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实战节目讨论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重点分析了首次购房和改善型住房(尤其是高端住宅)的需求特点与投资逻辑。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分化,不同城市和房产类型的表现各异。首次购房应关注居住属性和性价比,而高端住宅的选择则需着眼于未来的稀缺性和新富人群的偏好,持有中间类型房产的听众尽快处理以回笼资金。
在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不同类型房产的需求和流动性有何显著差异?
首套房 (刚需):首套房的需求正在好转。这主要是因为房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趋于稳定,使得观望了较长时间的有实际居住需求的购房者开始入市释放需求。此外,如子女入学、结婚等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流动性:与前几年相比,当前的成交量更加健康,杠杆使用较少,大幅杠杆爆仓的可能性降低。购房者的担忧(如一手房交付风险和二手房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也促使流动性有所改善。然而,购房者在选择时应注重自住属性和便利性,避免贪图过于便宜的房产。
第二套和第三套房产 (中间类型):需求和流动性还是很差,其既不纯粹用于居住,也不具备投资价值。建议持有者尽快处理掉这类房产,回笼资金。这类房产不上不下,没有保留的意义。
第四套及以上房产 (纯改善型/高端房产):
需求:这类房产的需求并非复苏,而是回归其应有的趋势。其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高净值人群对资产保值和抗跌性的需求。这部分人群的购买力依然存在,且受政策转向的影响,他们对房地产大幅下跌的担忧有所降低。然而,真正的需求需要符合“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并非传统观念上的大面积或豪华装修,而是要面向未来的新富人群,考虑其生活方式、喜好和对地段便利性的要求。流动性:流动性高度依赖于房产的真正稀缺性。那些不符合新富人群需求的所谓“高端”房产,流动性可能比第二套、第三套房产还要差。真正稀缺的高端房产,其价格波动相对较小,更能保持价值。
写字楼 (商业地产):
需求:写字楼市场整体“废了”。这主要是因为新的创业模式(如AI公司、MCN机构)对传统办公空间的需求减少。同时,政府鼓励国企使用自有物业,也进一步降低了租赁需求。流动性:由于需求大幅萎缩,写字楼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现金流也越来越差。即使在一二线城市,也面临空置率高、租金下跌的问题。可能的盘活方式包括改造为医院或公寓,或者对于老旧、地理位置不佳的写字楼,可能面临拆除重建。
整体来说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高度分化的结构性特征。刚需首套房和真正具备稀缺性的高端改善型房产的需求相对稳定或有所改善,而中间类型的多套房产面临流动性困境。写字楼市场则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分化是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必然趋势,未来将持续存在。因此,无论是购房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对不同类型房产结构性特征的理解,谨慎做出决策。
本期节目要点:
03:00 房地产资产配置与复苏情况分析
08:00 房地产行业政策转向影响分析
12:20 高端房地产的保值与稀缺性
17:00 城市间分化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21:40 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与调整
26:00 写字楼空置与集约式办公的挑战
31:00 城市写字楼改造与房地产去库存
36:20 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变化与风险
41:00 购房决策与居住属性的考量
46:20 房产选择与新富阶层喜好
本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投知君君】是一档用金融视角解读世界底层逻辑的播客。我们相信,金融不仅是一堆数字和图表,它是全球经济脉搏的真实写照,是背后权力、欲望和趋势的投影。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