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06分钟
播放:
1.93万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结局的大结局。


电影巨辩「为了华语电影」专辑这期就画上了句号,各位听友,我们以后在别的节目再见吧。


本期继续讨论李安在《卧虎藏龙》之后的其他作品,重点是《断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过我们也没有忽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老马和阿吴对《断背山》和《色,戒》的看法都存在明显分歧,我们并不试图说服对方,因为每当把分歧拆解到最细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某种底层观念的差异,以及艺术感知的差异,这是不可能统一的。


聊完李安后,我们重新梳理了对两岸三地若干重要华语导演的看法,讨论他们每一个人,是怎么处理脚下土地的历史和现实,怎么从不同的视角,分别推动华语电影的现代化转型。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0:33 《绿巨人》的失败原因



  • 超英IP碎片化

  • 新漫改时代的套路

  • 尼克·诺特原本没有兴趣

  • 选角失误

  • 现代版的李尔王

  • 弑父,弑了没有?

  • 画蛇添足的漫画风

  • 李安的反面教材

  • 俄狄浦斯

  • 李安多年压抑之后的爆发

  • 希腊悲剧的精神

  • 绿巨人不亲手弑父的原因


12:36 《断背山》的爱情是否崇高?



  • 男性情欲戏的突破

  • 复盘奥斯卡输给《撞车》

  • 李安的奥斯卡运

  • 告别文明,退回荒野

  • 和琼瑶小说有一比

  • 夏慕斯:我们要四个泪点一个尿点

  • 阿吴谈缺点,老马反驳之

  • 拍得像异性恋?

  • 恩尼斯的恐同

  • 这份爱情是否崇高?

  • 康德还是利奥塔?

  • 妻子才是最大受害者

  • 性的角度

  • 额外劳动的角度

  • 恩尼斯不是完美受害者

  • 古典悲剧还是现代悲剧?

  • 如果是杰克死?

  • 女儿的原谅,打破代际循环

  • 不是爽剧逻辑

  • 仇恨谋杀

  • 粉丝为何偏离方向?

  • 父权对儿子的最后一次抹杀


48:59 《色,戒》里的人性不可测



  • 除了关锦鹏,很难改好张爱玲

  • 许鞍华也不行

  • 杨德昌的野心

  • 从胡安到刘奋斗

  • 张爱玲修改二十年,到底在改什么?

  • 幕后军师宋淇

  • 李安理解了张爱玲,但……

  • 张系国的政治帽子

  • 李安的原始动机

  • 电影改掉了同学的嘲笑

  • 送戒指的几个版本

  • 王佳芝的意识流

  • 人作为个体,瞬间失控的状态

  • 床戏为什么一定是三场?

  • 《天涯歌女》这场戏

  • 小说里的易先生是绝对的坏人

  • 李安为什么把易先生人性化?

  • 阿吴观点:王佳芝掉入另一种必然性的怪圈

  • 老马反驳:王佳芝获得主体性的过程

  • 不再是冲动,而是有意识的道德抉择

  • 王佳芝准备承受自己行为的代价

  • 张爱玲的终极讽刺

  • 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反世界」

  • 外部世界碾压「反世界」

  • 应然和实然

  • 艺术家还是社会学家

  • 到底什么才是人性的不可测?

  • 张爱玲和李安的解构对象不一样

  • 解构民族主义叙事

  • 攻击历史叙事的真诚

  • 解构历史的抽象性

  • 张爱玲和李安的「罪名」不同

  • 科普上海麻将术语「辣子」

  • 三个党都对这部电影不满意

  • 三种历史记忆的对抗

  • 张爱玲的沦陷区标签

  • 阿吴驳「张爱玲厌女论」


1:49:06 《制造伍德斯托克》绕过了美国文化核心地带



  • 并非要正面强攻美国文化的核心

  • 李安对西方反主流文化运动兴趣一般

  • 为什么回避音乐节本身?

  • 不想重拍那部经典的纪录片

  • 选择一个小角度

  • 拿到通行证,但迷路了

  • 回忆录的真实性

  • 主人公的同志身份

  • 缺少历史特殊性


1:57:17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仰之跃」



  • 五部最重要的3D电影

  • 李安的美学发现

  • 特效师为何骂李安?

  • 杜可风骂摄影师

  • 印度的法国殖民地

  • 更加复杂的文化舞台

  • 中国人的宗教态度

  • 是关于信仰,但并非任何制度化的宗教

  • 不问哪个更真实,而问更喜欢

  • 道家哲学的阴阳转化

  • 老虎的几种隐喻

  • 克尔凯郭尔的「信仰之跃」

  • 从理性跨到信仰

  • 宗教,就是讲一个好故事

  • 这是一个关于拍电影重要性的元电影

  • 叙事嵌套结构的目的

  • 两个版本的不平衡

  • 更美好的故事vs更真实的故事

  • 放弃本真,选择逃避?

  • 如果把「派的哲学」应用到社会尺度


2:28:09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好像《色,戒》的延续



  • 反了,为表现形式寻找合适题材

  • 为什么电影一直是一秒24格?

  • 李安的120格想法并没有错

  • 追求沉浸,反而抽离

  • 对电影语法的影响

  • 原著是反战讽刺文学吗?

  • 李安的第三部感恩节电影

  • 橄榄球场是一个景观社会

  • 真实经验无法穿透壁垒

  • 后方世界的「超真实」虚假真实

  • 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的盛典

  • 英雄建构机制的三个步骤

  • 简直就是《色,戒》的延续

  • 从一个新的角度否定商业化的爱国主义

  • 宁愿死,也要选择真实

  • 绝非成长电影

  • 影片的批判性是指向全民

  • 李安一辈子最重要的命题

  • 宏观虚假名义之下,个体如何探寻真实?


2:59:39 《双子杀手》的制度性失败



  • 好莱坞的结构弊病

  • 克隆人高概念曾经时髦

  • 贝尼奥夫也是背锅来了

  • 等待数字减龄技术成熟

  • 天空之舞公司的冒险

  • 李安难道不知道剧本不行?

  • 为了做技术实验

  • 核心创意过时

  • 缺少哲学内涵

  • 角色没有心理深度

  • 太想抓住技术突破的窗口期

  • 减龄大潮:《爱尔兰人》《廉政风雨》


3:12:11 说李安融汇中西是误解



  • 建立一个容器,引爆一个炸弹

  • 或许是受到易卜生的影响?

  • 掀桌模式

  • 温情并不是他的世界观内核

  • 压抑是他的发力点

  • 把华语世界拽到全球化语境

  • 批评美国人的孤立意识


3:19:56 李安的中原情结



  • 为什么只拍「中原文化」?

  • 三江五湖汇流入海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优等生

  • 杨德昌的批判意识

  • 李安和杨德昌的两个时间差

  • 局外人视角从小萌芽


3:29:18 父权和家庭



  • 家国同构

  • 台湾电影的父权解体

  • 父权的黑吃黑逻辑

  • 大陆「第五代」弑父的悖论

  • 背着沉重包袱的历史老人

  • 和平转型

  • 360度讨论父权

  • 以家庭为单位

  • 家庭的价值瓦解,然后呢?

  • 东西方两种家庭模式: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 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情绪共鸣

  • 不要再为集体标签争来争去


3:42:33 李安不是女性主义者



  • 李安说,我只是适合拍女人戏

  • 女性主义

  • 人文主义

  • 和张艺谋的某种相似

  • 《喜宴》金素梅的女性意识

  • 金素梅的三种力量:策略、欲望、牺牲

  • 前期:留在桌上,建立新的规则

  • 王佳芝掀桌了

  • 意识形态的自觉性


3:52:56 为什么老是有人问李安是否同志?



  • 徐立功说,我有三个证据

  • 和范桑特电影的区别

  • 《断背山》的直男视角

  • 历史上曾经宽松

  • 压抑的母题

  • 身份认同的永恒流动


3:59:12 改编的方法论



  • 几种改编

  • 主题移植

  • 文化共鸣

  • 用自己的心理框架去理解

  • 把别人的故事变成我的故事

  • 哲学理念的视觉化

  • 三流小说和一流小说,哪种更适合改编?


4:05:34 细说詹姆斯·夏慕斯



  • 一个支持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 硬核左翼知识分子

  • 伯克利的熏陶

  • 见证了赫尔佐格吃鞋

  • 焦点影业的高管身份

  • 和李安的互补性

  • 李安的西方文化把关人

  • 从神经喜剧到再婚喜剧

  • 哥伦比亚大学最棒的老师

  • 博士论文研究德莱叶

  • 阐释学的历险

  • 形式主义和精神分析

  • 观点:电影没有未来

  • 观点:编剧不是艺术家


4:29:02 李安与演员



  • 面相学

  • 好演员也需要指导

  • 和外国演员的磨合

  • 纯真和成熟的二元统一

  • 王佳芝的特殊情况

  • 希斯·莱杰看上去像配角

  • 易先生是梁朝伟最好的角色

  • 阿吴:但我想看梁朝伟演大恶魔

  • 朗雄「五族共和的脸」


4:43:44 最后几句话



  • 李安的性格魅力

  • 外表谦虚,内核尖锐

  • 艺术和人生的几种关系:卡夫卡、张爱玲、李安

  • 华语电影的本质,是处理断裂和离散

  • 既有历史失忆症,又被历史绑架为人质

  • 第五代的激进寓言体,后来重新调整了用途

  • 不管怎么破碎,都要把它拼起来

  • 王家卫把香港人的离散状态给美学化

  • 杜琪峰是一种防御性的本土主义

  • 以美学方式,抵抗历史文化的消亡

  • 侯孝贤的形式美学,也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 后期侯孝贤的超脱

  • 杨德昌直面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牢笼

  • 无家可归的蔡明亮,选择内在流亡

  • 李安从来不搞东西方零和博弈

  • 寻根,还是开枝散叶?

  •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断背山/王佳芝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aestro
2个月前 河南
104
整整一年!感谢老马和阿吴!2024.8.29-2025.8.31
IncliningEar
2个月前 浙江
78
一部电影如果时长过长,总是让人提不起太强的观看兴趣。但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样电影的存在却告诉我们,在看一部好电影之前我们总抱怨电影太长,看完之后我们又觉得它太短。 同理,一集播客如果时长过长,总是让人提不起太强的收听兴趣。但像《电影巨辩·为了华语电影》这样播客的存在却告诉我们,在听一集好播客之前我们总抱怨时常太长,听完之后我们又觉得它太短。
高处长
2个月前 西藏
41
44:57 希斯莱杰妻子的反应不仅和她作为同妻的遭遇有关,还有就是她宗教徒的身份,李安导演拍了两人结婚离婚的镜头,构图和景别上几乎对称,都是两人并肩而立面对主持仪式之人,两段戏台词结构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就是结婚在教堂、离婚在法院,而且影片自从希斯莱杰和吉伦哈尔重逢后就一直强调希斯莱杰不愿意去教堂,他妻子在一个周六的晚上提出要去教堂社交二人还有一番争执,所以自从希斯莱杰的同性恋身份被妻子发现,他被内化的恐同倾向让他自我开除了教籍。可最后女儿问他愿不愿意参加自己的婚礼的时候,希斯莱杰还问她是不是在教堂举办,所以最后的同意参加不仅是女儿对希斯莱杰的包容,同时也是希斯莱杰对女儿的温情再加上那会吉伦哈尔已经死去,性欲彻底升华为爱德,让他觉得自己可以重回教堂,既是某种意义上的family come first,又能解释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前几年觉醒文化占据主流舆论声量的时候被评价为右翼电影,我倒不认为是拍得像异性恋,而是背后这一套基督教伦理。
草南没有派对
2个月前 四川
36
华语电影专辑结束了,我很怀念它!
ChristineXAR
2个月前 美国
22
谢谢老马和阿吴一年的付出!听电影巨辩不仅学习电影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知识让精神世界更丰富,还大力增加了我买菜做饭洗衣服的积极性(为了听播客有事情做),我老公也得感谢你😊
Asra
2个月前 北京
20
1:40:06 色戒这段聊太好了,正好最近在读张爱玲和宋邝夫妇的书信集。李安和张爱玲的对比,色戒就该这么聊!一直想看看彭小妍编的色戒的论文集,哪都没找到
Leslin
2个月前 云南
18
呜呜,以后的付费节目是什么思路呐
高处长
2个月前 西藏
14
18:19 :说到违法,李安导演剧作上的安排很有章法,两个人上山放羊之前老板安排两人分工的时候说了既要收拾帐篷又要处理火迹,还不能让巡查队发现了,从这里两人就同处暧昧的违法状态。然后过了一半遇上棕熊食物丢失,两人一起狩猎麋鹿,再次用台词点出了“捕猎野生动物”这一更明确的一次共同犯罪。最后冷夜酒后帐篷里的情不自禁就并不令人感到难以信服,虽然节奏很快,但观众随着前两次违法行为的发生接受了两人已经一起跳出了规则之外的“同伙”关系,第三次也是最核心的“违法”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Timooo
2个月前 北京
12
4:43:08 郎雄的身体姿态也很有特点,尤其是走路,像他冲进圆山饭店后厨救火那场短短的一镜到底体现得很明显,个头小但步子大步频快,弓肩但腰杆是挺直的,步子沉稳扎实但又有点灵动,气势并不张扬其实充满自信。很多老派中国男性,尤其是某项业务上的狠角色都是这么走路的,这种步伐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了。
Nangfah_mind
2个月前 德国
10
老马阿吴讨论色戒的时候,我感觉脑子炸了,爆出无数烟花。太喜欢了,听得很开心
飞灰灰
2个月前 山东
10
5:06:00 完结撒花🥳。虽然不舍得,但几乎还是一口气听完了。感谢两位老师的陪伴,感觉听电影巨辩和为了华语电影播客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体验的重要部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认识两位老师,但有感觉到自己某些隐微的部分已经被老师们所改变,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呢? 感谢两位老师让电影巨辩成为我们生命中美好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期待下一个专辑快快出hh,听友们一定前来支持!!
高处长
2个月前 西藏
8
4:43:25 “我靠,我跟他干到底!”,这句话一出来我差点没乐背过气去,谁再说电影巨辩是念稿子我跟他干到底!
AgentCooper
2个月前 加拿大
7
午后回城的高速路上塞车,一路顺着《绿巨人》听到《色戒》,个人觉得阿吴老师这次少见地因为《色戒》的讨论动情了,感染力暴走,几个瞬间他即是向无数个过去未来同时传递信息的信使,独一无二。他是真的相信,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穿透。若干年后回看,这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讨论。谢谢你们的工作。
伊斯特
2个月前 四川
7
28:36 好,终于辩起来了!!!!
小心翼翼
2个月前 加拿大
6
1:18:19 张艺谋演易先生画面太美…
RojoVillain
2个月前 加拿大
6
两期加起来正好是10小时10分,也算是致敬了李安长大的地方了
郑鹏-Pen
1个月前 福建
5
1:49:17 周蕾:〈技巧、美學時空、女性作家──從張愛玲的〈封鎖〉談起〉
老公孩子在LA
1个月前 上海
5
29:15 可是……爱为什么要“伟大”要“崇高”才能动人呢……爱本来就只是两个人的事,因为有毒的环境,让人违背本能,违背爱,为什么这种违背和遵循之间的拉扯,不能是这个故事最动让人动容的地方呢
Butefly和dino
2个月前 广东
4
53:00 有一本书叫《汪j衛政治論述》,大家可以找来对比一下书封面汪的照片和张国荣的照片,就知道为什么杨导要找张国荣来演了
卡拉扬
1个月前 福建
2
1:24:28 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后,从咖啡馆出来打车,电影还拍到她还在高档的服装店的橱窗前踌躇,她再流连一下做易先生情人的身份,上三轮车后,那个车夫松弛的状态、封路时那个大妈说要回去做饭、以及警察对大妈说“看医生可以,烧饭怎么可以”,镜头在回到汤唯脸上那种落寞,此时王佳芝和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了,那个风车转呀转呀转,有一种很强的飘零感,像王佳芝一样,这段真的是太深刻了,永远都不会忘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