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帝国的荣光——为什么如日中天的唐王朝会发生安史之乱
00:41 安史之乱,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这是发生于755年-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一场背叛唐王朝的战争。这场叛乱影响深远,历史学家认为,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01:20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节点令人费解,时值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对外战争、外交等各项事业都如日中天。
01:46 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即位,在位时间达44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先简单回溯一下玄宗之前的唐朝历史。
02:03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开启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但李渊的帝位传承并不顺利,在公元626年,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掉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上了皇位。
02:47 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皇位几乎没有在和平中传承。每一次的皇位继承,都伴随着竞争、阴谋和屠杀。
03:39 高宗在世时,武则天从未有过对皇位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04:49 最出名的当属由骆宾王起草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言辞犀利,文采斐然,将武则天的丑事都抖露出来,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后说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05:47 坦率地说,武则天作为一名统治者并不杰出,她执政期间酷吏政治横行,官员队伍膨胀,财政面临压力,对吐蕃、契丹等国的战争也受到多次挫折。进入晚年,她更是沉迷于长生之法,盲从宠臣,荒废政事。
06:48 玄宗即位时面对的局势并不理想。内有太平公主势力盘踞,外有吐蕃、突厥虎视眈眈,但他显然比自己的父辈、祖辈更有雄心。
07:04 唐玄宗一共在位44年,在这期间,他一共用过3个年号,恰好契合了他人生的三个时期。
07:30 713年末,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这也象征着他要励精图治,创造宏图伟业的决心。
07:40 在政治上,唐玄宗厉行改革。
08:35 当然,政局的开明不仅仅是宰相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当朝皇帝的知人善任和勇于纳谏。《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开元二十一年,时任宰相韩休和宋璟一样刚正不阿,经常跟玄宗争辩,左右的人说:“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
09:59 在这样的政治统治下,开元年间的经济非常繁荣,国家收入增加,国库充盈,物产丰富,百姓富足,人口也得到了迅速增长。
10:40 杜甫的《忆昔二首》描述了开元盛世的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1:23 唐朝的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论在诗歌、书画、雕刻、歌舞等方面都硕果累累,还诞生了李白、杜甫、颜真卿、李龟年等文化大家。尤其是盛唐诗歌雄浑磅礴,闻名于世,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11:47 在军事上,唐玄宗进行了府兵制改革,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解决军队粮食短缺问题,在东北、西北和南方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来指挥对外战争和军事守备,当然,这也为之后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12:38 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时代之一,从长安、洛阳延伸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中国不但是世界物质文明交汇的地方,而且在世界精神文明、制度建设和宗教信仰方面都处于中心的位置。
14:08 开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42年,李唐宗室接连死了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是唐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第二个是唐玄宗的堂哥,邠王李守礼,此时,唐玄宗已将近六十岁,看着同辈中人一个接一个死亡,他内心忐忑,就想着改个年号来避避晦气,于是,他将开元改为天宝。
14:55 到了天宝十年,唐王朝在西北、东北、西南经历了三场败仗之后,画风突变,诸事不顺,直至安史之乱爆发。
15:14 下一期我们就来讲讲到底为什么在唐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会发生安史之乱。
参考文献:
孙英刚:《隋唐:帝国的形成》、《隋唐:盛衰的痕迹》、《隋唐:文明的转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