绪尔符号学
语言符号如何塑造意义与认知。
30:00 – AI 的混沌:编造文献
深度学习模型在“记忆”中的失真问题
AI 文献生成中的伪造引用与数据
35:00 – AI 的未来与边界
技术可及性与伦理红线
监管、社会信任与责任归属
39:30 –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把 AI 与人类对比是否体现人类的傲慢?
去中心化视角下的共生关系
41:10 – AI 的“爱”与人机情感
模拟情感与真实体验之争
AI 伴侣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
45:17 – AI 与女性主义思潮
技术性别偏见:算法如何再生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技术哲学对 AI 的批判与建构
54:30 面包机杀死了我:非人存在
机械与生命的边界模糊
AI 破解金鱼“语言”的实验解读
“无所为”与“道法自然”的当代理念
56:30 – 人与 AI 的互学共进
双向学习:AI 从人类获益,人类借助 AI 提升认知
未来合作模式的畅想与挑战
🎵 配乐
A Day In 1983 - Stone Rebel
🌟【关注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你的看法和故事到我们的邮箱:
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转发或在各大平台留下评论!你的小小支持,是我们继续录制的最大动力。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