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我发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每次写文章之前,或者发朋友圈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应该是纠结一个问题:
·万一我的文章写的不好怎么办?
·万一别人看了觉得没价值怎么办?
·万一别人觉得我思考的不深入怎么办?
因为这样的内耗,就会让他从开始写之前到写的过程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直到写完发出去的那一刻,以及发出去以后可能一整天的时间,他都会沉浸在这样的一个头脑想象中,并且让这样的事情极度消耗自己。
本来可能有一个选题,逻辑思考一下,把它写出来只需要5到10分钟,但是加上想别人的想法,然后内耗的状态可能需要一小时,这个真的不夸张。
然后因为这个内耗,产生了一些情绪,会让他整个人的能量都会下降。于是他去做其他事情会变得更纠结、更内耗、更低能量。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所有人都需要、几乎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并且还是很严重的。
以前我就会觉得,这是好的问题还是不好的问题呢?
是表示代表着这个人他为别人着想,他很善良,他很宽容还是怎么样?
以前我是觉得这个人太善良了,所以他会在意别人的想法,他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它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但后来前几天我听到一个活法,就是稻盛和夫的那本书里面提到一个词,我就觉得我对这件事情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那个词叫做什么呢?
叫做私意旺盛,自私的私,意思的意,旺盛就是草木旺盛的旺盛。
在樊登读书里面,他讲了一个例子,樊登说,我有时候演讲的时候,我也会担心下面的人不喜欢,听了觉得没价值。
以前我会觉得这是因为我想要做的更好,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我的一种私意。
我想要通过这场演讲在别人眼里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别人对我有一些好的感受。
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如果我没有这个自私的想法,我不会想着我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要给别人提供价值、我要让所有人通过这篇文章,通过这个演讲对我有一些好感,我就不会在意别人的想法了。
我觉得这个角度其实挺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可以换到自己的写文章上,当你发朋友圈、当你写文章的时候,你是真的在为别人着想吗?
担心自己的文章给别人提供不了价值吗?
还是你担心的是我在别人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我希望自己能够显得更厉害一些,显得更有知识,显得逻辑思考更深一些吗?
我觉得可能更深一步的大部分人都是后者,就是我希望在别人眼里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其实是一种叫做私意旺盛。
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我们希望通过发这条朋友圈、写这篇文章,然后达到某个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在别人眼里我们变得更好一些,而不是我们真的为了别人,我们只是在意在别人眼里的我们自己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写文章发朋友圈的时候,在意别人的想法,其实是一种我们自己的心里的一种,怎么说呢?自私。
因为我们的自私,所以我们才在这里纠结内耗,并不是我们为了别人着想,所以说就不要这样,因为这样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
因为要善良、要谦虚、要为别人着想要、利他,那你就更要多去分享。这是一个我觉得最近挺有启发的一个角度。
当你能够做到我心无旁骛,我就是为了分享,我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我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完之后觉得我很厉害。
那这时候你的能量就会起来,你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和内耗,你的和外界的交互也会变得更顺利。
Ok希望这个加餐能带给各位一些启发,祝各位有一个好的心情,加油。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