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货币政策有多疯狂
00:24 上一期给大家留了个小问题,为什么纸币在欧洲的普及速度会比中国慢这么多呢?这里来简单回答一下。
00:35 欧洲在中世纪时采取的是封建制度,每个封建领主统治的区域相对独立,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由于没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统一货币,各地货币的类型、价值和规格都不太一样。
01:17 接下去我们就来讲讲一战后德国魏玛共和国奇葩的货币政策。
01:24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02:40 1918年11月11日,持续近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
02:51 1919年1月18日,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讨战后和谈问题,史称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战胜一方的协约国拟定了《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04:15 对于战败国德国而言,《凡尔赛条约》是非常苛刻的,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损失了6%的煤产地以及一半的钢铁工业,还损失了12.5%的人口。协约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惩罚德国这个战争首犯,才能避免欧洲大陆上再次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
04:58 英国代表团里也有一个人认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过分苛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这个人就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凯恩斯。
06:18 此时,执掌德国政权的是1918年经民主选举上台的魏玛政府,魏玛共和国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我们现在回头看那段历史,总是把魏玛政府描述成一个软弱的、失败的政府,但当时它接手的这个烂摊子,确实让人束手无策。
07:00 面对《凡尔赛条约》中巨额赔款的压力,魏玛政府选择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纸币,希望能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来减轻国家债务的负担。
07:14 但印钱显然是无法应对经济恶化的,这引发了德国剧烈的通货膨胀。当时德国流通的货币“马克”的贬值有多严重呢?
08:27 马克贬值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人民是这场恶性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他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马克在恶意贬值下变得一文不值,财富直接归零。
09:03 这时,有一个国家坐不住了,那就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09:32 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拟定了援助德国的计划,美国政府决定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它重建经济并支付战争赔款。
10:28 到了1929年,德国居然已经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改变了欧洲力量对比。
10:41 但这种繁荣其实是非常畸形的。
11:17 就在这时,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来临了,美国自顾不暇,德国经济再次受到打击。而这一次,魏玛政府却采用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政策措施。通过“卖惨”来赖账。
12:10 没想到布吕宁的方案一实施,外国资本开始外逃,德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和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失业率大大提高,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民众的不满和失望情绪到达极点,这也是新的政治势力野蛮生长的最好时机。
12:34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的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就是纳粹党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承诺民众会让德国经济复苏、让人们重新得到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纳粹党的这套宣传非常有号召力,1933年,就通过正式选举上台执政了,短命的魏玛共和国成为了历史。而德国也进入了一个更黑暗的时期。
13:10 魏玛共和国虽然执政仅仅15年,但它采用的过山车式的货币政策给所有人都敲响警钟。德国人从此对国家货币政策慎之又慎。
13:56 今天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魏玛共和国采取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政策都无法扭转经济形势呢?一个健康的货币体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