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0分钟
播放:
29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主播 / 谢博生、王广、张本立
嘉宾 / 何懿书
剪辑 / 王广
导读文字 / 张本立
你好,欢迎来到有一个偏见。
这一期请到我们开学以来最好奇的女同学,她从小离开义务教育,去到了私塾读书,现在是一个两岁小男孩的妈妈,同时在读一个全日制的硕士。这么多标签在一个人身上,所以何懿书同学到底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一起听听吧。
我顺便简单聊聊教育吧。过去四年一直在创业,与其说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创业者,不如说是教育者,也往往更愿参加教育或者社会创新的活动。
现在来做一个回顾的话,会惊奇的发现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知道的许多青年组织都在这一年成立,比如:北辰青年、706、知北游、以及我工作的Newth。也许跟移动互联网元年有关,雷军大概想不到莫名其妙影响了这样一批人。
一开始,大家都怀抱某种教育理想,同样,这些理想也一步步在组织使命中退场。这些理想来源同样的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经受教育实在太糟糕,大学四年主要用两个字概括——迷茫。所以想做一些事改变它,自然而然想到的路径还是教育,用好的教育弥补或是代替糟糕的教育。不断实践过程中,慢慢意识到,想做的和能做的相差甚远,便也渐渐不再标榜自己在做教育这件事。
如果当时所做的事,有一点跟教育确定无疑是相关的话,应该是启蒙。囿于资源的限制,青年组织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把有限资源最有效发挥的方式,就是对着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起点。作为新媒体运营,每天掉头发的原因,正是惆怅如何用有趣的包装把年轻人从学校里骗出来。只有走出校门,才可以接收多元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观,新认知或者对新认知的渴望才会发生。
这件事还有许多人在做,只是他们不再强调自己是教育机构。
或许因为这段经历,逼着我不断反思教育本身。回想当初的视角,会觉得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教育问题。教育论坛的发言者大多在承诺,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自由,他就能办出好教育。我们一方面对教育寄予超乎寻常的期待,另一方面又以为教育不可思议的简单。
这一期,我们呈现了一段不一样的教育经历,最后也有关于教育的反思和辩争,希望能多提供一个偏见吧。
如果你有什么想听的话题,欢迎在后台发信息,或者在喜马拉雅、网易云、小宇宙留言给我们,下期见。
嘉宾 / 何懿书
剪辑 / 王广
导读文字 / 张本立
你好,欢迎来到有一个偏见。
这一期请到我们开学以来最好奇的女同学,她从小离开义务教育,去到了私塾读书,现在是一个两岁小男孩的妈妈,同时在读一个全日制的硕士。这么多标签在一个人身上,所以何懿书同学到底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一起听听吧。
我顺便简单聊聊教育吧。过去四年一直在创业,与其说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创业者,不如说是教育者,也往往更愿参加教育或者社会创新的活动。
现在来做一个回顾的话,会惊奇的发现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知道的许多青年组织都在这一年成立,比如:北辰青年、706、知北游、以及我工作的Newth。也许跟移动互联网元年有关,雷军大概想不到莫名其妙影响了这样一批人。
一开始,大家都怀抱某种教育理想,同样,这些理想也一步步在组织使命中退场。这些理想来源同样的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经受教育实在太糟糕,大学四年主要用两个字概括——迷茫。所以想做一些事改变它,自然而然想到的路径还是教育,用好的教育弥补或是代替糟糕的教育。不断实践过程中,慢慢意识到,想做的和能做的相差甚远,便也渐渐不再标榜自己在做教育这件事。
如果当时所做的事,有一点跟教育确定无疑是相关的话,应该是启蒙。囿于资源的限制,青年组织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把有限资源最有效发挥的方式,就是对着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起点。作为新媒体运营,每天掉头发的原因,正是惆怅如何用有趣的包装把年轻人从学校里骗出来。只有走出校门,才可以接收多元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观,新认知或者对新认知的渴望才会发生。
这件事还有许多人在做,只是他们不再强调自己是教育机构。
或许因为这段经历,逼着我不断反思教育本身。回想当初的视角,会觉得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教育问题。教育论坛的发言者大多在承诺,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自由,他就能办出好教育。我们一方面对教育寄予超乎寻常的期待,另一方面又以为教育不可思议的简单。
这一期,我们呈现了一段不一样的教育经历,最后也有关于教育的反思和辩争,希望能多提供一个偏见吧。
如果你有什么想听的话题,欢迎在后台发信息,或者在喜马拉雅、网易云、小宇宙留言给我们,下期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