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节这个传统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星巴克的月饼销售却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作为公司福利的星巴克月饼,是员工们眼中的“神仙公司”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价礼盒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
星巴克员工在小红书平台上的吐槽揭示了月饼礼盒销售的困境。高达130万篇的相关笔记中,充斥着对月饼礼盒KPI高、难以销售的抱怨,以及员工们为了在线上渠道实现销售突破而采取的“卷低价”“送杯子”等策略。去年7月底,星巴克被爆出让员工购买月饼以冲业绩的新闻,尽管官方迅速回应称这只是个别门店的做法,并立即叫停,但星巴克月饼销售的难题已经显露无疑。
星巴克的月饼销售难题并非一朝一夕。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星巴克一直在探索本土化的道路。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不仅承载着文化意义,也是品牌创新和展示形象的绝佳机会。尽管年年被吐槽“又贵又难吃”,星巴克依然坚持在中国市场推出月饼,连续24年未曾间断。
星巴克的月饼礼盒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便宜的也要200元以上,通常只有6个或8个,平均每个至少40元。最贵的时候,价格甚至高达598元/10个。然而,今年,星巴克的月饼礼盒价格出现了“大跳水”。以新推出的港式流心月饼为例,官方标价298元一盒,但在华中某门店,店员表示可以以190元一盒的折扣价购买,相当于打了63折。

星巴克中国官方也在通过App发放优惠券来促进销售。用户在App中有机会抽取免费月饼礼盒,或者获得购买礼盒的优惠券。例如,星情月饼和星悦月饼的官方标价分别为338元和458元,通过优惠券,用户可以享受77折的优惠。此外,在某二手平台上,星巴克月饼礼盒的价格甚至低至4折。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月饼的销售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往,星巴克月饼通常在7月开始预售,顾客购买的是兑换券而非实物,实物兑换通常在中秋节前2-3周开始。这种预售模式有助于拉长销售周期,进行反复的营销推广,同时根据预售数据控制生产量,降低损耗。今年的新品港式月饼虽然限量,但已经开始现货销售,部分消费者表示这款月饼“有些意外的好吃”。
星巴克月饼的销售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的高价位、重包装,到现在的口味改良和价格优惠。星巴克员工也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销售,包括提供超低折扣、赠送登山包、瑜伽垫,甚至自掏腰包送马克杯等。

尽管星巴克月饼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已经下滑,但星巴克依然坚持销售月饼的原因很简单:每年都有认可其品牌价值的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星巴克的品牌光环在月饼的溢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月饼市场中,星巴克依然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的中秋礼品如果选择星巴克月饼,仍然能够获得员工的好评。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星巴克在月饼领域的创新和营销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界品牌进入月饼市场,如光明乳业与泸州老窖联合推出的酒香冰淇淋月饼礼盒,海底捞的“月捞月圆”中式月饼礼盒,西贝集团的杂粮月饼等。这些品牌通过创新和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在与其他品牌或文化IP的跨界合作上显得较为保守,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合作机会来扩大月饼产品的影响力和认知度。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2024财年第三财季净利润为10.56亿美元,同比下降7.55%;总营收为91.14亿美元,同比下降0.59%,不及预期的92.4亿美元。其中,星巴克中国该季度收入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1%。此外,该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3%,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下降更显著,达到了14%。
在“外忧内患”的双重压力下,星巴克中国的月饼礼盒销售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市场的挑战,星巴克需要在保持品牌价值的同时,不断创新和调整销售策略,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星巴克的月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